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的工程分类

土的工程分类


河床相
河床相冲积土主要分布在现河床地带, 河床相冲积土主要分布在现河床地带, 其次是阶地上。 其次是阶地上。河床相冲积土在山区河流或 河流上游大多是粗大的石块、砾石和粗砂; 河流上游大多是粗大的石块、砾石和粗砂; 中下游或平原地区沉积物逐渐变细。 中下游或平原地区沉积物逐渐变细。冲积物 由于经过流水的长途搬运,相互磨蚀, 由于经过流水的长途搬运,相互磨蚀,所以 颗粒磨圆度较好,没有巨大的漂砾, 颗粒磨圆度较好,没有巨大的漂砾,这与洪 积土的砾石层有明显差别。 积土的砾石层有明显差别。山区河床冲积土 厚度不大,一般不超过10m 厚度不大,一般不超过10m,但也有近百米 而平原地区河床冲积土则厚度很大, 的,而平原地区河床冲积土则厚度很大,一 般超过二十米至数百米,甚至千米。 般超过二十米至数百米,甚至千米。
总之河流冲积土随其形成条件不同, 总之河流冲积土随其形成条件不同,具有不同的工程地质特 性。 古河床相土的压缩性低 强度较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良好 古河床相土的压缩性低,强度较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良好 土的压缩性低, 地基, 现代河床堆积物的密实度较差 透水性强, 堆积物的密实度较差, 地基,而现代河床堆积物的密实度较差,透水性强,若作为水工 建筑物的地基则将引起坝下渗漏 坝下渗漏。 建筑物的地基则将引起坝下渗漏。饱水的砂土应可能由于振动而 引起液化 液化。 引起液化。 河漫滩相冲积物覆盖于河床相冲积土之上形成的具有双层结构 的冲积土体常被作为建筑物的地基 常被作为建筑物的地基, 的冲积土体常被作为建筑物的地基,但应注意其中的软弱土层夹 层; 牛轭湖相冲积土是压缩性很高及承载力很低的软弱土 牛轭湖相冲积土是压缩性很高及承载力很低的软弱土,不宜作 压缩性很高及承载力很低的软弱土, 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 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 三角洲沉积物常常是饱和的软粘土,承载力低,压缩性高, 三角洲沉积物常常是饱和的软粘土,承载力低,压缩性高,若 作为建筑物地基应慎重对待。但在三角洲冲积物的最上层, 作为建筑物地基应慎重对待。但在三角洲冲积物的最上层,由于 经过长期的压实和干燥,形成所谓的硬壳层, 经过长期的压实和干燥,形成所谓的硬壳层,承载力较下面的为 一般可用作低层或多层建筑物的地基。 高,一般可用作低层或多层建筑物的地基。
4.4.4 冲积土
冲积土是由河流的流水作用将碎屑物质 搬运到河谷中坡降平缓的地段堆积而成的, 搬运到河谷中坡降平缓的地段堆积而成的, 它发育于河谷内及山区外的冲积平原中。 它发育于河谷内及山区外的冲积平原中。根 据河流冲积物的形成条件,可分为: 据河流冲积物的形成条件,可分为: 河床相: 河床相: 河漫滩相 牛辄湖相 河口三角洲相
土的工程分类的原则
工程特性差异性的原则
即分类应综合考虑土的各种主要工程特性( 即分类应综合考虑土的各种主要工程特性 ( 强度与变形 特性等) 特性等 ) , 用影响土的工程特性的主要因素作为分类的 依据, 从而使所划分的不同土类之间, 依据 , 从而使所划分的不同土类之间 , 在其各主要的工 程特性方面有一定质的或显著的量的差别。 程特性方面有一定质的或显著的量的差别。
4.4.3 洪积土
是由大量融雪骤然集聚而成的暂时性山洪急流带来的碎屑 物质在山沟的出口处或山前倾斜平原堆积形成的洪积土体。 物质在山沟的出口处或山前倾斜平原堆积形成的洪积土体 。 山洪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流出沟谷口后, 山洪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流出沟谷口后 , 因水流流速骤减 而呈扇形沉积体, 称洪积扇。 而呈扇形沉积体 , 称洪积扇 。 离山口近处堆积了分选性差 的粗碎屑物质, 颗粒呈棱角状。 离山口远处, 的粗碎屑物质 , 颗粒呈棱角状 。 离山口远处 , 因水流速度 减小,沉积物逐渐变细,由粗碎屑土(如块石、碎石、 减小,沉积物逐渐变细,由粗碎屑土(如块石、碎石、粗砂 逐渐过渡到分选性较好的砂土、粘性土。 土) 逐渐过渡到分选性较好的砂土、粘性土。
