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电大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docx

2017电大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docx

--WORD格式 -- 可编辑 --2017 电大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第 1 题单选题(2 分 )我国近现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个阶段?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参考答案: A第 2 题单选题(2 分 ) 1904 年 1 月,清朝政府出台的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A《钦定学堂章程》B《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C《暂行幼稚园课程标准》D《三民主义教育原则》参考答案:B第 3 题单选题 (2 分 ) ()在 20 世纪 30 年代出版了《幼稚园的社会》一书,成为我国幼教史上最早全面、深入地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及其实施的著作。

A张宗麟B张雪门C陈鹤琴D陶行知参考答案: A第 4 题单选题 (2 分 ) 2001 年 7 月,国家教育部颁发(),成为学前儿童教育发展第三阶段的主要标志。

选项 A 选项 B 选项 C 选项 D 答案: BA 《幼儿园工作规程》B《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C《幼稚教育新论》D《中国北方幼稚园课程大纲》参考答案: B第 5 题单选题 (2 分 ) “人的社会化主要指人的社会知觉和社会行为方式。

”提出这一观点的是()A陈会昌B埃尔金C齐格勒D缪森参考答案:C----WORD格式 -- 可编辑 --第 6 题单选题 (2 分 ) 在幼儿社会化的具体内容中,认识自我、他人、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属于()。

A认知社会化B道德社会化C政治社会化D职业社会化参考答案: A第 7 题单选题(2 分 )“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态度”指的是()。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调控D自我评价参考答案: B第 8 题单选题(2 分 )儿童社会认知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自我意识B自我体验C权威认知D观点采择参考答案: D第 9 题单选题(2 分 )“和妈妈在一起时对探究玩具不感兴趣,当妈妈离开时也未表现出特别的焦虑与紧张”,这种属于()。

A安全依恋B回避型不安全依恋C反抗性不安全依恋D无组织型依恋参考答案: B第 10 题单选题 (2 分 ) 开始能够主动寻找游戏伙伴是哪个年龄阶段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的特点?()A2—3 岁B 4 岁C 5 岁D6—7 岁参考答案: B第 11 题单选题(2 分)在幼儿亲社会行为中,最为常见的是()。

A合作行为B分享行为----WORD格式 -- 可编辑 --C助人行为D安慰行为参考答案: A第 12 题单选题(2 分)婴幼儿依恋建立期主要在()A出生至 2 个月B 2 个月至 7-12 个月C7-12 个月至 24 个月D24 个月以上参考答案: B第 13 题单选题 (2 分 ) 自尊心、自信心、自我价值感、成就感、进取心等情感属于()。

A自我认知B自我情感体验C自我控制D社会情感参考答案: B第 14 题单选题 (2 分 ) ()指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外貌、衣着装束、言谈举止、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以及所有物的认识与评价。

A心理自我B生理自我C社会自我D物质自我参考答案: B第 15 题单选题(2 分)儿童的自我评价意识出现在()阶段。

A0-1 岁B1-2 岁C2-3 岁D3-4 岁参考答案: C第 16 题单选题 (2 分 ) ()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包括认知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看法和知识,以及对自我的总体评价。

A自我认识B自我概念C自我命名D自我反思----WORD格式 -- 可编辑 --参考答案:B第 17 题单选题(2 分) 7-24 个月年龄段属于学前儿童依恋发展的()时期?A前依恋期B依恋关系建立期C依恋关系明确期D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参考答案: C第 18 题单选题 (2 分 ) 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斯提出了()方法测量婴儿依恋行为的方法成为经典范式?A陌生情景法B视崖实验C斯金纳箱实验D潜伏学习实验参考答案: A第 19 题单选题 (2 分 ) 能够正确回答自己的性别,而且能够区分他人的性别,意味着幼儿在性别发展方面达到了哪个阶段()A性别明确B性别认同C性别稳定D性别恒常参考答案: B第 20 题单选题(2 分)幼儿攻击性行为起因次数由多到少排列的顺序为()A挑衅欺负他人、保护自己的物品、获取他人的物品、报复还击B报复还击、保护自己的物品、挑衅欺负他人、获取他人物品C保护自己的物品、挑衅欺负他人、报复还击、获取他人物品D获取他人物品、报复还击、保护自己物品、挑衅欺负他人参考答案: B第 21 题多选题(3 分)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等几个系统。

A自我调控B个性倾向性C个性心理特征D自我意识参考答案: ABC第 22 题多选题 (3 分)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

A社会认知、社会情感----WORD格式 -- 可编辑 --B社会行为技能C自我意识D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参考答案: ABCD第 23 题多选题(3 分)运用观察法来研究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时,应注意()方面。

A需要连续性观察B须进行轮换性观察C须进行隐蔽性观察D须进行阶段性观察参考答案: ABC第 24 题多选题(3 分)按照访谈的结构,访谈可以分为()种。

A结构型B无结构型C混合型D半结构型参考答案: ABD第 25 题多选题(3 分)常用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方法有()。

