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全国)初三化学中考综合试题

沪教版(全国)初三化学中考综合试题


Δ 2CO+2Fe(OH)3 Fe+FeO+3H2O+2CO2
设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m
Δ 2CO + 2Fe(OH)3 Fe + FeO + 3H2O +2 CO2 56 214
m 21.4g
56 = m ,m=5.6g 214 21.4g
故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为:5.6g+21.4g-12.8g=14.2g。 故选 D。
【详解】 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0.2g,由于只有铁和稀硫酸反应才能生成氢气,设生成铁的质量为 x, 与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 y
Fe + H2SO4 = FeSO4 + H2
56 98
2
xy
0.2g
56 = x , 98 = y 2 0.2g 2 0.2g
x=5.6g,y=9.8g 则生成 FexOy 的质量为:12.8g-5.6g=7.2g;
点睛: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往 AgNO3 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 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A.Fe(NO3)2 B.Fe(NO3)3 C.Cu(NO3)2、Fe(NO3)2 D.AgNO3、Cu(NO3)2、Fe(NO3)2 【答案】A 【解析】 根据金属银、铜、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铁>铜>银,当把铁粉加入到 AgNO3 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首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银被置换完剩余的铁再 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过滤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说明加入的铁有 剩余.因此,滤液中只含有 Fe(NO3)2、滤渣中一定含有 Ag、铜、铁的结论.选 A 点睛: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 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 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析】Zn +CuCl2= ZnCl2 +Cu
65
64
Fe+CuCl2= FeCl2 +Cu
56
64
由此可知,锌的反应使固体质量减少,铁的反应使固体质量增加,质量为 m 的 Zn 和 Fe 的
混合粉末中加入一定量的 CuCl2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
仍为 m。说明锌、铁都参与反应,因此溶液中一定有 ZnCl2 和 FeCl2,选 D
FeO + H2SO4 = FeSO4 + H2O 72 98 7.2g z
72 = 7.2g ,z=9.8g 98 z 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9.8g+9.8g 100%=19.6%
100g
由题干信息可知,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铁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 Fe、FeO、二氧 化碳和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现有一包由 5.6g 铁、7.2g 镁、1.0g 碳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一定量的 CuCl2 溶液 中。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可能是 A.26. 2g B.26.6g C.26. 0g D.25. 8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答案】B 【解析】 【分析】 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铁强于铜,镁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镁完全反应后, 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碳和氯化铜不反应。 【详解】 设 7.2g 镁和氯化铜完全反应产生铜的质量为 x
21.4g Fe(OH)3 中铁元素的质量为: 21.4g 56 100% 11.2g 56+17 3
FexOy 中铁元素的质量为:11.2g-5.6g=5.6g; FexOy 中氧元素的质量为:7.2g-5.6g=1.6g; 故 56x:16y=5.6g:1.6g,x:y=1:1,故 FexOy 的化学式为:FeO; FeO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设与 FeO 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 z
5.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向 pH=2 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 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m 表示食盐的质量,A%表示溶质质量分数) 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 t 的变化 【答案】D 【解析】A.溶液的 pH 小于 7,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 pH 大于 7,溶液 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pH 等于 7,溶液呈中性。向 pH=2 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使溶 液的酸性变弱,溶液 pH 变大,但是始终呈酸性,不会出现 pH 等于 7 或 pH 大于 7;B. 向 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是氢氧化钠溶液,pH 大于 7;随酸 的加入,pH 不断减 小,刚好完全反应 pH 等于 7;酸过量时,溶液呈酸性,pH 小于 7;C. 向一定量的水中持 续加入食盐,开始,随食盐的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饱和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 改变;D. 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锌先反应完,但 是铁比同质量的锌生成氢气多。选 D 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 正确
y=6.4g
若铁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9.2g+1.0g+6.4g=26.6g
铁没有反应或部分反应,因此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或等于 25.8g,小于 26.6g。 故选 B。 【点睛】 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为碳、铜和铁,镁完全反应,铁没有反应或 部分反应。
Δ 4.已知: 2Fe(OH)3 Fe2O3 +3H2O ,现将 CO 气体与 21.4g Fe(OH)3 在密闭容器中加热
一段时间后得到 Fe、FexOy 混合物 12.8g,将此混合物溶于 100.0g 稀 H2SO4 恰好完全反应, 产生 0.2g 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 CO2 和 H2O 共 8.6g B.混合物中含 5.6g 铁元素 C.FexOy 为 Fe2O3 D.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9.6% 【答案】D 【解析】
沪教版(全国)初三化学中考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向质量为 m 的 Zn 和 Fe 的混合粉末中加入一定量的 CuCl2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
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 m。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的颜色一定呈无色 B.滤渣中的物质一定有 3 种
C.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滤液中一定有 ZnCl2 和 FeCl2 【答案】D
Mg + CuCl2 = MgCl2 + Cu
24
64
7.2g
x
24 = 64 7.2g x
x=19.2g
若铁没有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9.2g+1.0g+5.6g=25.8g
设 5.6g 铁和硝酸铜完全反应产生铜的质量为 y
Fe + CuCl2 = FeCl2 + Cu
56
64
5.6g
y
56 = 64 5.6g 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