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网络函数与频率响应
第十一章 网络函数与频率响应
电台2 640 1000 1660
– 660 I1=0.015
电台3 1026 1611 1034
577 I2=0.017
I(f ) I0
I1 3.0% I0
I2
I2 3.4%
I1
I0
0 640 820 1100 f / kHz
选择性的好坏与谐振曲线的形状有关,形状愈尖选择性愈好。 若LC不变,R大,曲线平坦,选择性差。
t
Im
sin0
t
uC
Im
0C
sin(0t
90)
L C
Im
cos
0t
U Cm
sin(0t
90)
wC
1 2
CuC2
1 2
LI
2 m
cos 2 0t
电场能量
wL
1 2
Li 2
1 2
LI
2 m
sin2
0t
磁场能量
WLm=WCm
w总
wL
wC
1 2
LI
2 m
(b) 通用谐振曲线
ω ω η, I(ω) I(ω)
ω0
I(ω0 )
I(ω) U / | Z |
I(ω0 ) U / R
R
R2 (L 1 )2
C
1
1 (ω0 L ω 1 ω0 )2
R ω0 ω0 RC ω
1
1 (L 1 )2 R RC
1
(并联谐振)
当Z()=0,即分子为零
ω23 L1L3C2 ω2 ( L1 L3 ) 0 可求得
ω2
L1 L3 L1 L3C 2
(串联谐振)
(1<2)
图(b)电路:
Z(ω1 )
1
jC
jL1
1
jC 2
jL1
1
jC 2
1
jC 3
jL1
1 ω2 L1C 2
指数正弦形电流
i(t ) Ie t sin(t )
可引入一复指数函数来表示它。由欧拉公式:
可见
Ie tej(t ) Ie t cos(t ) Ie t sin(t )
i Im[Ie tej(t ) ] Im[Iej e( ] jt )
R
0
0
3. 电流I 达到最大值I0=U/R(U一定)。 4. 电压 UR U, UL UC 0
当0L=1/(0C)>>R时, UL= UC >>U
I R
+
U
+ U R
_
+ U_L
jL
_
UC+_
1 jω C
串联谐振又称电压谐振。
UL
UR U
I
UC
旦发生谐振,会因过电压而损坏设备绝缘。
五、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曲线和选择性
1. 阻抗的频率特性(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Z
R
j(ωL
1 ωC
)
|
Z
(ω)
|
φ
(ω)
| Z(ω) |
R2
(L
1
C
)2
R2 (X L XC )2
R2 X 2
Z
R
j(L
1
C
)
R
j( X
L
XC
)
|
Z
|
U _
j L
当L 1 , 感性
1
C
jω C
当L 1 , 即 容性
串联谐振(Series Resonance)
C
ω0
根据 1 谐振的谐定振义角频ωL率(1rCeson0ant即anguωlLarfre1Cquency)
1 2
CU
2 Cm
即:能量交换只在L,C之间进行 ,与电源间无能量交换。
wL
wC
w总
i
uC
四、特性阻抗和品质因数
1. 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0L
1
0C
L C
仅由电路参数决定。
2. 品质因数(quality factor)Q
单位:
Q ω0 L 1 1 L
(ω
)
tg
1
L
1
C
tg 1
XL
XC
tg 1
X
幅频特性
R
R
R
|Z()|
|Z()|
XL() X()
()
/2
相频特性
R
0
0
XC()
0
0
–/2
2. 电流谐振曲线
谐振曲线:电压、电流与频率的关系。
幅值关系:
I(ω)
U
R2
(L
1
C
)2
I( )
U/R1
U/R2
0
0
3. 选择性与通用谐振曲线 (a)选择性(selectivity)
若RLC串联电路中,有不同频率的电压源同时作用时,
则接近谐振频率0 的电流将可能大于其它偏离谐振频率的
电流而被选择出来,这种性能在无线电技术中称为“选择 性”。
I()
0
0
例
R
+
u1_
+ u2
_
+ u3
第11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
重点
11. 1 串联电路的谐振 11. 2 并联电路的谐振 11. 3 串并联电路的谐振 11. 4 复频率和相量法的推广 11. 5 网络函数 11. 6 滤波器的概念 11. 7 无源滤波器 11. 8 有源滤波器
本章重点
• 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 • 谐振电路的特点 • 谐振频率的计算 • 相量法的拓广 • 网络函数 • 频率特性 • 滤波器的概念
C
当 R L时, 不可能发生谐振。 C
当电路发生谐振时,电路的入端阻抗为
Z(ω0 )
R2
(ω0 L)2 R
L RC
返回目录
11.3 串并联电路的谐振
由纯电感和电容所构成的串并联电路
L3
C3
L1
C2
L1
C2
(a) 定性分析
(b)
电路既可以发生串联谐振(Z=0),又可以发生并联谐 振(Z=)。有两个谐振点。
返回目录
11.2 并联电路的谐振
一、简单 G、C、L 并联电路
+
并联谐振
IS
U G C L (Parallel Resonance)
_
对偶:
R L C 串联
Z
R
j(L
1
C
)
ω0
1 LC
G C L 并联
Y G j(C 1L)
ω0
1 LC
R L C 串联
|Z|
R
IL(0) =IC(0) =QIS Q ω0C 1 1 C
G ω0GL G L
Q推导过程如下:
由定义得
Q
2π
1 2
CU
2 Cm
T GU 2
2πf0
C G
ω0C G
二 、电感线圈与电容并联
I
+ R IL
IC
U
jL
1
jC
-
IC
I
U
IL
谐振时的电压、电流相量图
j
1 ω2 L1 (C2 C3 )
C3 (1 ω2 L1C2 )
当Z()=,即分母为零 C3 (1 ω2 L1C2 ) 0
ω1
1 L1C 2
并联谐振
当Z( )=0,即分子为零
1 ω2 L1(C2 C3 ) 0
ω2
1 L1 (C 2 C 3 )
串联谐振
定量分析:
图(a)电路:
Z(ω) jL3
jL1
(
1
jC
2
)
jL1
1
jC 2
j L3
L1 ω2 L1C 2
1
j
ω3
L1
L3C2 ω(L1 ω2 L1C2 1
L3 )
当Z()=,即分母为零
ω12 L1C 2 1 0
ω1
1 L1C2
+
u1(t)
u2(t)
_
解 下图LC滤波网络可满足设计要求
C3
L1
+ u1(t)
_
+ C2 R u2(t)
_
取 ω2
1 ,使L1和C2发生并联谐振,此时L1和C2 L1C 2
并联支路阻抗为,相当于开路,负载端没有2电压分量。
取 ω1
1
电路发生串联谐振,虚框内呈短
L1 (C2 C3 )
1 (Q ω Q ω0 )2
ω0
ω
令= / 0 ,可得
I(η )
I0
1 1 Q 2 (η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