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居民环境卫生防护

社区居民环境卫生防护

第六章社区居民环境卫生防护图片导入:(2分钟)一个社区周围建立了发电厂、焦化厂、小型炼铁铸造厂等,你认为这些会不会影响该社区的空气质量,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有没有影响?社区环境是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生活、生产与社会交往的场所与空间,与居民的健康密切相关,一旦我们生存的环境受到了污染,就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WHO报告指出:人类80%以上的疾病都与环境有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环境污染对社区居民健康的影响。

展示学习目标:授课过程:一、环境污染与公害(3分钟)(一)环境污染概念由于自然的或人为因素使大量的有害物质排入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体健康,造成资源破坏和经济损失的现象称为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

(二)公害与公害病公害(public nuisance)——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生命财产等方面造成的危害称为公害。

公害病(public nuisance disease)——由公害而造成的地区性疾病。

举例:伦敦煤烟型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日本富士山的痛痛病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学烟雾事件二、环境污染物(3分钟)环境污染物(pollutant):进入环境并引起环境污染或破坏的物质。

按属性可分为物理性污染物、化学性污染物和生物性污染物:1、化学污染:(1)燃料的污染;(2)烹调油烟的污染;(3)吸烟烟雾的污染;(4)建筑材料的污染(放射性污染、石棉的污染、涂料、填充料及溶剂所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5)装饰材料的污染;(6)家用化学品的污染;(7)VOC的污染;(8)室外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9)其它污染物的影响;(10)臭氧的污染。

2、物理污染:(1)噪声的污染;(2)电磁波的污染;(3)噪光的污染。

3、生物污染:(1)尘螨的污染;(2)宠物的污染。

按污染物来源可分为: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污染其他污染三、环境污染的特点(2分钟)1.广泛性2.长期性3.复杂性4.多样性四、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65分钟)1.特异性损害——急性损害、慢性损害、远期损害2.非特异性损害——疾病发病率上升3.简接危害效应——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一)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图片展示雾霾天气人们的出行情况、沙尘暴后汽车)据统计,目前世界每年排入大气中的有害气体达6.14亿吨。

它们的主要来源是燃料的燃烧、交通运输工具的废气以及工业生产过程。

如:火山爆发、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生活燃煤,其中最重要的来源为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生活燃煤(图片展示)1.大气污染物的种类(1)气态污染物(图片展示空气成分)SO2 SO3 CO CO2 H2S NOX(2)颗粒污染物①总悬浮颗粒物TSP②可吸入颗粒物PM10③细颗粒物PM2.5,更易于吸附各种有毒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可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对健康的危害极大。

PM2.5目前已经被列入我国空气质量标准。

2.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急性中毒大气污染物浓度在短期内急剧增加,使居民吸入大量污染物即可造成急性中毒。

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咽痛、头痛、呕吐、心功能障碍、肺功能障碍、哮喘急性发作,眼部干涩、畏光、流泪、过敏、结膜炎等眼部损坏。

如:伦敦煤烟型烟雾事件:英国伦敦近百年来多次发生烟雾事件,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52年12月5~9日。

浓雾持续5天,伦敦住户的采暖壁炉排出大量的烟,与浓雾混合,停滞于城市上空,整个城市被浓烟吞没,死亡人数达3500~4000人。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

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3日至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出现逆温,l0多个工厂的废气被封闭在近地面上空。

SO2和氟化物严重污染了大气,几千人发病,病人声音嘶哑,呼吸急促,咳嗽,吐痰由泡沫转为脓样痰块,呕吐、恶心,三天内有60人死亡,多死于心力衰竭。

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多诺拉市发生大雾、气温低,有逆温。

大量SO2和金属粉尘从工厂排出而笼罩该市上空,该市位于河谷岸旁,浓雾五天不散,空气中充满硫磺味,有20人死亡。

(2)慢性中毒人们不断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并在大气污染物的长期作用下,使呼吸道的防御功能遭到破坏,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癌等呼吸道疾病发生。

如:2013年1月(雾霾严重时期),一项针对2-10岁儿童呼吸健康现状的网络调查显示,71%的孩子在近半年内曾患过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3)远期危害《2017年中国癌症报告》肺癌为男性高发癌症首位、女性高发癌症第二位,死亡率均居首位。

(4)变态反应和局部刺激作用冬季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上升;(5)间接危害CO2含量增加造成的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大气污染造成的酸雨等。

全球海平面上升: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海平面出现加速上升趋势,近30年是全球海平面上升最快的阶段。

