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药学全部各论、里面重点部分有提示、生药学重点 ppt课件
生药学全部各论、里面重点部分有提示、生药学重点 ppt课件
2020/7/25
川乌
2020/7/25
川乌原植物
附子-中药材性状
川乌饮片
川乌-原植物
2020/7/25
川乌-草乌-饮片
川乌-草乌-药材
附子—黑附片 2020/7/25
附子—白附片
【产地】 主产于四川、陕西等地。
【采制】(简述)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 挖,母根和子根分开, 母根及较小的子根晒 干后为川乌, 较大的子根, 称为泥附子,进 行下列加工:
黑顺片 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厚0.2-0.5cm。外皮黑 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 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 质样。以身干片大均匀、皮灰褐色、切面 油润有光泽者为佳。
白附片 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 约0.3cm。以身干片大均匀、色黄白、油润 半透明者为佳。
【前言】:(简述) 川乌为常用中药。 《神农本草经》载有附子、乌头、天雄, 列为下品。陶宏景谓:“乌头与附子同根, 附子八月采,乌头四月采,春时茎叶初生 有脑头,如乌鸟之头,故谓之乌头。” 《蜀本草》云:“似乌鸟头为乌头,两歧 者为乌喙,细长乃至三四寸者为天雄,根 傍如芋散生者名附子,傍连生者名侧子, 五物同出而异名。”
第二篇 各论
川乌 与附 子 Radix Aconiti et Radix Aconiti LateralisPreparata Aconite Root, Common Monkshood Root, Prepared Daughter Root of Common Monkshood
2020/7/25
⒊ 取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 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 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约 的 厚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至半干, 以硫磺熏后晒干。习称“白附片”。
2020/7/25
【生药性状】 生川乌 不规则圆锥形,顶端常有茎痕,
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长2-7.5cm, 直径1.22.5cm, 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 状侧根及子根脱落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 类白色,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气微,味辛辣, 麻舌.以身干、个均匀,肥满坚实,无空心 者为佳。制川乌为不规则或三角形的片, 表面黑褐色和黄褐色,有灰棕色形成层环 纹,质坚脆,断面有光泽,无臭,微有麻 舌感。
⒈ 取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 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 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 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 称“盐附子”。
2020/7/25
⒉ 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 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 心,捞出,水漂,纵切成 的厚片,再 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 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 再】 川乌横切面:后生皮层为棕色木 栓化细胞,皮层偶见石细胞,内侧偶见纤维束。 形成层类多角形,其内外偶有1至数个异型维管 束。木质部导管多列,呈径向或略呈“V”形排 列,髓明显。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
川乌粉末灰黄色。⑴淀粉粒类球形,直径 322μm ,复粒由2-15分粒组成. ⑵石细胞类方形后 多角形或一边斜尖, 直径49-117μm,长113280μm.⑶后生皮层细胞棕色,有的壁呈瘤状增厚 突入细胞腔. ⑷主为具缘纹孔导管.
2020/7/25
4 乌头碱限量检查:取黑顺片或白附片粗 粉20g,加乙醚150ml,振摇10分钟,加氨试 液10ml,振摇30分钟,放置1-2小时,分 取醚层,蒸干,加无水乙醇2ml使溶解,作 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乌头碱对照品,加无水 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 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6μl,对照品溶液 5μl,分别点于同一碱性氧化铝薄层板上, 以正己烷-醋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 开,
2020/7/25
盐附子 呈圆锥形,长4-7cm,直径 3-5cm。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 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 根痕。体重。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 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层环纹,环纹内 侧导管排列不整齐。气微,味咸而麻、刺 舌。以个大、体重、色灰黑,表面起盐霜 者为佳。
2020/7/25
2020/7/25
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钾碘试液与碘化铋钾试液的 等溶混合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 应的位置上出现的斑点应小于对照品的斑点或不 出现斑点。 【品质评价】:(重点)
传统认为:川乌以身干,个均匀,肥满坚 实,无空心者为佳;盐附子以个大,体重,色灰 黑,表面起盐霜者为佳;黑顺片以身干,片大均 匀,皮灰褐色,切面油润有光泽者为佳;白附片 以片大均匀,色黄白,油润,半透明者为佳。
2020/7/25
2020/7/25
总生物碱
2020/7/25
【理化鉴定】 1 川乌或附子粉末,加亚铁氰化钾颗粒 少许,再加甲酸1滴,产生绿色。 2 川乌或附子的乙醇浸出液,甲香草醛 和0.5N硫酸溶液少量,在沸水浴上加热20分 钟,显红紫色。
2020/7/25
3 薄层层析: 乌头或附子粉末2克,以10% 的碳酸钠溶液湿润,加苯冷浸过夜,滤取 苯液并用2%盐酸提取生物碱;酸水甲浓 氨水碱化,用乙醚提取总生物碱,供点样 用。取样品溶液与乌头碱、中乌头碱和下 乌头碱的对照品的混合液,分别点样于同 一块碱性氧化铝G薄层板(120-140℃活化 1小时)上,用乙醚-石油醚(10:1)展开16cm, 碘蒸汽显色,斑点均显棕色.
2020/7/25
2010年版药典规定:川乌总灰分不得过 9.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制川乌 含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过0.15%,含 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小于0.20%。
2020/7/25
【化学成分】(重点) 主含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如乌头碱、中乌头
碱、下乌头碱、杰斯乌头碱、异翠雀碱、北乌碱 等,此类成分是乌头的主要有毒成分;单酯型乌 头碱,如苯甲酰乌头胺、苯甲酰中乌头胺、苯甲 酰下乌头胺,此类成分的毒性仅为双酯型乌头碱 的1/100-1/1000; 若进一步水解,则成为相应的乌 头胺、中乌头胺和下乌头胺,它们几无毒性。尚 含强心成分去甲乌药碱,去甲猪毛菜碱和棍掌碱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