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进口羟丙甲纤维素检验操作规程

进口羟丙甲纤维素检验操作规程

进口羟丙甲纤维素检验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羟丙甲纤维素(进口)检验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羟丙甲纤维素(进口)的检验操作。

3 职责: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 规程:
4.1 编制依据: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20062。

4.2 质量指标:见《羟丙甲纤维素(进口)质量标准》。

4.3 仪器与用具:恒温干燥箱、电阻炉、电子天平、酸度计、黏度计、恒温水浴锅、气相色谱仪。

4.4 试药与试液: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砷标准溶液、己二酸、氢碘酸、邻二甲苯、甲苯、浓过氧化氢。

4.5 操作方法
4.5.1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
无臭。

本品在无水乙醇、乙醚、丙酮中几乎不溶;在冷水中溶胀成澄清或微浑浊的胶体溶液。

4.5.2 鉴别
4.5.2.1 化学反应:取本品1g,轻轻倒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轻击烧杯上方使分散均匀。

静置使成透明黏稠液体(约需5小时)。

搅拌使剩余固体润湿,磁力搅拌使溶液均匀,加等体积的1mol/L氢氧化钠溶液或1mol/L盐酸溶液,溶液稳定不分层。

4.5.2.2 物理反应:取本品1g,加入沸水100ml中,搅拌并放冷至20℃,继续搅拌,形成澄清或微浑浊的黏稠胶体溶液。

4.5.2.3 物理反应:取鉴别4.5.2.2项下的黏稠胶体溶液适量,倾注在玻璃板上,待水分蒸发后,形成一层有韧性的
薄膜。

4.5.3 检查
4.5.3.1 黏度:
4.5.3.1 对标示粘度<600mPa.s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样品:取相当于4g干燥品的样品,精密称定,倒入一去皮重的广口离心杯中,加入热水使溶液总重200g,盖住杯口,用机械搅拌在400±50rmp的转速下搅拌10-20分钟,至样品已完全分散在水中,必要时用小勺将杯壁上的粉末刮下,以确保杯壁上无未溶解的粉末。

继续在冰水浴里(<10℃)搅拌20-40分钟。

必要时加冷水使溶液重200.0g,离心赶出空气,如果有气泡,用小勺将其移出。

选用合适的乌氏粘度计,按USP(911)中“Procedure for cellulose Derivatives”的规定进行测定:其粘度应为标示粘度的80.0-120.0%。

4.5.3.2 对标示粘度≥600mPa.s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样品:取相当于10g干燥品的样品,精密称定,倒入一去皮重的广口离心杯中,加入热水使溶液总重500g,盖住杯口,用机械搅拌在400±50rmp的转速下搅拌10-20分钟,至样品已完全分散在水中,必要时用小勺将杯壁上的粉末刮下,以确保杯壁上无未溶解的粉末。

继续在冰水浴里(<10℃)搅拌20-40分钟。

必要时加冷水使溶液重500.0g,离心赶出空气,如果有气泡,用小勺将其移出。

调节溶液温度在20±0.1℃,选用合适的单筒式旋转粘度计(Brookfield LV型或相同类型的其他仪器),按下表所列的条件,在转子转动2分钟后进行测定,两次测定之间停止2分钟,重复进行3次测定,取3次结果的平均值;其粘度应为标示粘度的75.0-140.0%。

4.5.3.2 有机溶剂残留量:精密称取二氯甲烷300mg、三氯甲烷30mg,三氯乙烯40mg与二氧六环190mg,置1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摇匀;另精密称取苯50mg,置另一100ml量
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上述10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量取1ml,置10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顶空取样瓶中,加无水硫酸钠1g,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另取本品约0.25g,精密称定,置顶空取样瓶中,精密加水5ml,无水硫酸钠1g,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在90℃加热25分钟,照《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法检验操作规程》测定,用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柱,柱温为45℃,依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二氯甲烷不得过0.06%,三氯甲烷不得过0.006%, 苯不得过0.0002%,三氯乙烯不得过0.008%,二氧六环不得过0.038%。

4.5.3.3 干燥失重:取本品,按《干燥失重测定操作规程》在105℃干燥2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5.0%。

4.5.3.4 炽灼残渣:取本品1.0g,照《炽灼残渣检查操作
规程》检验,遗留残渣不得过3.0%。

4.5.3.5 重金属: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照《重金属检查操作规程》第二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4.5.3.6 砷盐:取本品0.67g,置凯氏烧瓶中,加硫酸5ml,用小火灼烧使炭化,控制温度不通过120℃(必要时可添加硫酸,但总量不超过10ml),小心滴加浓过氧化氢溶液,俟反应停止,继续加热,并滴加浓过氧化氢溶液至溶液显无色或淡黄色,放冷,加水10ml,蒸发至浓烟产生使残留浓过氧化氢溶液除尽,放冷,加盐酸5ml与水适量,照《砷盐测定法操作规程》检验,应符合规定(0.0003%)。

4.5.4 含量测定:甲氧基和羟丙氧基照《气相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25%苯基-75%甲基硅酮
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20%,柱温为150℃,理论板数按碘甲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碘甲烷峰与内标物质峰的分离度应不小于2.0。

校正因子测定:取甲苯适量,加邻二甲苯溶液解并稀释成每1ml中含10mg的溶液,作为内标溶液,另取己二酸65mg,置10ml注射用小瓶中,精密加入55%氢碘酸(比重不得小于
1.59)2ml,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加橡皮塞密塞,铝盖密封,去除铝盖中央的铝,精密称定,用微量进样器注入2-碘丙烷15μl,精密称定,两次称量之差为加入的2-碘丙烷的量,同法加入碘甲烷45μl,精密称定,两次称量之差为加入的碘甲烷的量,摇匀,静置使分层,取上清液1-3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校正因子。

测定法:取经105℃干燥2小时的本品40mg,精密称定,置10ml注射用小瓶中,加入己二酸85mg,精密加入55%氢碘酸(比重不得小于1.69)2ml,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加橡皮塞密塞,铝盖密封,摇匀,称重,置150℃烘箱中加热20分钟,振摇10秒,继续置150℃烘箱中加热20分钟,振摇10秒,再置150℃烘箱中加热20分钟,振摇10秒,最后再置150℃烘箱中加热30分钟,在室温放冷45分钟,称量;小瓶的失重不得过10mg,否则重新制备供试品溶液,静置使分层,取上清液1-3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甲氧基(-OCH3)应为28.0%-30.0%,含羟丙氧基(-OCH2CHOHCH3)应为7.0%-12.0%。

4.5.5 微生物限度:按《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检验,
应符合规定。

4.6 结果判定:全部符合上述项目范围为符合规定,若有一项不符合上述范围,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羟丙甲纤维素(进口)批检验记录见附件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