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5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课件
2015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课件
(二)、无菌检查的特点和意义 由于抽样概率的限制,通过无菌检查发现产品 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极低,而当前坚持无菌检查的 意义在于: 产品上市前发现重大污染事件的最后一道关口; 通过无菌检查的执行情况可以窥视其无菌控制存 在的问题。
三、无菌检查法的有关概念和新理念
(三)、无菌检查的新理念 1.全过程控制
(二)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的发展 1953年版 1963年版
直接接种 法 直接接种法 无阳性对照菌 三种培养基培养基 阳性对照-金葡
1977年版 培养基质量检查-金 葡、 白念。 阳性对照-金葡
培养基质量检查-藤黄、 生孢、白念。 2支(瓶) 或以上 直接接种法 4管+2管+1管 薄膜过滤法 膜剪4片,2+1+1 1990版-金葡10-6
2015版《中国药典》 无菌检查法
主要内容
一、药品无菌检查所面临的形势 二、无菌检查法的发展历史 三、无菌检查法的有关概念和新理念 四、2015年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的重大修订 五、2015年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 六、医院制剂进行微生物控制的必要性
一.药品微生物检验所面临的形势
1.医药产品的发展 2.注射用药品的挑战 3.药品微生物污染的反思 4.2015版中国药典的修订
12Biblioteka 三、无菌检查法的有关概念和新理念
(一)、 无菌检查法的有关概念
5、无菌技术 是指在微生物试验工作中,控制或防止 各类微生物的污染及其干扰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有关措施, 其中包括无菌环境设施、无菌试验器材及无菌操作。 6、无菌检查法的局限性 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
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也 就是无菌试验并不能用于保证整批产品的无菌性,但是它可 用于确定批产品不符合无菌要求。
四、2015年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的重大修订
1、实验环境的重大修订 2、培养基体系的重大修订 3、一、二、三部药典附录的整合修订。
四、2015年版《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的重大修订
3、一、二、三部药典附录的整合修订
(1)原《中国药典》三部的规定 生物制品无菌检查法规定样品接种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 基为双份,分别置30~35℃、 20~25℃两个温度培养。以致 在取样量、检验量、接种方式、培养温度、阳性对照试验等 方面存在与二部不一致的规定。 (2)国际上生物制品无菌检查法没有作出特殊的规定。
实验环境; 培养基; 方法验证; 检验数量、 检验量; 检验方法; 培养时间; 结果判断; 一次检出。 加强应用指导。 减少方法的局限性,保证 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不 断 发 展
发 展 宗 旨
提高方法的检出率; 加强检验的全过程控制;
三、无菌检查法的有关概念和新理念
(一)、 无菌检查法的有关概念 (二)、无菌检查的特点和意义 (三)、无菌检查的新理念
(二)、无菌检查的特点和意义
抽样检查是无菌检查的特点 当污染率为0.1%时,抽样20支进行无菌检查,通 过无菌检查的可能性为98%. 即当污染率为0.1%时, 要有95%以上的可信度检出其无菌不合格,需至少检 验3000件。——检出的难度 抽样、破坏性检查的特点决定无菌检查只能采取 一次性检查结论,这让无菌检查非常困难!
二、无菌检查法的发展历史
(一)、国外药典无菌检查法的发展 (一)、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的发展 (三) 、无菌检查法的发展宗旨
(一)国外药典无菌检查法的发展
1925年 1932年 1936年 1950年 1957年 1963年 1965年 1971年 1978年 1988年 1998年 2000年 2005年 英国首先使用直接接种法。 英国药典推荐使用直接接种法。 美国药典采用直接接种法。 美国药典推荐两种培养基用于需、厌气菌和真菌培养。 美国FDA和MILLIPORE公司推荐抗生素的无菌测试采用薄 膜过滤法。 英国药典收载薄膜过滤法。 美国药典对于非抑菌性药品引用薄膜过滤法。 欧洲药典第二版参照薄膜过滤法。 欧洲药典修订版推荐使用薄膜过滤法。 美国FDA规定不符合规定的样品不再复试。 英国药典规定无菌检查一次检出。 美国药典24版规定无菌检查一次检出。 ICH / PDG 的协调完成统一,保持一致。
收载封闭式过滤器
出厂-达30个/ 每种培养基 上市11支(瓶)、大容量5瓶、抗6支(瓶)
(二)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的发展 2005年版
1、10000下局部100级,隔离系统 2、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3、方法验证试验 4、优先用封闭式薄膜过滤器 5、增加稀释液冲洗液品种。 9、延长培养时间为14天。 10、对表1 强调了“每种培养基最少检验数量”。 11、取消复试。
1985版 1990版
基本相同
85版阳性对照菌金葡1:1000
(二)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的发展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藤黄、 生孢、白念。 阳性对照:金葡10-6 ;生孢10-6 ;白念10-5 实验环境为100级洁净度,验证
1995版
1998年增补本 2000年版
阳性对照:金葡、生孢、白念均10 ~100个菌 抑细菌和抑真菌试验
环境保证 培养基保证 灵敏度检查 无菌性检查
SOP操作 过程控制
有效的方法
方法验证
有效的结果 结果判断 可靠的结论
16
三、无菌检查法的有关概念和新理念
(三)、无菌检查新理念 2、实验者由严格按照标准检验,向依据统一的 原则,选择适宜的方法检验转变。 3、新方法与新技术掌握和应用 4、偏差调查与趋势分析
(二)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的发展 2010年版主要变化: 1、对无菌检查人员提出专业要求和培训。 2、增加了可选用其它经验证的稀释液、冲洗液。 3、方法验证试验-菌:金、大、桔、生、白、黑。 4、总冲洗量不超过1000ml。 强调检验的过程控制,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无菌检查法的发展历史
(三) 、无菌检查法的发展宗旨
三、无菌检查法的有关概念和新理念 (一)、 无菌检查法的有关概念
1、无菌 是指某一物体或某一环境中不含有活的微生物。 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生物制
2、无菌检查法
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3、无菌操作 是指在无菌环境条件下,在对无菌制品或
无菌器械等进行检验的过程中,能防止微生物污染与干扰的 一种常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