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象征主义与_蝇王_的主题表现

象征主义与_蝇王_的主题表现

2002年第1期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N O.12002 (总19期)JOU RNAL OF LIAONING T EACHERS COLL EGE(SOCIAL SC IENCES EDIT ION)General No.19
象征主义与5蝇王6的主题表现
杨文伟
摘要:戈尔丁的5蝇王6通过描写一群孩童流落荒岛后,从文明有序的生活逐渐演变为野蛮混乱的自相残杀,从而深刻揭示了人类性恶主题,而这一主题的成功表
现与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是密切相连的。

关键词:蝇王;人性恶;象征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898(2002)01)0025)02
一、关于5蝇王6
当代英国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于1954年发表他的第一部小说5蝇王6并一举成名,此后二、三十年间,声誉日隆,终于在198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综观全书,可以发现5蝇王6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小说描写一次未来的核战争(即/第三次世界大战0)中,一架用于疏散儿童的飞机被炮火击中而降落孤岛,一群孩子被迫在孤岛上开始他们的新生活,其中没有任何成年人参与,完全由孩子们支配他们自己的生活。

起初,孩子们为了生存而团结起来,齐心协力采集野果,猎野猪,搭棚子,用文明人发明的镜片取火,甚至还上演一出出民主政治的闹剧。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孤岛上缺乏一种有效的约束机制,人类潜在的某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内在恶作祟,孩子们很快从合作走向分离,从理性走向迷信,从民主走向独裁,他们开始互相残杀,,这部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孩子,所描述的也是孩子们的活动,但文学批评家从来没有把它作为儿童文学来对待,这部小说无疑传递出超逾儿童文学的信息,揭示了更为深刻的主题。

二、人性恶主题
在西方评论界,戈尔丁被称为/寓言编撰家0。

他长于运用现实主义的叙述方法编写语言神话,秉承西方伦理学的传统,着力表现/人心的黑暗0这一主题,表现出戈尔丁对人类未来的关切和忧虑。

在戈尔丁看来,虽然人心的光明是同样存在的(如拉尔夫、皮格等代表的理性和知识),但相比之下,人心的黑暗是不可遏制的,只要条件适合,人的兽性就会突破文明的制约而酿成灾难。

从取材来看,在以儿童为主人公的小说中,我们首先会想到罗伯特.斯蒂文莱的5金银岛6(1883)和R.M#巴兰坦的5珊瑚岛6(1857),这两部小说描写孩子们在陷入困难时同舟共济,互相救助的故事,谱写了一个抽象的人性善的神话,它们所表达的一个众人皆知的道理就是人的善良可以战胜黑暗,征服一切困难。

透视西方文学史,传统的儿童小说大多歌颂儿童天真、无邪、勇敢和善良的一面,主题几乎都是惩恶扬善。

在西方神话中,安琪儿(angel)是长着翅膀的小孩子,仅从这一点,就说明儿童是圣洁、纯真的象征,是人间的天使。

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20世纪,我们在戈尔丁的作品中看到,昔日的天使成为魔鬼,/人心的黑暗0代替了/人心的光明0。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戈尔丁得出这样一个与传统概念截然相反的结论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最好来了解一下5蝇王6的创作背景。

5蝇王6的问世与5金银岛6、5珊瑚岛6相距不过百年,5金银岛6和5珊瑚岛6的创作年代正值维多利亚时期,这个时代的主要特点是,英国的政治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英国从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并一跃成为世界工厂和政治、金融中心。

所以在5金银岛6和5珊瑚岛6中,体现的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乐观向上的精神,竭力表现善战胜恶的传统格局并创造出一种抽象的人性善的神话。

而戈尔丁创作5蝇王6的时期,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剑拔弩张。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0出台,冷战政策正式形成;6月/马歇尔计划0实施;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0建
25
立;1951年5日美安全保障条约6签订,标志着帝国主义阵营形成。

1947年9月/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0建立;1949年1月/经互会0成立;1950年2月5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件红6签订;1955年5月/华沙条约0组织成立是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标志。

