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战略书)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状态

(发展战略书)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状态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2005年末全球光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10万千瓦。2005年发生了几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如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在德国的成功运行,装机容量达1万千瓦;许多几十乃至几百千瓦级的大型光伏发电系统的商业化安装等。德国的累计装机容量首次超过日本。如果考虑离网应用,2005年全球光伏装机总量达到了540万千瓦,比2004年增加1.40万千瓦。
二、我国太阳能发展前景展望
(1)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发电技术在中国处于早期商业应用阶段,在政府的支持下,尤其是在政府为解决无电问题制定的计划的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光电技术应用得到了较快发展,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5%。随着偏远农村、牧区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太阳能发电技术将得到较快发展。预计光伏发电到2020年的累计装机将达到30GWp,其发电量将占到全国总发电量的1%。
图11-3光伏产业市场销售收入预测
资料来源:中国能源网
表11-5光伏发电发展的预测
项目
2003
2005
2010
2015
2020
太阳能电池年产量(MWp)
10
24
96
550
2740
中国电力总装机(GW)
356
450
585
750
950
中国年发电总量(TWh)
1670
2100
2750
3500
4500
太阳能电池累计装机(GWp)
(发展战略书)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状态
一、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现状
2002年,国内建起了几条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线,使我国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年生产能力迅速达到100MWp(组件封装能力),2002年当年销售量为20MWp。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太阳能电池的累计装机已经达到55MWp。到2005年底,全国已累计安装太阳能光伏容量约7万千瓦,主要用于解决偏远地区居民用电和满足特殊商业用电(通讯、导航和交通等分散电源)需要。2003年,前10名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商占据总市场份额的85.5%。并网发电在光伏市场中的份额逐年增加并占据主导地位,2003年并网发电的市场份额达到55.5%。我国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也有一部分出口。
0.055
0.104
0.6
4.2
30
光伏发电装机比例(%)
-
0.02
0.1
0.6
3.1
光伏年发电量(TWh)
0.082
0.156
0.9
6.3
45
光伏发电量比例(%)
-
0.007
0.03
0.18
1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办公室
(2)太阳能光伏电池
从发展趋势来看,今后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开发重点将以开发高效率、低成本新型太阳电池(包括非晶硅和微晶硅迭层薄膜电池)为主,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在应用上,将以并网屋顶系统和大型并网系统的应用为主攻方向。太阳能热发电在技术上也有所突破,目前已有20余座大型太阳能热发电站正在运行或建设。
图11-61990~2005年世界太阳能光伏总量
资料来源: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
三、我国太阳能投资
2005年以来,新能源概念受到众多热捧。12月中旬,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更是开创了内地民营企业直接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先河。就太阳能领域而言,具有其概念的天威保变、新疆特变等上市公司2005年以来股价一路上升。很多企业正在投资光电项目。根据海外研究机构的数据,全球光伏电池行业去年收入增长率为38%,2006年预计为35%。2006~2010年,光伏电池行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约为20~25%/年。目前光伏电池销售火爆,订单饱满,主要光伏电池厂商的销售收入增长迅速,成长性好。在大中华区光伏电池主要厂商中,目前,天威英利的产能是50MW电池片/年,茂迪是80MW电池片,尚德是120MW。2006年,英利产能维持不变,茂迪增至120~140MW,尚德可达240MW。
380
1988
a-Si200.0
c-Si150.0
a-Si21-23
c-Si35-45
730
1989
a-Si300.0
c-Si250.0
a-Si23
c-Si35-37
1280
1990
a-Si100.0
c-Si400.0
a-Si22-25
c-Si38-40
1780
1991
a-Si100.0
c-Si450.0
图11-2中国太阳能电池年产量和累计装机发展进程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办公室2004年10月
表11-4中国太阳能电池历年产量、售价和累计用量
年份
年产量(KWp)
组建售价(元/Wp)
累计用量(KWp)
1976
0.5
400.0
0.5
1977
1.0
200.0
1.5
1978
a-Si600.0
c-Si2200.0
进口500.0
a-Si20-25
c-Si35-45
45-60
19000
2001
a-Si300.0
c-Si4000.0
进口200.0
a-Si20-25
c-Si35-45
40-50
23500
2002
a-Si300.0
c-Si15000.0
进口5000.0
a-Si20-25
2.0
120.0
3.5
1979
5.0
100.0
8.5
1980
8.0
80.0
16.5
1981
15.0
75-80
31.5
1982
20.0
70.0
51.5
1983
30.0
60.0
81.5
1984
50.0
50.0
131.5
1985
70.0
45-50
200
1986
80.0
40-45
280
1987
100.0
40.0
a-Si23-25
c-Si38-40
2330
1992
a-Si150.0
c-Si500.0
a-Si25
c-Si40-42
2980
1993
a-Si250.0
c-Si650.0
a-Si25-27
c-Si40-47
3880
1994
a-Si200.0
c-Si900.0
进口100.0
a-Si25-27
c-Si40-47
c-Si30-35
30-40
45000
2003
a-Si1000.0
c-Si7000.0
进口2000.0
a-Si20-25
c-Si25-30
25-30
55000
*----1988年,$1=¥3.5--3.8;1989—1993,$1=¥5.3--5.7;1993—今,$1=¥8.3—8.9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办公室2004年10月
a-Si25-27
c-Si42-47
46-60
11100.0
1998
a-Si430.0
c-Si1670.0
进口200.0
a-Si25-27
c-Si40-45
45-60
13300
1999
a-Si500.0
c-Si2000.0
进口200.0
a-Si22-25
c-Si38-45
45-60
16000
2000
5080
1995
a-Si200.0
c-Si1000.0
进口350.0
a-Si25-27
c-Si40-47
5Hale Waihona Puke -6066301996
a-Si450.0
c-Si1420.0
进口300.0
a-Si25-27
c-Si40-47
50-60
8800.0
1997
a-Si500.0
c-Si1500.0
进口3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