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理赔问题及对策

汽车理赔问题及对策

汽车保险理赔中的问题及
对策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汽车保险业雨后春笋般兴起。

在汽车险理赔运行中高赔付率、理赔纠纷、汽车保险欺诈骗赔等问题日益突出,不仅损害了广大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使得我国本来就不很成熟的车险市场更是雪上加霜。

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汽车保险理赔中的问题,需要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保险公司、保险监管部门、保险行业协会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协作,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

为了进一步规范产险市场竞争秩序,促进汽车保险市场健康、快速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捷。

1、汽车保险理赔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汽车保险理赔主要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高赔付率、纠纷增多、欺诈骗赔现象层出不穷等。

汽车保险业务高赔付率。

由于汽车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新车司机购买保险之后,驾车的安全意识不强、驾驶技能不熟练,缺少临危处置经验,导致汽车业务的赔付支出增加。

另外,各大产险保险公司为了抢占市场分额,留住客户,对于某些客户不合法的理赔要求,不愿太多的追究,照样赔付支出,造成赔付率连年增加。

有资料显示, 2002—2010 年间,我国车险业务的赔付率一直保持在 50%之上。

2006 年最低,为 50.62%,其它年份赔付率均超过了 55%行业安全线。

2003 年和 2008 年分别高达61.49%和61.47%。

这些材料说明,近年来我国车险业务已处在整体欠佳、行业亏损的边缘。

车险业务理赔纠纷增多。

由于我国在车险理赔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保险某些条款不够完善,在出险车辆选择修理厂及配件等方面还缺乏统一的标准。

即使同一品牌,各4S 店配价价格本身存在差异,保险即使按同一标准报价,也会产生理赔纠纷。

车险业务理赔纠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车辆定损差价纠纷。

很多被保险人的车辆出险之后,选择去4S店维修,孰不知4S店的维修价格目前在市场上基本处于垄断地位,所以4S店给出险汽车维修配件往往高于产险公司的定损价,造成其中的差价车主只能自己来承担,而产险公司只按照自己的定损价来赔付被保险人,这就引起了被保险人与产险公司的车辆定损差价纠纷。

另外,部分被保险人受利益的驱动,出险后,谎报损失,做假证,销毁相关证据等手段,造成的事实与产险公司掌握的实际情况不一致,也可能引发车辆定损差价纠纷;
(2)车险理赔时效纠纷。

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角度,投保人或被保险人
在汽车出险后,因缺乏对保险方面的索赔程序、索赔资料了解或是存在某种程度的误解,导致无法向产险公司出示充足有效的理赔证据,造成理赔效率的下降,引发车险理赔时效纠纷;
(3)车险赔偿数额和赔偿方式纠纷。

这种纠纷主要发生在车损险和汽车第三者责任险中。

车辆发生意外故意时,双方就具体赔偿数额和赔偿方式有时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被保险人总是希望索赔得越多越好,而产险公司按理赔原则进行理赔,与被保险人愿望难免有差距,由此就产生了车险赔偿数额和赔偿方式纠纷。

欺诈骗赔现象层出不穷。

汽车保险欺诈始终是我国产险公司的大心病,近年来更是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据中国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约有20%的车险赔款属于欺诈。

当前我国车险业务欺诈骗赔主要表现在:先险后保、一险多赔、冒名顶替、谎报出险、将责任免除事故伪造成保险责任内事故、假险骗赔、低险高赔、团伙作案,等等。

2、汽车保险理赔的对策和建议
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汽车保险理赔中存在的高赔付率、理赔纠纷、汽车保险欺诈骗赔等问题,需要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保险公司、保险监管部门、保险行业协会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协作,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

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要树立主人翁意识。

客户在投保前要认真阅读自己所选择保险险种的每一项条款,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保险产品,熟悉保险条款中的保险责任、保险义务、免除责任、理赔步骤等事项。

此外,保险标的一旦出险,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要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并且尽快的收集好相关的证据,办理好相关的手续。

在保险公司理赔案件中,要时常与理赔人员联系,准备好提供相关的资料。

同时还要严格按照理赔程序进行索赔。

在发生理赔纠纷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要增强合法的维权意识。

例如,李先生前不久买了一辆新车,在4S店办理了机动车商业保险,但4S 店工作人员并没有告知没上牌保险不能生效。

随后,李先生开着新车在去车管所办理牌照的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维修车辆花费7千多元。

保险公司却以车辆没号牌为由不予理赔。

如今4S店或汽车修理厂代办车险普遍,导致投保人不清楚所投险种及相应保险责任。

为了保护自身利益,投保人一定要在事先了解投保内容,并认真了解咨询合同中的赔付条款,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

还要建议保险公司加强对保险代理行为的管理,规范工作流程,严格签约程序,避免因投保人未收到有关保险材料或不了解险种及保险责任而引发矛盾纠纷。

产险公司要积极应对。

产险公司要建立健全各产险公司的信息共享平台。

一是加快各产险公司信息数据的积累,尽快实现车险行业数据库的建立。

这些信息包括产险公司的费率、核保政策、投保人的投保意向及其投保人的车辆相关的信息等。

二是产险公司加强行业内部与外部的信息共享,这不仅要求各产险公司内部信息共享,而且产险公司还要与保险监管机构、交警部门和汽车修理厂等有关部门积极沟通与合作,保证信息的对称。

保险公司要加强对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保险的认识,发挥公众监督
作用。

提高人们就欺诈骗赔对社会危害性的认识,进而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对欺诈骗赔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监督举报,为保险行业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2007年12月9日凌晨3时许,受申某雇佣的驾驶员李某驾驶一辆斯太尔大货车从招远出发前往乳山。

途中,该大货车因爆胎在栖霞蛇窝泊路段一路边停放,因未放置有效停车标志,被从后方顺向行驶的两辆大货车追尾,致追尾货车上一名司乘人员当场死亡,事故发生后该车被认定负次要责任。

为骗取保险理赔金,申某指使大货车驾驶员李某谎称其驾驶的车辆号牌是其在保险公司投保的另一辆大货车,并骗取了交警部门作出肇事车辆为投保车辆的责任认定书。

申某以肇事车为投保的车辆为由,向投保的两家保险公司索赔,先后获取两个保险公司的保险理赔金数万元。

2008年12月,保险公司接到举报,称申某的肇事车辆并非投保的车辆,并向烟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报案,经刑侦支队四大队民警调查,获取了该肇事车辆并非投保车辆的确凿证据,遂将申某拘留审查,在大量确凿的证据面前,申某对其骗取保险理赔金的事实供认不讳,表示愿意退还诈骗的全部保险理赔金。

在类似这样的事故中,只要保险人及时进行一下现场勘察,就能此类事件的发生。

保险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

加快对我国现有《保险法》“空白地带”的相关法律法规立法建设。

同时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不足、相互冲突进行有效的调整,以保障各项法律法规之间相互协调统一,使保险理赔有法可行。

其次、促进保险市场信息平衡,减轻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最后、严厉打击车险市场上的欺诈骗赔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产险市场的有序正常运行。

提高保险监管相关事项的透明度,建立全国性的诚信信息网络查询系统。

保险监管部门要定期向社会公布保险市场上的相关政策和信息。

同时建立诚信信息网络查询系统,对有违法违规记录的保险公司、业务员和欺诈骗赔的被保险人名单通过网络向社会及时公布,对那些不诚信行为给予及时严厉的打击,能够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