两大阵营形成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世界大战的阴影笼罩于整个五十年代。

对于人性善恶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有过精辟论述,他们认为人性表现出来的善与恶并非是天然的,而是客观环境所造成的,换句话说,作家对人性善恶的评判与作家自身的经历及创作背景是密切关联的,从戈尔丁本人的经历看,他曾于1940年参加皇家海军。

亲自投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留给他的记忆是深刻的,所引发的思考也是无尽的。

5蝇王6实际上是一曲对现实世界的挽歌,哀叹的是人性的堕落和人类的穷途末路。

在戈尔丁的故事中,人类天性中邪恶的一面占了上风,摧毁了人类的文明和知识。

戈尔丁笔下的文明一反传统意义上的文明,成了脆弱的芨芨可危的人类社会表象,人之所以建立起有序的社会,是因为文明在特定状态下对人类行为有约束力;一旦这种约束稍有松懈,人类的邪恶天性便犹如脱缰的野马,把整个文明践踏得支离破碎。

三、5蝇王6的象征手法
这部小说的主题是战争导致人性的堕落。

这一主题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象征手法来表现的。

戈尔丁曾发表过如下见解,/我认为,只有当象征手法完全渗入小说的事件,人物和基调时,它才真正奏效。

0从5蝇王6这部小说身上,我们真正体会到象征主义的魅力。

5蝇王6中,象征手法的运用随处可见。

首先,从书名看,/蝇王0是污秽、龌龊的同义词,象征一切丑恶的东西。

在这部小说中,布满苍蝇的腐烂猪头(即/蝇王0)代表邪恶的势力)))无政府主义、混乱和道德的论丧。

其次,戈尔丁在刻画人物方面融入象征描写,书中主要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外貌描写都有深刻含义。

拉尔夫满头金发,在书中被称为/英俊少年0,他随身带着一个海螺,他对海螺的拥有象征文明能够带来秩序和组织纪律他是理性与文明的化身。

皮格的形象则和他的眼镜联系在一起,眼镜本身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可以说是科学的象征。

皮格拥有眼镜,是逻辑和智慧的象征。

而杰克是无政府主义和混乱的根源)))野性和邪恶的象征。

此外,小说中的实物象征比比皆是。

海螺是权力的象征,象征民主和理智,海螺的粉碎意味着民主的终结,无政府主义和混乱的开始。

镜片在书中被用来点燃呼救用的篝火,镜片成为知识的象征。

而火的寓意在西方是家喻户晓的,火总是和神灵联系在一起,在这部小说中,有火才能引起过往船只的注意,使救援成为可能。

小说中多次提到集会和上山,集会可以被视为理性和民主的象征,孩子们通过集会举行民主选举,商讨生存大计。

荒山野岭是野兽出没的场所,杰克杀害皮格,放火烧林的野蛮行径就发生在那儿,因此,荒山可以被看作野蛮的象征。

此外,扔石头和杀猪也颇具象征寓意,第一次扔石头是由于石头挡道,孩子们遂一起掀掉拦路石,上山的路从此变得畅通。

象征大家为了公众利益而齐心协力征服困难。

第三,第四次扔石头,是杰克等人为了杀死拉尔夫,书中是这样描述的/红色的石头象弹幕一样从悬崖上飞落下来0,扔石头的过程反应出人性由善到恶的演变,同样,/杀猪0也反映出人性由善到恶的演变,起初,杰克等人打猎是为了解决食物问题,但后来的杀猪却变为游戏和杀人悲剧,象征理性的丧失和人性的湮灭。

四、结束语
二十世纪中叶,正是现实主义大行其道之时,而5蝇王6的作者却另辟蹊径,以儿童寓言的形式讲述了人类由天真沦为邪恶,最终导致巨大灾难的故事。

象征手法的运用对小说主题表现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参考书目
(1)罗经国,5新编英国文学选读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张中载,5当代英国文学论文集6(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陆建德,5现代主义之后:写实与试验6(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阮炜,徐文博,曹亚军,520世纪英国文学史6(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作者云南蒙自师专讲师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