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届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

2014届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二模)2014年5月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1.下列生命活动中,一般不发生细胞分化的是A.被激活的B淋巴细胞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C.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培养获得大量抗体D.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马铃薯茎尖获得脱毒苗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B.炎热环境→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C.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肌糖原分解→血糖稳定D.剧烈运动→乳酸增加→体液中的某些离子缓冲→pH相对稳定3.突变基因杂合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片段交换,这种染色体片段交换的细胞继续完成有丝分裂后,可能产生的子细胞是①正常基因纯合细胞②突变基因杂合细胞③突变基因纯合细胞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4. SPL蛋白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调控基因转录的分子。

不同植物的SPL蛋白结构不同,但均有一个大约由80个氨基酸构成的结构相同的功能区,可识别并结合到某些基因的特定区域。

SPL基因最初是从植物花序cDNA(由mRNA逆转录形成)文库中得到的。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SPL是8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B. SPL基因能在花序细胞中表达C.SPL可催化特定基因的翻译过程D. SPL在不同绿色植物中功能差异较大5.下列有关生物技术与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某组织样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B.用龙胆紫染液染色以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C.制作泡菜时密封坛口的目的是促进酵母菌的增殖D.在适宜的高渗溶液中酶解法去除植物细胞壁29.(16分)为研究乙烯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理,研究者以拟南芥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

(1)乙烯和生长素都要通过与__________结合,将________传递给靶细胞,从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2)实验一: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不同浓度的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IAA时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的培养液中培养,12小时后测定幼苗根中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乙烯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来影响根生长。

(4)研究者将幼苗放在含NPA(生长素极性运输阻断剂)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无显著差异。

由此分析,研究者的目的是探究乙烯是否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影响根生长。

(5)综合上述各实验的结果可推测,乙烯影响根生长的作用最可能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____________实现的。

30.为确定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的中间载体,科学家们做了如下研究。

(1)依据真核细胞中____________位于细胞核内,而蛋白质合成在核糖体上这一事实,科学家推测存在某种“信使”分子,能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携带到细胞质中。

(2)对于“信使”有两种不同假说。

假说一:核糖体RNA可能就是信息的载体;假说二:另有一种RNA(称为mRNA)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信使。

若假说一成立,则细胞内应该有许多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核糖体。

若假说二成立,则mRNA应该与细胞内原有的__________结合,并指导蛋白质合成。

(3)研究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在此过程中,细菌细胞内合成了新的噬菌体RNA。

为确定新合成的噬菌体RNA是否为“信使”,科学家们进一步实验。

①15NH4Cl和13C-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和碳源来培养细菌,细菌利用它们合成_______________等生物大分子。

经过若干代培养后,获得具有“重”核糖体的“重”细菌。

②将这些“重”细菌转移到含14NH4Cl和12C-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用噬菌体侵染这些细菌,该培养基中加入32P标记的__________核糖核苷酸为作为原料,以标记所有新合成的噬菌体RNA。

③将上述被侵染后裂解的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大肠杆菌被侵染后___________(填“合成了”或“没有合成”)新的核糖体,这一结果否定假说一。

32P 标记仅出现在离心管的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与“重”核糖体相结合,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

(4)若要证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 为“信使”,还需要进行两组实验,请选择下列序号填入表格。

①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 与细菌DNA 混合 ②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 与噬菌体DNA 混合 ③出现DNA-RNA 杂交现象 ④不出现DNA-RNA 杂交现象31.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

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______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

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____________ 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___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__________最为喜好。

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_____________的数量和种类,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二模)理综(化学部分) 2014.5.66.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废旧灯管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利用植物油的加成反应可以制得人造黄油 B .75%的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起到消毒作用C .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成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D .可用OH3和HCHO 为原料合成]n OHCH 3CH 2H OH[8.下列有关NH 3的实验正确的是9.下列化学用语不能..正确解释相关事实的是 A .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H 2 - 2e - + 2OH -=== 2H 2ONH 3水 水Ca(OH)2和 NH 4Cl 固体B .用电子式表示NaCl 的形成过程:C .向含有Hg 2+的废水中加入Na 2S 可除去Hg 2+:Hg 2+ + S 2- === HgS ↓D .汽车尾气系统的催化转化器可降低NO 等的排放:2CO + 2NO === 2CO 2 +N 210.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B. 用加热蒸干AlCl 3溶液的方法不能制得无水AlCl 3C. 蒸馏水和0.1 mol •L -1 NaOH 溶液中的c (H +),前者大于后者D. 向含有少量Fe 3+的MgCl 2酸性溶液中加入MgCO 3,可将Fe 3+转化成Fe(OH)3除去11.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12. 一定条件下,反应:6H 2 + 2CO 2C 2H 5OH + 3H 2O 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H > 0B .达平衡时,v (H 2)正 = v (CO 2)逆C .b 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 值大于c 点D .a 点对应的H 2的平衡转化率为90 %abc CO 2 的 平 衡 转 化 率催化剂有机化工原料1,4-二苯基-1,3-丁二烯及某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略去试剂和条件):已知: Ⅰ.R Cl 2+CH R'OH(R 、R`表示烃基)Ⅱ.OHC CH 3O(1)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2)②中的反应条件是 ;G 生成J 的反应类型是 。

(3)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4)F 的结构简式是 。

(5)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6)设计D →E 和F →G 两步反应的目的是。

(7)1,4-二苯基-1,3-丁二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 .结构中有两个苯环,无其它环状结构b .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产物有两种以锌锰废电池中的碳包(含碳粉、Fe、Cu、Ag和MnO2等物质)为原料回收MnO2的工艺流程如下:I. 将碳包中物质烘干,用足量稀HNO3溶解金属单质,过滤,得滤渣a;II. 将滤渣a在空气中灼烧除去碳粉,得到粗MnO2;III.向粗MnO2中加入酸性H2O2溶液,MnO2溶解生成Mn2+,有气体生成;IV. 向III所得溶液(pH约为6)中缓慢滴加0.50 mol•L-1 Na2CO3溶液,过滤,得滤渣b,其主要成分为MnCO3;V. 滤渣b经洗涤、干燥、灼烧,制得较纯的MnO2。

(1)Ι中Ag与足量稀HNO3反应生成NO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II的灼烧过程中同时发生反应:MnO2(s) + C(s) === MnO(s) + CO (g) △H = +24.4 kJ • mol -1MnO2(s) + CO(g) === MnO(s) + CO2(g) △H = -148.1 kJ • mol -1写出MnO2和C反应生成MnO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3)H2O2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4)III中MnO2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溶解一定量的MnO2,H2O2的实际消耗量比理论值高,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5)IV中,若改为“向0.50 mol•L-1 Na2CO3溶液中缓慢滴加III所得溶液”,滤渣b中会混有较多Mn(OH)2沉淀,解释其原因:。

(6)V中MnCO3在空气中灼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是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的主要措施。

(1)含氰废水中的CN -有剧毒。

①CN -中C 元素显+2价, N 元素显-3价,用原子结构解释N 元素显负价的原因是,共用电子对偏向N 原子,N 元素显负价。

②在微生物的作用下,CN -能够被氧气氧化成HCO 3-,同时生成NH 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含乙酸钠和对氯酚(OHCl)的废水可以利用微生物电池除去,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B 是电池的极(填“正”或“负”);②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电渗析法处理厨房垃圾发酵液,同时得到乳酸的原理如下图所示(图中“HA ”表示乳酸分子,A - 表示乳酸根离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