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钢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钢结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021004课程名称:钢结构英文名称:Steel Structure课程类型: 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技术基础课总 学 时:48 讲课学时:48 实验(实践)学时:0学 分:3适用对象: 土木工程本科生 海洋工程本科生先修课程:建筑制图、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原理一、编写说明(一)制定大纲的依据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钢结构也不断丰富了课程内容,特别是2003年底国家颁布实施新修订的《钢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也随之作了调整。

依据2005级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为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定。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属必修课程。

是研究土木建筑钢结构工作性能和合理设计的一门工程技术型课程。

因此本课程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三)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本课程的目的是在学习钢结构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对钢结构的分析、计算、设计能力。

课程的要求是通过学习,能正确地选用钢材,并能对所选钢材提出必要的保证项目;掌握焊缝连接和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稳定是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问题,要求对钢结构的各种稳定问题建立比较清楚的概念;掌握基本构件和普通钢屋盖的设计。

(四)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研究土木建筑钢结构工作性能和合理设计的一门工程技术型课程。

课程的任务是着重讲授钢结构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钢结构的选材、构造原理、计算方法与结构布置原则,能设计一般的钢屋盖结构,对钢结构的最新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并为进一步钻研钢结构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钢结构的特点,掌握钢结构基本理论的一般概念及基本知识,使学生系统地学习钢结构的特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结构类型和布置原则、构造方法以及设计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选用结构钢材及设计基本构件和连接的能力,初步掌握一般钢构件和普通钢屋盖的设计,学会钢屋架结构的设计及其施工图的绘制;为今后进行较复杂钢结构的设计和研究等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五)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也为今后钢结构房屋设计、钢桥设计、高层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轻钢结构及毕业设计打下基础,提供理论基础。

(六)对先修课的要求要求材料力学为本课程提供坚实的力学基础,包括熟练掌握构件的轴向受力(拉压)、剪切、弯曲等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熟练掌握截面特性的计算(包括面积、形心、截面惯性矩、截面模量等),熟练掌握压杆稳定理论及复杂应力状态的强度理论。

要求结构力学提供建筑常用结构的内力(弯矩、轴力、剪力)计算方法,熟悉超静定结构截面改变对结构受力的影响。

要求钢筋混凝土提供结构设计理论的基本方法、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及有关概念,荷载及材料强度取值方法,荷载设计值、标准值的关系及其应用情况。

要求熟悉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了解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变形)两类极限状态设计的含义和要求,掌握其基本设计表达公式;在设计公式中对荷载、内力、应力、变形、抗力、强度等应采用设计值或标准值及其相互换算应有清晰的概念。

(说明:以上内容一般应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其它课程中先期学习,否则应另增讲课4~6学时。

)二、大纲内容(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

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钢结构的特点,掌握钢结构基本理论的一般概念及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一般钢构件和普通钢屋盖的设计,为解决较复杂的钢结构设计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结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着重讲授钢结构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钢结构的选材、构造原理、计算方法与设计原则。

了解国内外钢结构的发展状况和先进成果,为进一步钻研钢结构设计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包括:掌握钢结构的特点并正确理解其合理应用;能正确选用结构钢材,并能对所选钢材提出其必要的保证项目要求。

熟悉各种钢结构连接和各类基本构件的典型形式和构造、工作性能和破坏特征,对受力和传力途径分析及强度、刚度计算有清晰的概念。

掌握焊缝连接和螺栓连接的构造和计算。

稳定是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问题,要求对钢构件的各种稳定问题建立起比较清楚的概念。

初步掌握轴心拉杆、轴心压杆、型钢梁、焊接组合梁和型钢檩条等构件以及普通钢屋盖的设计。

了解压弯构件的设计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稳定是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问题,要求对钢构件的各种稳定问题建立起比较清楚的概念。

重点掌握轴心拉杆、轴心压杆、型钢梁、焊接组合梁和型钢檩条等构件以及普通钢屋盖的设计。

了解压弯构件的设计特点。

本课程的重点为三、四、五、七章。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本课程以钢结构的基本连接和构件设计为主,是为以后学习相应设计方面的课程打下基础,要求学生理解设计基本原理,能够根据基本原理,针对钢结构中容易出现的破坏形式提出可靠有效的措施。

注重设计能力的培养。

掌握规范实用公式考虑的因素。

由于学生缺乏实际经验,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和设计能力,讲述连接与构件设计时应与实际结构相结合讲解,并布置相关作业。

在学习柱头、柱脚、节点、拼接等连接时应能画构造图并作受力分析。

对钢屋盖和车间工作平台的组成和布置有基本了解,会设计普通钢屋架和画施工图。

(五)教学内容1、概述钢结构在我国的发展概况及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钢结构的特点及其合理应用范围。

