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国减肥瘦身产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喵咪产业服务(微信公众号)第一章减肥相关概述第一节肥胖的相关常识一、肥胖产生的原因分析原因有(1)遗传因素造成的肥胖。
一般父母肥胖者,或其家族中有肥胖史的,其子女肥胖的可能性就很大。
这类肥胖人,很难采取其他人为措施如运动、节食等方法消除肥胖,只能在减肥后与自己减肥前相比,相对来说体重轻一些。
(2)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肥胖。
偏食或饮食结构中所安排的脂肪、谷类及其他碳水化合物含量过大,引起热量入超,导致人体内脂肪沉淀、脂肪细胞增多引起肥胖。
人们所需热量的多少依性别、年龄、体型、工作类型、生活方式及各人的生理和病理不同而不同。
一般说来在年龄相同的前提下,男人较女人所需热量多;青年人较老年人所需热量多;体力劳动者较脑力劳动者所需热量多;活动量大的人较活动量少的人所需热量多;所以我们在安排生活时不能单从自己的饮食爱好出发摄食。
(3)运动过少也是导致肥胖的原因之一。
现代城市人习惯舒适的生活环境,缺乏运动、锻炼的意识和行为。
特别要指出的是晚饭后长时间地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
(4)七情内伤也是肥胖的重要原因。
七情内伤使人体中肝、脾、肾等功能失调,不能把多余的脂肪转化为热量排泄,而沉积于体内造成肥胖。
(5)精神因素,也是肥胖的一个原因。
俗话说心宽体胖,没有思想负担,吃得香,消化吸收也特别好。
或借酒消愁以大吃大喝来缓解自己不愉快的情绪,这些都能使热量大增,导致肥胖。
二、肥胖的计算公式及分类肥胖的各种分类方法一、按轻重程度:(一)目前最常用的公认标准是BMI,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国际单位kg/㎡)。
1、消瘦:体重指数<18.52、正常:体重指数=18.5–23.93、超重:体重指数=24–27.94、肥胖:体重指数≥285、标准体重=身高(m)×身高(m)×22注明:BMI适用于18岁至65岁的人士,不适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老人及运动员。
(二)标准体重计算法身高<155cm者,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身高为155cm以上者,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
肥胖又可分为:1、轻度: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2、中度:体重超过标准体重31%-50%;3、重度:体重超过标准体重>50%;二、按病因和发病机制1、单纯性肥胖(95%)①体质性肥胖:幼年起病型肥胖病。
由于在婴幼儿时期,营养过度,脂肪细胞增生所致。
特点:自幼肥胖,饮食运动疗效差,多半有遗传史,脂肪细胞增生肥大呈全身性分布。
②营养性肥胖病:成年起病型肥胖病。
成年以后营养过剩引起。
特点:20-25岁以后肥胖,饮食运动疗效较好,脂肪细胞单纯肥大而无增生,以四肢肥胖为主。
2、继发性肥胖(5%以下)以某种疾病为原发病的症状性肥胖。
包括下丘脑性肥胖,垂体性肥胖,甲状腺功能低下,库欣综合征,高胰岛素性肥胖,性腺功能低下,多囊卵巢综合征,先天异常性肥胖,长期服用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肥胖。
如:女性绝经期及少数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肥胖。
三、按年龄分类人一生中有3个时期最容易发生肥胖:婴幼儿期、5岁以前,青春发育期,40岁以后。
如:成年后妇女以妊娠哺乳期和绝经期肥胖最突出;男性则多在40岁以后,大多已成家立业,生活稳定,活动量少,故容易出现肥胖。
四、按脂肪分布的分类全身性(均匀性)肥胖,向心性肥胖、上身或下身肥胖、内脏脂肪性肥胖、皮下脂肪型肥胖。
五、按脂肪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周围型肥胖——脂肪细胞数目增多,从儿童期开始,终生肥胖中央型肥胖——脂肪细胞数目不增加,储存脂肪量增多,从中年开始。
