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游戏教案

体育游戏教案

授课形式
理论讲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周次/课次
1/1
教学目的
任 务
1、使学生掌握体育游戏概念和课程设置的意义,了解体育游戏的分类、特点、作用;
2、使学生掌握儿少期体育游戏教学的特点;
3、使学生掌握体育游戏课程的教学过程;
4、使学生掌握体育游戏创编的原则与方法。
重点、难点
1、体育游戏课程的教学过程;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与组织教法、手段
备注
基础部分
3、规则
1)只许在画好的正方形内跑,除了中圈以外,只能到相邻的两组区域内抢球,不允许跑对角抢球。
2)抢回的球必须放置在本方的规定区域内,不允许夹藏。
3)进行游戏的学生一次只能抢一个球回本方区域,不允许一次抢两个球,否
则无效。
三、高脚马
1、目的:向学生简单介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高脚竞速(图五为冲刺后下马瞬间);通过踩高脚马练习培养学生协调性、灵敏度,平衡能力。
3、通过学生们亲身体验游戏,了解到几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游戏过程中常会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在今后自身教学过程中加以注意;
4、加强职业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自觉性。
重点、难点
1、使学生了解几种在学习生活中很少接触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对其进行操作;
2、使学生掌握几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游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5、教师布置见习生练习内容
(可负责游戏中的裁判工作)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与组织教法、手段
备注
准备部分
7分钟
1、慢跑400米
2、各关节活动(徒手操)
1)由教师领喊口令
2)轮流找学生出列带领全班同学做准备活动
目的:在学生最熟悉的对象面前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基础部分
70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内容安排与要求、组织形式、时间分配)
备注
三、体育游戏的教学
1、原则
1)教师主导性原则
A.鼓动。 B.奖罚。
C.假设与虚构。 D.教师参与
2)教育性原则
A.进行遵守规则、纪律的教育。
B.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C.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
3)锻炼性原则
4)娱乐性原则
5)安全性原则
2、特点与形式
特点:
体育游戏教案
体育游戏
课程名称
体育游戏
课程类型
必修
授课内容
七种特色游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
授课形式
技术讲授与练习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 期 第 节
周次/课次
1/2
教学目的
任 务
1、通过教学,使学生简单了解几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通过学生们亲身体验几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游戏,使学生掌握几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游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备注
结束部分
10分钟
一、放松
1、心肺功能的放松(主要内容:慢跑、快走400米或倒走400米等)
2、肌肉韧带的放松(主要内容:两人一组背靠背,双背躯体后仰或简单的上下肢肌肉放松等)
二、集合整队(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
1、教师总结本堂课的教学效果
2、查勤、布置课下练习作业
3、布置回收器材
运动负荷
(量、强度)
预计心率曲线图
脉搏
140
120
100
80
120 40 60 8090
时间
心率:
强度:
场地器材
平坦的空地一块。毽球1盒;藤球7个;高脚马4副;
珍珠球器材1套;押加带子一根; 板鞋2副;陀螺器材4套。
课后
小结
河北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教师姓名:吕晶晶授课对象:
课程名称
体育游戏
课程类型
必修
授课内容
体育游戏理论与教学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与组织教法、手段
备注
基础部分
图 七
3、规则
1)一场比赛的参赛者为两人,年龄不受限制,按体重分级别进行,每场比赛
均采用三局两胜制。比赛时间一般也不受限制,但在一局比赛中如遇双方相持达一分半钟不能决出胜负,就暂停比赛,休息一分钟后重新比赛。
2)运动员双手不能增加任何辅助器材。
六、板鞋竞速
2)选择领头人
3)体育游戏课中的指导与管理
四、体育游戏创编
1、原则
1)锻炼性原则
A.以走、跑、跳、投、攀、爬、钻、搬运、追铺、躲闪等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动作。
