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6.月光曲ppt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6.月光曲ppt
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
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
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
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
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
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29
回首页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
6年级语文
30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回首页
6年级语文
31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的过程中展开联想的表达方法。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2
回首页
贝多芬简介
贝多芬 (1770~1827)德国著
名钢琴家,其父为德国宫廷歌手,他从小
就随父亲接受了严格的音乐训练,学会了
弹琴与作曲。他毕生追求“自由、平等、
博爱”的理想,贝多芬二十八岁时听力开
始减弱,五十岁时,两耳失聪,但仍坚持
创作。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主
3、贝多芬走进屋子要干什么? “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4、姑娘知道弹奏曲目的是教学视频
18
回首页
盲姑娘能听出贝多芬钢琴弹得纯
熟,感情深,说明什么?“您, 您……”表达了盲姑娘怎样的感情?
盲姑娘能听出贝多芬钢 琴弹得纯熟,感情深,说明 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 乐。她从琴声中体会出演奏 者的“感情多深”,从“纯 熟”的演奏技巧中猜到演奏 者就是贝多芬。
( 弹琴),有感于盲姑娘 ( 对音乐的痴迷 )而即兴
( 创作《月光曲》 )的传奇故 事。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1
回首页
• 《月光曲》一文的描写抓住了两条人物 感情变化的线索,一条是盲姑娘的感情发展:
对听演奏的( 渴望 急切)——听了演奏 的(激动 兴奋)——知道是贝多芬的 (激动 惊喜 )——聆听《月光曲》的 (陶醉 );一条是贝多芬的感情发展:对 兄妹俩的( 同情 )——遇到知音的 (激动 )——用《月光曲》 ( 表达遇到知音激动心情 )。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4
回首页
1、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贝多芬散步时听到茅屋里传来时断时续 的琴声,恰巧是自己创作的曲子,引起了他 的注意。
2、“断断续续”说明了什么?
(1)这首曲目难度大 (2)弹奏者没把握好这曲目
(3)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5
回首页
3、贝多芬又听到了谁和谁的对话?把对话部 分用——画下来。
4、我能把贝多芬听到兄妹俩的对话 后心里的想法写下来。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44
回首页
一、填 空
( 幽静 )的小路 ( 美妙 )的琴声 ( 清幽 )的月光 ( 微弱 )的烛光 ( 微波粼粼 )的海面 ( 恬静 )的脸 ( 雪亮 )的浪花 ( 波涛汹涌 )的大海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45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6年级语文
1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谱写、 幽静、蜡烛、纯熟、陶醉、霎时间、 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 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他博大高尚的 情怀。
4、分辨文中哪些是实在事物,哪些是
由事物引起的联想。初步学习在写实
回首页
二、多音字组词
传说
chuán
传
传统
传记
zhuàn 外传
奔
弹弓
弹
dàn 子弹 弹琴
tán 弹奏
奔跑
bēn 奔走
奔命
bèn
6年级语文
投奔
46
回首页
三、比一比,组词
美丽的画面,多么丰富的联想!时而舒缓,时而
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清新、梦幻的境界,
优美、和谐的曲调,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高
超的技艺。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41
回首页
《月光曲》的曲调应该是( 1 )
1、舒缓———明快————高昂 2、明快———高昂————舒缓 3、高昂———明快————舒缓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9
回首页
1、贝多芬为什么还弹了第二首曲? 划出相关 的句子。
贝多芬听到盲姑娘在弹他的曲子,十分渴望 能听到他的演奏,可是家境贫苦,买不起音乐会 的入场券,但她很懂事,体谅哥哥的难处,所以 贝多芬决定亲自给盲姑娘弹钢琴曲。
“他深深地被这穷苦兄妹对生活和音乐的热爱打
动了,他见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自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42
回首页
• 从全文来看,穷兄妹俩和贝多芬各是 什么样的人?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43
回首页
1、我想邀请XX和我分角色朗读兄妹俩的对 话,相信我们的读能让贝多芬怦然心动。
2、我能分清文中的事物和联想,并能把 事物和联想结合起来读一段话。
3、我所知道的音乐家的逸闻轶事。
奇丽画面。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
起,海面上“洒遍银光”。此刻,贝多芬轻轻地
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
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随
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
波折。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
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
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多么
芬是怎样一位音乐家。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4
回首页
快乐读书 乐在其中
小组合作展示读书,读出感情。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5
回首页
我会读生字
là jiàn lín yīn 蜡键 粼茵
mò máng shà lù
陌盲
霎录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6
回首页
我会读“啊”
• “啊”用在句末或句 前字韵母或 “啊”的发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6年级语文
点此点播此放播教放学教视学频视频
40
回首页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 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 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 来……
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
从这一文段里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9
回首页
我能理清课文的思路
如果把文章按事情的发生、发展、
高潮、结束四部分来分,该怎么分?每
部分写的是什么?
发生
发展
高潮
结束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0
回首页
我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 ( 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 )因 ( 同情穷兄妹 )而为他们
中,常受到前一个 韵尾
音和写法
字韵母或韵尾的影 a.e.i.o.v a---ia 呀
响而发生不同的变 音,也可以写成不 同的字:
u.ao.ou -n -ng
a---ua 哇 a---na 哪 a---nga
多难弹啊!(na ) 那有多好啊(ua)
弹的多纯熟啊!(ua)他的手多瘦啊! ( ua)看啊!( na)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7
回首页
我会读词语
霎时间 盲姑娘 陶醉 蜡烛
琴键 谱写 陌生 清幽 记录 纯熟 恬静 莱茵河 苏醒 微波粼粼 波涛汹涌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8
回首页
细读感悟
二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 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 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2.为什么说盲姑娘 “仿佛也看到了”月光 照耀下大海的变化?
6年级语文
23
回首页
1.皮鞋匠听着琴声,好 像看到了什么?为什么 会看到这样的景象?
2.为什么说盲姑娘 “仿佛也看到了”月光 照耀下大海的变化?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24
回首页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
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划出来。 划出来。
4、贝多芬按起琴键来弹的是什么?
5、他弹的和他看到的有什么联系?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21
回首页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 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还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22
回首页
1.皮鞋匠听着琴声,好 像看到了什么?为什么 会看到这样的景象?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27
回首页
写实的: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 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 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6年级语文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28
回首页
小组讨论,从文中找出《月光曲》的曲调。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
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 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 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 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 过来……
6年级语文
35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6年级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