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分布不均,我国东南沿海海平面上升显著,近5年来上海海平面上升明显加速;预计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最低幅度为0.3米,最高上升幅度可能超过1米,极端上升幅度可能超过2米;由于全球海平面上升与地面沉降叠加等因素,上海本世纪末相对海平面上升有可能超过1米。

海平面上升对上海防汛防涝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水源地保护、沿海海岸带经济发展和洪涝灾害风险损失等城市安全和社会经济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未来海平面的持续上升,抗洪防汛标准呈趋势性下降,风暴潮灾害威胁也加大;海平面上升还使得市区排涝能力下降,给城市排水管道、泵站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带来较大的压力;海平面上升导致咸水上溯,使得水资源收到污染,城市用水水源地收到危险,地下水位抬升和土地盐质化加剧;海岸侵蚀导致滩涂淤增减缓,对沿海岸线工程、滨海旅游业造成影响,并且造成洪涝灾害的损失显著增加。

播放穹顶之下纪录片(13分47秒)(二)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图片展示)展示地球水资源分布图,可用的淡水资源只有2.5%,据监测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收到污染,并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水体,造成55000亿立方米的水体污染,约占全球总径流量的14%以上。

有毒工业废物、生产合成物质(塑料)和洗涤剂工厂的废物、农业上用来消除杂草和害虫的农药、石油和石油产品、以及有毒的铅、砷、汞、酚等物质等都是水体的主要污染物质。

1. 我国水污染现状(1)我国水污染持续恶化,七大水系,主要湖泊,近海岸海域及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严重;(2)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目前850多条已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3)东部和西南200座湖泊中,80%以上富营养化;2.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介水传染病通过引用或接触病原体污染的水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

流行原因:①水源受病原体污染后,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

②处理后的饮用水在输配水和贮水过程中重新被病原体污染。

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①水源被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短期内突然出现大量病人,且多数患者发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

若水源经常受污染,其发病者可终年不断。

②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

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或接触同一水源的历史;③一旦对污染源采取净化和消毒措施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

举例: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事件(1988年上海市甲型肝炎流行,计有29万人患病。

医院爆满,不得不在各单位开办临时病床。

上海这次甲型肝炎流行并非是由于甲肝病毒变异所致,上海市人群在对甲型肝炎免疫力下降的基础上,居民习惯生食已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是造成流行的主要因素。

)(2)急慢性中毒有害化学物质通过饮水或食物链进入人体,可引起急慢性中毒。

举例:日本痛痛病:由于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上游某铅锌矿的含镉选矿废水和尾矿渣污染了河水,使其下游用河水灌溉的稻田土壤受到污染,产生了“镉米”,人们长期食用“镉米”和饮用含镉的水而得病。

日本水俣病: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水银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水银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

“水俣病”于1953年首先在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发生,当时由于病因不明,故称之为水俣病。

“水俣病事件”是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典型案例。

水俣病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患者出现感觉障碍、运动失调、语言障碍、视野缩小、听力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全身瘫痪、精神错乱,甚至死亡。

水俣病从1956年发现到1992年,日本官方确认水俣病患者2252人,其中死亡1043人。

(3)间接损害水中有些污染物虽然不会引起介水传染病或急慢性中毒等直接危害,但可使水质感官性状恶化,抑制水体微生物生长繁殖,从而影响水体的正常利用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举例:水葫芦反映出河流水质出现富营养化问题,这与生活废水排放以及农业种植化肥使用过量有关,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葫芦泛滥,严重阻塞水库、河道。

(三)固体废弃物对健康的影响(展示城市垃圾堆图片)1.固体废气物的污染源:(1)工业固体废物(2)城市生活垃圾(3)有害废物2.固体废气物污染的危害:(1)在一定条件下,固体废物会发生化学的、物理的或生物的转化,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处理、处置不当,污染成分就会通过水、气、土壤、食物链等途径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2)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等可随风飞扬,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3)固体废物弃置于水体,将使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严重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并影响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4)固体废物及其淋洗和渗滤液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会改变土壤的性质和土壤结构,并对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产生影响。

举例:中国成为洋垃圾倾销地,世界垃圾场,纪录片塑料王国(26分钟)。

五、环境污染的防制(3分钟)(一)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1.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三同步、三统一2.可持续发展策略3.环境保护基本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4.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二)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1.加强环保教育2.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3.治理工业三废4.预防生活性污染5.发展生态农业6.加强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思考:作为社区护士该如何保护社区环境,维护社区居民的健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