按分布区域或特殊性质划分
湿陷性土、红粘土、软土(包括淤泥和淤泥质土) 湿陷性土 、 红粘土 、 软土 ( 包括淤泥和淤泥质土 ) 、 混 合土、填土、多年冻土、膨胀土、盐渍土、 合土、填土、多年冻土、膨胀土、盐渍土、污染土
按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划分
碎石土、砂土、 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
碎石土:粒径大于 2mm的颗粒 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 碎石土: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 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 含量超过全重50 % 的土。 含量超过全重 50% 的土 。 根据 不 超 过 全 重 50 % , 且 粒 径 大 于 颗粒级配和颗粒形状分为漂石、 颗粒级配和颗粒形状分为漂石 、 0. 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 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 块石、 卵石、 碎石、 块石 、 卵石 、 碎石 、 圆砾和角 50% 的土 。 根据颗粒级配分为砾 50%的土。 砾。 粗砂、中砂、 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洪积物颗粒虽有上述离山远近而粗细不同的分选现 但因历次洪水能量不尽相同, 象,但因历次洪水能量不尽相同,堆积下来的物质 也不一样, 也不一样,因此洪积物常具有不规划的交替层理构 并具有夹层、尖灭或透镜体等构造。 造,并具有夹层、尖灭或透镜体等构造。相邻山口 处的洪积扇常常相互连接成洪积裙, 处的洪积扇常常相互连接成洪积裙,并可发展为洪 积平原。洪积平原地形坡度平缓,有利于城镇、 积平原。洪积平原地形坡度平缓,有利于城镇、工 厂建设及道路的建筑。 厂建设及道路的建筑。
土的工程分类体系
建筑工程系统的分类体系
侧重于把土作为建筑地基和环境
材料系统的分类体系
侧重于把土作为建筑材料
4.3.2 我国土的工程分类 主要特点 划分原则与标准
主要特点
在考虑划分标准时, 在考虑划分标准时, 注重土的天然结构连结的性质和强度, 注重土的天然结构连结的性质和强度, 始终与土的主要工程特性-变形和强度特征紧密联系。 始终与土的主要工程特性-变形和强度特征紧密联系。 因此, 因此, 首先考虑了按堆积年代和地质成因的分类, 首先考虑了按堆积年代和地质成因的分类, 同时将某些特殊形成条件和特殊工程性质的区域性 特殊土与普通土区别开来。 特殊土与普通土区别开来。 在以上基础上, 在以上基础上 , 总体再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分为 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四大类, 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四大类,并结合地质年 成因和某种特殊性质综合命名。 代、成因和某种特殊性质综合命名。
以成因、 以成因、地质年代为基础的原则
因为土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土的性质受土的成因( 因为土是自然历史的产物 , 土的性质受土的成因 ( 包括 形成环境)与形成年代控制。 形成环境)与形成年代控制。
分类指标便于测定的原则
