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2020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14.0分)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葡萄酿酒B. 木炭燃烧C. 食物腐烂D. 冰雪融化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污染的是()A. 大量使用煤和石油B. 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和风能C. 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D. 任意排放生活和工业废水3.开封传统名菜“鲤鱼焙面”以选料讲究、制作精细被成功申请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用到的食材富含糖类的是()A. 面条B. 鱼肉C. 香油D. 西红柿4.下列各实验中都用到了水,有关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CO2的性质--作溶剂B. 铁丝燃烧--吸收产物以防止污染C. 稀释浓硫酸--作反应物D. 燃烧的条件--隔绝空气并提供热量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硝酸铵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B. 镁带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C. 浓盐酸敞口时出现大量白烟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烟雾6.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的是()A. 铜锌合金B. 医用酒精C. 氯化钠溶液D. 液态氧7.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 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B. 油锅中的油着火时用锅盖盖灭C. 用灼烧法鉴别棉纱线和羊毛线D. 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8.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MgCl2Mg+Cl2↑B. 4Fe(OH)2+O2+2H2O=4Fe(OH)3C. 2Na+2H2O=2NaOH+H2↑D. Al(OH)3+NaOH=NaAlO2+2H2O9.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A. 金属元素:Au、Al、AgB. 单质:金刚石、水银、氦气C. 氧化物:水、干冰、葡萄糖D. 有机物:甲烷、醋酸、尿素10.2020年初,我国爆发了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联合科研团队发布消息洛匹那韦(化学式为C37H48N4O5)A能对病毒有抑制效果,下列对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洛匹那韦属于氧化物B. C37H48N4O5由四种元素组成C. 洛匹那韦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 C37H48N4O5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12.7%11.下列化学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是()A. 碳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D.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盐酸反应12.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HCl、AgNO3、Na2CO3B. NaNO3、KNO3、NH4ClC. K2SO4、K2CO3、NaOHD. KMnO4、CuSO4、NaNO313.下列四个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 分别向相等质量的锌、铁中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盐酸B.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C.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14.向一定量的NaCl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所得沉淀的质量为原NaCl溶液质量的一半。

则原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接近于()A. 10%B. 20%C. 30%D. 4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0.0分)15.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的是__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化学式______;常见的一种复合肥的化学式______。

1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物质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为______。

1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不同。

A.相对原子质量B.质子数C.中子数(2)第3号元素属于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第12号元素和第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18.现有6g有机物和氧气充分反应,经测定生成4.4g二氧化碳,5.6g一氧化碳和7.2g水。

则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9.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A、B、C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是氧化物,C、D、E均属于碱,E为蓝色。

(1)写出化学方程式。

C→B______。

D→E______。

(2)A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20.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时,等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

升高温度到40℃,发现甲固体减少,乙固体增多。

(1)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为______(填“A”或“B”)。

(2)40℃时,甲、乙的溶液中含水较多的是______。

(3)40℃时,将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______g。

21.小明用传感器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

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属于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写出61s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

(3)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现有一包碳酸钠粉末,其中可能混有氢氧化钠。

请设计实验确定该粉末的成分______。

22.向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铝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溶液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

请回答:(1)写出a点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d点对应的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有哪些?______。

(3)当加入锌的质量在bg~cg时,溶液的质量为什么会增加?______。

23.为了除去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盐酸;⑤蒸发、结晶。

(1)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2)操作③得到的固体成分有哪些?(写化学式)(3)操作④加适量盐酸的作用是什么?24.金属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据如图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铁元素位于第四周期B.铁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6C.金属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2)用如图装置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

已知由A装置制取的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

①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应为______。

②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什么现象?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为探究实验室废液的综合利用,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Y为______;加入X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完成操作Ⅱ需进行以下操作:a.过滤;b.加热浓缩;c.冷却结晶;d.洗涤干燥。

该系列操作中过滤用到玻璃棒的作用______。

(4)现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5g,充分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9g,求二氧化锰质量是多少g?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25.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选用如图仪器。

(1)装置G仪器名称______;写出由仪器AB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F装置盛有某种无色气体,请猜想可能是哪种气体,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葡萄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C、食物腐烂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水由固体变成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B【解析】解:A、大量使用煤和石油造成空气污染,不合题意;B、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空气污染,符合题意;C、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合题意;D、任意排放生活和工业废水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合题意;故选:B。

根据环境污染的防治和保护进行判断即可。

本考点考查了环境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A【解析】解:A、面条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

B、鱼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C、香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D、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答案】D【解析】解: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生成,水是反应物,故错误;B.铁丝燃烧过程中生成物降落会炸裂瓶底,水起到了冷却降温的作用,故错误;C.稀释浓硫酸中,水是溶剂,故错误;D.在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热水隔绝空气并提供热量,故正确。

故选:D。

结合实验过程与原理,根据水的用途和性质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水的性质和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具体的实验进行。

5.【答案】B【解析】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B.镁带燃烧,能够产生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硝酸铵溶于水的热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镁条燃烧的现象来分析解答.C.根据浓盐酸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物质溶于水的温度变化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6.【答案】C【解析】解:A、铜锌合金中的铜、锌均属于金属单质,分别是由铜、锌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医用酒精是酒精的水溶液,酒精和水分别是由酒精分子和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溶液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溶液中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故选项正确。

D、液态氧是液态的氧气,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