B.以某些竞技体育基本动作技术为素材的体育游戏。
C.以球类运动基本战术为素材创编游戏。
D.以力量素质练习为素材。
教学过程设计(内容安排与要求、组织形式、时间分配)
图 五
2、方法: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利用操场边的墙,一人保护一人练习靠墙上马,体会上下肢配合的顺拐走、跑。选择协调性较好,掌握技术要领的学生进行走或跑的比赛。
3、注意事项
1)由于学生们的自身条件差异,一定要在安全第一的基础上进行操作与练习。
四、珍珠球比赛
1、目的:向学生简单介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珍珠球(图六为珍珠球比赛突破防守抄球入网瞬间);并通过珍珠球比赛,培养学生协调性、灵敏度,和团队精神。
2)前一组队员踢够20次后下一名队员才可以开始踢,否则犯规。
二、抢藤球
1、目的:结合游戏向学生简单介绍已列入亚运会的项目——藤球(图三、图四为精彩的藤球比赛瞬间);并通过抢藤球游戏培养学生的奔跑速度和身体的灵敏度、考察个人快速判断力。
图 三 图 四
2、方法:画一个正方形场地,四角画出相等区域,场地中心画一个圆,圆内放置7个藤球。把全班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四组,各组占一个角。游戏开始前各队学生报数,首先由报1的同学进入本队三角区域内,当教师宣布开始口令后,四角的同学一起向中圈跑抢一个藤球跑回本队区域然后再返回中圈或向相邻的两个区域跑去抢其它队区域的球再放到本方区域内,如此往复,直到某一个队首先抢到三个藤球为胜,为本队赢得1分;然后把7个藤球放回中圈由每组报2的同学再进入区域开始听口令抢球计分,直到全部同学都做完为止,最终积分多的队为胜。
2、方法:比赛时,水区内双方各有4名运动员负责进攻或防守,进攻者可将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与组织教法、手段
备注
基础部分
球向任何方向传、拍、滚、运,目的是向站在本队得分区内的持抄网队员投
球得分。封锁区内有2名持蛤蚌(球拍)的对方队员,用封、挡、夹、按等动作,阻挡进攻队员向网内投球。每队有1名持抄网队员在得分区活动,用拍网试图抄(采)中本方队员投来的珍珠(球)。每抄中一球得一分。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得分多者为胜。
体育游戏:(广义)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下,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一种娱乐活动。
2、分类
游戏可分为——娱乐性游戏、教育性游戏、竞赛性游戏;
其中教育性游戏又分为——幼儿启蒙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
体育游戏分为——放松游戏、集中注意力游戏、活动性游戏、室内游戏、野外游戏。
3、起源和发展史
体育游戏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时间并不太久,但它的形成却是“与生俱来”的。(即与人的生命、生产生活共同发展产生)
游戏开始,每队第一位同学在教师发令后一同开始踢毽球(要用毽球规则
规定的除手臂外的身体各部位击球),先达到20次的同学将球交给同队的
下一名队友继续踢,如此一直轮换该队最后一名同学,全队先踢完的组为
组胜。
3、规则
1)游戏进行过程中球落地,可拾其继续前进,但要用毽球规则规定的除手臂外的身体各部位击球,否则犯规。
4、特点
1)趣味性 2)群众性 3)教育性 4)竞争性
5)公正性 6)科学性 7)实用性 8)安全性
5、作用
1)健身 2)娱乐 3)教育 4)社交
二、儿少期体育游戏教学的特点
1、儿童期1)内容 2)形式 3)方法 4)注意事项
2、少年期1)内容 2)形式 3)方法 4)注意事项
课堂常规:15分钟
课堂讲授:70分钟
奖 罚:
游戏的奖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几个现阶段还不够普及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便大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应用,所以游戏结束后更多的只是象征性的惩罚。如:俯卧撑等简单的身体素质练习、负队背胜队十步或负队给胜队进行放松、集体表演等等。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与组织教法、手段
2)选择游戏素材
3)确定游戏方法
4)制定游戏的规则
5)确定游戏的名称
6)提出游戏的教学建议
7 ) 体育游戏的书写格式
名称、目的、场地与器材、方法、规则及教学建议
结束部分:
总结本堂课内容,布置课下作业,师生再见!
结束部分:5分钟
作 业
详细记录整理笔记,复习本课重点;查找有关体育游戏的资料。
课 后
小 结
1)学生具有主动积极性
2)教学任务的多样性
3)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相结合
4)讲解与组织工作较难
形式:
1)集中注意力游戏
2)准备活动性游戏
3)体育技术游戏
4)体育战术游戏
5)力量素质游戏
6)放松游戏
3、教学方法
1)游戏的准备工作
2)游戏的讲解与示范
3)游戏的裁判与赏罚
4)游戏的结束工作
4、组织与管理
1)游戏的分队
教学过程设计(内容安排与要求、组织形式、时间分配)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与组织教法、手段
备注
开始部分
3分钟
一、集合整队、点名 队型: ×××××××××
体委或队长整队 ×××××××××
O(教师)
Δ(班长)
二、宣布本课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