即既采用的分类指标, 即既采用的分类指标 , 要既能综合反映土的基本工程特 又要测定方法简便。 性,又要测定方法简便。
河漫滩相
河漫滩相冲积土是在洪水期 河水漫溢河床两侧, 河水漫溢河床两侧,携带碎屑物 质堆积而成的,土粒较细, 质堆积而成的,土粒较细,可以 是粉土、粉质粘土或粘土, 是粉土、粉质粘土或粘土,并常 夹有淤泥或泥炭等软弱土层, 夹有淤泥或泥炭等软弱土层,覆 盖于河床相冲积土之上, 盖于河床相冲积土之上,形成常 见的上细下粗的冲积土的“ 见的上细下粗的冲积土的“二元 结构” 结构”。
4.4 土的成因类型特征
4.4.1 残积土 4.4.2 坡积土 4.4.3 洪积土 4.4.4 冲积土 4.4.5 湖泊沉积物 4.4.6 海洋沉积物 4.4.7 冰积土和冰水沉积物 4.4.8 风积土
4.4.1 残积土
岩石经风化后未被搬运的那一部分 分布受地形控制 颗粒未磨圆或分选, 呈棱角状, 颗粒未磨圆或分选 , 呈棱角状 , 无 层理构造。细小颗粒被冲刷带走, 层理构造 。 细小颗粒被冲刷带走 , 孔隙度大。 孔隙度大。 与基岩之间无明显界限, 与基岩之间无明显界限 , 经基岩风 化带过渡到新鲜基岩, 化带过渡到新鲜基岩 , 成分和结构 呈过渡变化。 呈过渡变化。
划分原则与标准
按堆积年代划分
老堆积土;一般堆积土;新近堆积土 老堆积土;一般堆积土;
按地质成因划分
残积土;坡积土; 洪积土;冲积土; 湖积土;海积土; 残积土 ; 坡积土 ; 洪积土 ; 冲积土 ; 湖积土 ; 海积土 ; 冰水沉积土和风积土等
按有机质含量划分
无机土、有机质土、 无机土、有机质土、泥炭质土和泥炭
4.4.2 坡积土
经雪水的细水片流缓慢洗刷、剥蚀, 经雪水的细水片流缓慢洗刷 、 剥蚀 , 及土粒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山坡逐渐移 动形成的堆积物。 动形成的堆积物。 它一般分布在坡腰上或坡脚下, 它一般分布在坡腰上或坡脚下 , 其上 部与残积土相接。 部与残积土相接。 坡积土底部的倾斜度决定于基岩边坡 的倾斜程度, 的倾斜程度 , 而表面倾斜度则与生成 时间有关,时间越长,搬运、 时间有关 , 时间越长 , 搬运 、 沉积在 山坡下部的物质越厚, 山坡下部的物质越厚 , 表面倾斜度就 越小。 越小。 颗粒组成有沿斜坡由上而下、 颗粒组成有沿斜坡由上而下 、 由粗变 细的分选现象。 细的分选现象。 在垂直剖面上, 在垂直剖面上 , 下部与基岩接触处往 往是碎石、角砾土, 往是碎石 、 角砾土 , 其中充填有粘性 土或砂土。上部较细,多为粘性土; 土或砂土。上部较细,多为粘性土; 矿物成分与下部基岩无直接关系; 矿物成分与下部基岩无直接关系;
牛轭湖相
牛轭湖相冲积土是在废河 道形成的牛轭湖中沉积成的松 软土,颗粒很细, 软土,颗粒很细,常含大量有 机质,有时形成泥炭; 机质,有时形成泥炭;
河口三角洲相
在河流入海或入湖口, 在河流入海或入湖口,所搬 运的大量细小颗粒沉积下来, 运的大量细小颗粒沉积下来,形 成面积宽广而厚度极大的三角洲 沉积物, 沉积物,这类沉积物通常含有淤 泥质土或淤泥层。 泥质土或淤泥层。
洪积土作为建筑材地基,一般认为是较理想的, 洪积土作为建筑材地基,一般认为是较理想的, 尤其是离山前较近的洪积土颗粒较粗, 尤其是离山前较近的洪积土颗粒较粗,地下水位 埋藏较深, 具有较高的承载力, 压缩性低, 埋藏较深 , 具有较高的承载力 , 压缩性低 , 是建 筑物的良好地基。 筑物的良好地基。 在离山区较远的地带,洪积物的颗粒较细、 在离山区较远的地带,洪积物的颗粒较细、成分 较均匀、厚度较大,一般也是良好的天然地基。 较均匀、厚度较大,一般也是良好的天然地基。 但应注意的是上述两地段的中间过渡地带, 但应注意的是上述两地段的中间过渡地带,常因 粗碎屑土与细粒粘性土的透水性不同而使地下水 溢出地表形成沼泽地带, 且存在尖灭或透镜体, 溢出地表形成沼泽地带 , 且存在尖灭或透镜体 , 因此土质较差, 承载力较低, 因此土质较差 , 承载力较低 , 工程建设中应注意 这一地区的复杂地质条件。 这一地区的复杂地质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