钢结构的设计方法。

钢结构的发展。

2、钢结构的材料建筑钢材的两种破坏形式。

建筑钢材在单向拉伸作用下的工作性能。

钢材的冷弯性能和冲击韧性。

钢结构疲劳计算的基本概念。

复杂应力状态下钢材的屈服条件。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钢材的脆断及防止脆断的措施。

建筑钢材的种类和牌号,钢材的合理选择及钢材规格。

3、钢结构的连接连接的种类和特点。

焊缝及其连接的型式。

对接焊缝的构造;对接焊缝连接的工作性能和计算。

角焊缝的构造;直角角焊缝连接的工作性能和计算。

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的基本概念。

螺栓的种类。

普通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和计算。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和计算。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计算特点。

4、轴心受力构件轴心受力构件的种类和截面型式。

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局部稳定和截面选择。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单肢稳定和截面选择。

格构式构件缀件的构造和计算。

轴心受压柱柱头和柱脚的构造和计算。

5、受弯构件梁的类型和截面形式。

型钢梁的工作性能,强度和刚度计算。

型钢梁的截面选择。

梁整体稳定的基本概念和验算。

梁局部稳定的基本概念和加劲肋设置。

焊接组合梁的截面选择。

翼缘焊缝计算。

梁截面的改变方法。

支承加劲肋计算。

主次梁连接。

6、拉弯、压弯构件拉弯、压弯构件的类型和截面型式。

实腹式拉弯、压弯构件的工作特点。

实腹式压弯构件的强度、刚度、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的验算以及构造特点。

偏心受压柱柱头和柱脚的设计特点。

7、屋盖结构钢屋盖的组成。

屋盖支撑的种类、作用和布置原则。

檩条的型式和设计。

普通钢屋架的型式和特点。

杆件内力计算和组合。

杆件的截面型式和选择。

节点的构造和计算。

屋架施工图的绘制和标准图的选用。

轻型钢屋架简介。

三、实验(实践)环节及要求暂无。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次拉伸试验、冷弯试验、冲击韧性试验;对于屋盖结构教学内容,可以去工厂等进行现场参观及讲解。

(说明:应增加6学时)四、习题、课程讨论及要求为了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设计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计算、自学、表达等能力,应适当安排一定数量的习题(特别是第三、四、五、六章内容),并检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课外习题。

通过习题的布置,使学生深入理解基本原理及概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题应认真独立完成,条理清楚,计算正确,图文并茂,符合设计计算书编写要求。

习题内容一般为按规范规定的设计计算类型,可为设计、验算或求承载力;着重连接强度、杆件设计、截面设计、稳定计算等方面,以及疲劳验算、柱脚或柱头、拼接、节点、连接等设计。

必要时可有少量理论计算和分析类型的习题。

可有适当思考题供学生自学复习用。

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件的应组织参观,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重视作业的进行完成情况。

通过习题的布置,使学生深入理解基本原理及概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内容和题量要求如下:(1) 角焊缝的构造与计算 2~4题 (2) 普通螺栓连接的构造与计算 2题 (3) 摩擦型、承压型高强螺栓的设计 2~4题 (4) 实腹式轴心压杆的截面设计 2~4题 (5) 格构式轴心压杆的设计 1~2题 (6) 受弯构件的设计 2~4题 (7) 压弯构件的设计 2~4题五、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板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教学为主,兼顾学生自学的方式。

1. 课堂讲授要求:讲授中尽量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与实际工程中的连接节点和构件比较,建立结构设计的概念。

应注意:学生掌握基本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应注重实际设计能力的培养,避免只会计算简化的计算题,而设计应用能力较差。

2. 自学安排要求:自学后能掌握相应的设计方法。

应注意:避免只能在看书的情况下完成习题,缺乏对设计计算方法的理解。

六、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学时分配序号章节内容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上机) 其他 合计 1 第一章 绪 论 2 2 2 第二章 钢结构材料 6 6 3 第三章 钢结构的连接 12 12 4 第四章轴心受力构件8 8 5 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 8 8 6 第六章 拉弯和压弯构件 6 6 7 第七章屋盖结构 6 6 合计4848七、教学形式与考核方式(一)教学形式本课程主要以教学面授(可以使用板书、多媒体等教书方式)教学为主,兼顾学生网络自学(见大庆石油学院土木建筑学院主页内容及大庆石油学院精品课程)等手段。

(二)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的形式根据教学大纲和要求,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闭卷考试方式进行,着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尽量避免死记硬背的考试。

(考试试卷中,可以给出难于记忆的公式;或采用学生自带A4幅笔记的“1+1”考试方式)。

考试题目要全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同时要做到体现重点,题量适度,难度适中,题量和难度的梯度应按教学要求的不同层次安排。

不出难题、怪题。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 材:《钢结构设计原理》,张耀春主编,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参考书:《钢结构—钢结构基础》上册,陈绍蕃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著,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

《钢结构基本原理(第2版)》,沈祖炎 陈扬骥 陈以一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钢结构—原理与设计》,夏志斌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