三、不同肥胖类型的特征各类型的肥胖原因和表现1、暴饮暴食型肥胖:顾名思义,这种人就是那种食欲旺盛的“大食客”。
这种人如能强制节食,可暂时瘦下来,但一旦控制不住食欲时,有会反弹回来,而且很有可能比以前更胖。
其实,“暴饮暴食”者的通病就是有火,所以通过服用中药,能起到消火、清肠之功效。
与此同时,体重也会有所减轻。
2、水肿型肥胖:又被称为“痰湿内蕴肥胖”,臀部和大腿浮肿,也就是所说的“下半身胖”的人。
这是因身体的排水功能教差,多余的水分在体内积聚所造成的肥胖。
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食欲一般,但手脚无力;不喜欢运动;吃完饭浑身发软想躺下;嘴里发粘;尿不通;易坏肚子;早晨起来时眼睛浮肿等。
3、压力型肥胖:由于压力所造成的肥胖又被称作“肝胃郁热肥胖”。
压力过大肝(中医的“肝”除有西医的肝脏功能之外,还有中枢神经系统、自律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的功能)功能下降。
甚至会影响到胃,使胃发热,食欲异常旺盛。
这种类型的人,心情一烦躁就会出现食欲旺盛、头痛、眼睛充血等症状。
4、疲劳型肥胖:这类肥胖者因“元气”不足,而导致消化机能下降、代谢异常,有食欲不振,不正经吃饭但爱吃零食的倾向。
主要症状为:极易疲劳;一动就爱出汗、气喘;怕冷爱感冒;小便次数少;肿眼泡等。
5、贫血型肥胖:学名为“血虚肥胖”。
因体内血液不足,身体基本机能下降,代谢功能发生异常,最终导致肥胖。
这类人的特点是:食欲正常,但小腹饱满突出,手脚细但身上胖,也就是说的“偷着胖”。
四、儿童肥胖的原因及危害儿童肥胖的原因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遗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不仅会作用于孩子的骨骼发育,而且能够决定身体会消耗多少能量以及脂肪会流失多少热量。
因此如果父母比较胖,那么孩子胖的可能性会很高。
2.营养失衡在孩子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有很多能量需要被消耗掉,所以孩子需要不断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元素。
尤其需要充足的热量、品质比较高的蛋白质、各种各样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如果食物的营养比较丰富,而且均衡,那么可以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果孩子的营养状况长时间处于失衡状态,也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好的影响。
吃得太多以及食物种类过少,是导致孩子肥胖的重要原因。
一般说来,如果孩子吃太多含有大量脂肪或者糖分的食物,那么肥胖的概率会比较大。
孩子都偏好甜食,不少孩子因为喜欢吃薯片、冰淇淋等高热量食物而肥胖。
这些食物一般都没什么营养,如果孩子靠吃这些食物成长,那么孩子往往会缺乏某些营养,而且体内会有非常多的脂肪和糖分。
3.缺乏运动运动能够让孩子的发育变得更快更好,而且可以改善孩子的体制,加快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还可以让孩子的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和心血管功能变得更加完善。
此外通过运动,孩子的骨骼和肌肉也能得到足够的锻炼。
现在的孩子缺少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一般都是呆在家里,集体活动的机会也很少,孩子的运动量特别不够,这样对孩子体能的消耗有限制作用。
如果孩子营养过剩,那么脂肪会很自然地在孩子身体上堆积。
身上肉越多,身体就会变得越发沉重,孩子也会变得更懒。
儿童肥胖的危害成年人过于肥胖,很容易引起其它并发症。
过于肥胖的孩子长大后肥胖几率也会比较高,但是没有足够的数据可以证明肥胖儿童到底有多危险。
但是如果不对此类儿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进行科学的治疗,那么孩子可能会患上成人疾病。
儿童时期患上肥胖症很容易导致以下这些并发症。
