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一、选择题(20×3=60分)图2中甲处有一湖泊,乙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

读图回答第1~3题。

1.影响该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过度放牧 B.气温变化C.地形起伏 D.过度樵采2.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3. 该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不可能是 ( )A.土地荒漠化 B.次生盐渍化 C.沙尘暴 D.酸雨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如图),回答4~5题。

4.下列相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准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5.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A.9~10月 B.11~12月C.1~2月 D.4~5月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完成6—7题。

6、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D、地面下沉7、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有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升人口素质B、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C、增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

读图回答8~9题。

8.图示工业化水准最低的阶段是( )A.①B.② C.③ D.④9.图示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图1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小流域治理的措施准确的是 ( )A.①处平整土地B.②处植树种草C.③处打坝建库D. ④处修筑梯田11.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可能带来的影响不准确的是 ( )A.降水变率减小B.河流含沙量增大C.土壤肥力下降D.地表支离破碎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

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

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

这个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 )①净化空气、美化环境②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③净化地表径流④涵养水源、保持水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3.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 ) A.能够减轻劳动强度 B.能够获得清洁的水源C.能够避免洪涝灾害 D.能够观赏梯田美景下图为“海水西调”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14~15题。

14.如果一位手中持有GPS信号接收机的考察队员沿“海水西调”工程线路考察,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 )A.测定阴山的地理位置B.获取燕山垂直植被变化的图片C.测量狼山的海拔D.确定考察队员的行进方向15.在科考过程中时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相对于传统地图,其优缺点叙述准确的是()A.可获得信息速度快但不准确 B.能够综合分析比较各种地图数据C.能够快速绘制各种地图,但不能保存 D.直观但不能实行空间分析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

图5 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6 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16~17 题。

16. 图6 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A. 水平梯田B. 坡式梯田C. 隔坡梯田D. 反坡梯田17. 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 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 修筑难度小C. 利于机械化耕作D. 便于灌溉施肥图11 读“我国某地区主要农作物不同层次生产潜力递减柱状图”(单位:千克/公顷),完成第18-19题。

18.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 19.该地当前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可能是( )。

A.春小麦B.冬小麦C.大豆D.玉米流域缓冲区从地貌角度看,是指洪水最容易泛滥的地区。

缓冲区的宽度除考虑河流大小级别外(级别值越小,流量越大),还考虑河流所处的地形(数值越大,地势落差越小)。

结合下图和属性数据完成第 20 题。

20.下列 GIS 图层,能准确分析出流域洪涝状况的是( )二、综合题(共40分)21.读图11“我国某地区的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1分) (1)图中城镇的海拔高度取值范围是 米。

(1分)(2)据图评价水电站选址及坝高设计的区位条件?(6分)(3)若图中所示水库的蓄水位保持在900米,水库蓄水后淹没的干流河段约有米。

简要说明修建该水库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9分)(4)云贵高原地区一般不宜修建水库,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2分)(5)若该水库位于黄土高原,a河、b河流域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植树造林模式(如图a,图b)。

指出哪种模式能够产生更大生态效益并叙述其理由。

(3分)22、图19、图20分别为“德国和日本不同等级城市分布图”,图21为“大连软件产业园位置示意图”。

大连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世纪90年末以来,随着软件产业园的建设,德国、日本的软件企业纷纷落户大连。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分)(1)读图比较德国、日本的城市等级特点及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图19中甲工业区是,试分析该区域工业集聚的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3)图中A城、B城及大连软件园分别是德国、日本和大连的电子工业中心,其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4)简述大连承接德国,日本产业转移可能带来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高二地理答题卡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考号_____一、选择题(20×3=60分)21、(21分)(1)范围是。

(1分)(2)区位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3)米。

生态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4)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2、(19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甲工业区是,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3)共同区位优势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4)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高二地理答案一、选择题(20×3=60分)21题[答案]:(共21分)(1)900---1000米(1分)(2)选址:峡谷地带,减少工程量(2分);上游有较大的库谷(2分);设计:海拔900米,不淹没城镇,减少移民。

(2分)(3)800米左右(1分)生态效益:改善不稳定径流,抵御洪涝灾害;改善库区小气候;开发水电,保护森林(任答二点得4分)经济效益:发电、养殖、灌溉、旅游、航运等。

(任答三点得4分)(4)石灰岩广布,可能发生水库漏水;地质条件不稳定。

(2分)(5)图b的模式生态效益更大(1分)其绿化带平行于等高线与坡面径流方面垂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更大一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