A观察法B调查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个案研究法参考答案: ABCD第 26 题多选题(3 分)师幼互动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有()方面的影响?A增强儿童安全感、自信心及探索精神B加快儿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C发展儿童同伴交往能力D利于儿童发展自我概念参考答案: ABCD第 27 题多选题(3 分)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发展主要呈现哪些趋势()?A从轻信和运用成人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自我评价B从笼统不分化的自我评价到比较具体细致的自我评价C从对外部行为的自我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自我评价D从局部的自我评价到比较全面的自我评价参考答案: ABCD----WORD格式 -- 可编辑 --第 28 题多选题(3 分)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主要由哪几个方面构成?()A自制力B自觉性C坚持性D自我延迟满足参考答案: ABCD第 29 题多选题(3 分)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有哪些?()A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B社会现实C社会发展状况D幼儿的发展参考答案: ABD第 30 题多选题(3 分)陈鹤琴活的教育理论体系中,提出把“做人”作为三大纲领之一。

即()。

A做人B做中国人C做现代中国人D做有知识的现代中国人参考答案: ABC第 31 题判断题 (2 分 )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既受心理因素的制约,又受社会因素的制约。

参考答案:对第 32 题判断题 (2 分 ) 社会认知指儿童对自我与社会中的人、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等方面的认知。

参考答案:对第 33 题判断题 (2 分 ) 自我意识指儿童对自我以及自我与周围关系的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感体验、自我控制等。

参考答案:对第 34 题判断题 (2 分 ) 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概念、自我形象、自我价值感、进取心、自我成就感等。

参考答案:错第 35 题判断题 (2 分 ) 观察法指对儿童团体生活的正常活动进行的系统观察,以获得数据做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对----WORD格式 -- 可编辑 --第 36 题判断题 (2 分 ) 访谈法是一种非研究性交谈,是调查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访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参考答案:错第 37 题判断题 (2 分 ) 儿童的社会化,尤其是幼儿的依恋主要由自身的个性特点所决定。

参考答案:错第 38 题判断题 (2 分 ) “我”字的出现,是儿童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

参考答案:对第 39 题判断题 (2 分 ) 亲子依恋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一种亲密的情感关系,既有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也有父母对孩子的依恋。

参考答案:对第 40 题判断题 (2 分 ) 社会自我即精神自我,指个体对自己的智力、情感与人格特征以及所持有的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等的认识与评价。

参考答案:错第 41 题判断题(2 分 )儿童自我发展的顺序一般为自我认识---- 自我命名---- 自我评价。

参考答案:对第 42 题判断题 (2 分) 社会交往对自我自我概念的发展同时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参考答案:对第 43 题判断题 (2 分 ) 2-4 岁年龄段是学前儿童依恋行为发展的高级阶段—寻求老师和同伴的注意和赞许的反应阶段。

参考答案:错第 44 题判断题 (2 分 ) 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参考答案:对第 45 题判断题 (2 分 )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分为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两大类。

参考答案:对第 1 题单选题 (2 分 ) 创设与社会教育一致的情境,使学前儿童在宽松和自由的氛围中交谈,该方法属于哪种教育方法?()A情境讨论法----WORD格式 -- 可编辑 --B价值澄清法C移情训练法D角色扮演法参考答案:A第 2 题单选题(2 分 )设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时要体现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三个方面的教育,这体现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哪项原则?()A全体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活动性原则D针对性原则参考答案:B第 3 题单选题 (2 分 ) 开展“生活中有用的标志”的社会活动时,需要学前儿童在活动前对生活中的一些标志有较多的观察与记录。

这属于学前儿童社会活动设计的哪一环节?()A设定活动目标B选择活动内容C学前儿童的经验准备D进行活动延伸参考答案:C第 4 题单选题(2 分 )()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性情绪情感,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个体对他人情感体验的理解和分享,即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理解和体验他人的情感。

A价值澄清法B移情法C角色扮演法D社会技巧训练法参考答案:B第 5 题单选题 (2 分 ) 让儿童了解周围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及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

属于哪个范畴的教育内容?()A自我意识B人际交往C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D多元文化参考答案:D第 6 题单选题(2 分 )()的形成,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WORD格式 -- 可编辑 --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任务之一。

A社会环境的认知B社会规范认知C社会机构的认知D对家庭的认知参考答案:B第 7 题单选题(2 分 )()活动是教师通过创造一定的情境和条件,引导学前儿童学习某种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活动,期目地在于通过为学前儿童提供交往的机会,构建人际交往的平台,培养幼儿关心、理解、尊重和赞赏他人的人际交往态度。

A人际交往B社会交往C亲子交往D同伴交往参考答案:A第 8 题单选题 (2 分 ) 在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是()A幼儿的学习进展与行为B幼儿身体发育水平C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与步骤D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参考答案:C第 9 题单选题 (2 分 ) ()法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问题行为者摆脱对特定事物的过度敏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