1.糖尿病以往患病的都是成年人,但是在过去的十年时间中,患T2MD(二型糖尿病)孩子的增加速度令人担忧。
建议体重超过标准或者身体至少有两项风险因素的孩子,在十岁或者青春期开始时进行T2DM检查,之后每隔两年检查一次。
主要风险因素是指,孩子一级或二级的亲戚有患病史,或者孩子属于某种特定人群,身体有抵抗胰岛素的可能性:包括患上高血压、黑棘皮病等。
2.代谢综合症患有肥胖症的成年人群体群体所具有的代谢变化被称为代谢综合征(简称MS)。
不同的根据导致MS有不同的定义。
如果甘油三酯的含量超过了一百一十毫克每分升,或者是超过了1.2毫摩尔每升都是不正常的情况;如果HDL的设置不超过40,腰围不小于百分之九十也是不正常的;血压不低于百分之九十也不正常。
如果孩子肥胖症很严重,那么孩子就会有接近一半的机会会患上MS,而且身体质量指数每增加0.5-U,风险就会高上一分。
3.雄性激素过多症对青少年阶段的女生和青年阶段的妇女来说,中心性或者是腹部脂肪太多的原因可能是是体内分泌过量的雄性激素。
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女生患肥胖症后,对胰岛素的抵抗作用也与腹部堆积的脂肪的量有关,如果女生得了肥胖症,那么可能会导致其经期混乱,并且极可能患上早期的多囊卵巢综合症。
4.心血管疾病肥胖症会改变患者心脏结构和血液动力的变化。
(1)如果身内堆积过多脂肪,那么血量和心脏的输出量比起之前大。
(2)如果孩子在睡觉过程中会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或者患有与肥胖有关的肺通气不足,那么孩子可能会患上肺动脉高血压。
(3)如果孩子是病态肥胖症,那么就可能罹患心脏病。
(4)因为肥胖,孩子身体的内皮会出现功能上的不足,颈部动脉会有更厚的内膜,主动脉和管动脉也会出现早期的指纹和纤维斑块。
(5)还不确定患有肥胖症的孩子是否会像成人一样,患上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的几率变高。
(6)肥胖的人群基本上都会得高血压。
而儿童高血压的主要发病原因就是儿童肥胖。
5.呼吸问题呼吸问题最主要是哮喘症和其它一些呼吸问题。
但是哮喘和肥胖、超重之间有没有联系还未有定论。
从表面看来,哮喘与肥胖发病率成正比。
睡眠障碍性肥胖的孩子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几率很高,是体重正常孩子的4-6倍。
6.内脏疾病如果肝部发生的异常情况与肥胖症有关,那么这种肝部疾病称为非酒精脂肪肝疾病。
非酒精性的脂肪性肝炎有可能发展成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大多数儿童和大人得这种病是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肚子的右上部分很痛,腹部也觉得不舒服。
有些患者会有类似于肝肿大和肝脏疾病的皮肤症状。
例如,手上会长出红色疹子,血管上出现蜘蛛痣,而且形体消瘦,甚至患上黄疸以及肝性脑病。
患有胆囊疾病、过胖、高胰岛素血症、MS和短内体重减幅较大的人群,得胆结石的几率会很大,但是其中的因果关系还不完全清楚。
在早期就要及时认识到胆囊性疾病的严重之处,并进行有效处理。
如果得了肥胖症的孩子,肚子一直疼痛不止,那么需要考虑胆囊疾病的可能性。
7.整形外科问题如果孩子过于肥胖,那么很容易出现骨头畸型问题。
因为过于肥胖对身体造成的压力过大,可导致孩子生长板受到伤害,从而造成膝外翻、髌骨疼痛、扁平足之类的疾病。
8.皮肤病问题如果孩子体重超重的话,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得黑棘皮病,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是脖子后面、两腋部位、体褶处以及身体的关节处都会有大量色素沉积,而且角质化的现象很严重,也会出现比较柔软的斑块。
其他肥胖症儿童还容易出现毛发角化之类的皮肤问题。
9.神经学问题此类孩子还可能患上一些脑部疾病,比如假脑瘤、特发性颅内高血压,主要的症状是头痛,视力异常,耳朵有轰鸣声,第六神经还有局部麻痹等。
尽管颅内高血压的得病率会因为BMI的增加而提高到十五倍,但是体重仅仅高出标准体重百分之十的人,得颅内高血压的几率也高于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