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今年中考作文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今年中考作文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今年中考作文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

下面,编者针对这三种类型分别选取了今年高考的一个作文题目。

希望通过对作文题目的详细评析,大家在以后遇到相类似的考题时可以得心应手。

江苏卷(命题作文)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

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宇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解析:从命题模式上看,今年的作文延续了以往江苏高考作文题目的命题理念:让考生有话说,有东西写,而且继续在“人文性”上大做文章,侧重于人的内心世界的挖掘。

它巧妙回避了考前各种专家讲座、预测所津津乐道的诸如生命、环保、感恩等话题,无疑具有很深刻的艺术性。

从文体上看,这条题目无论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好写。

人人都有好奇心,这就避免了选材的雷同或行文的撞车。

从考生审题的角度看,命题指向明确,在“提示语”中悄悄点明了写作线索:“好奇心总是伴随着美好童年”是暗示考生“写自己的生活”,这是记叙类文体的最佳切入角度;而“诸如成功、失败、质疑、平庸等等这些词语与好奇心相关联”这句话则暗示了考生要从思辨的角度展开论证,这是写作议论类文体的最佳角度。

同时,合起来看,则无论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可以在“好奇心”与“成功、失败、质疑、平
庸”等词语的关系上做文章,实现了之前考试研究专家的“降低审题难度,不为难考生”的预测。

当然,此题在貌似容易的背后,又隐含着一些选拔性考试必备的深度和难度。

比如,考生在写作中不能泛泛而谈,像流水账般记叙自己生命中某些时段的不同的好奇心,应该侧重于“好奇心”对人的重要影响来写。

四川卷(话题作文)
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解析:大地震让靠近灾区,直击灾情的青年一代深感震撼。

对生长在改革开放后的孩子们来说,以往的幸福生活中的一点磨难都主要来自学习,而今灾难就发生在眼前。

那些绝境中抗争的生命,那些奔赴灾区的救助,那些心系灾区的守望,那些灾难之后的重建……凝结成全民族的抗战曲。

是的,没有比“坚强”更合适的主旋律,唤醒了这一代人。

我想这段时间的特殊经历,就是今天作文的最好引言。

当然,收获了坚强,并不代表我们只能写地震,只会写地震,坚韧顽强从来就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文化传承中可以吸取很多东西。

如果考生千人一面的都写汶川大地震的事迹,反而打不开思路,让阅卷老师“审美疲劳”。

这道貌似“平和”的作文题,只有抓住精神要领,广开视角,选准切入点,有小及大,由此及彼,才有可能推陈出新,写出大气的好文章,令人耳目一新。

福建卷(新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个人走进商店。

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我喜欢甜的。

”一个人买了一杯咖啡,说:“我就喜欢这又苦又甜的滋味。

”还有人买了一瓶矿泉水后说:“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析】
福建卷今年的作文是新材料作文,其特点是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作,考生作文在材料范围之内就算符合题意。

所以试题要求中明确提出“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材料中的“三个人”是三个角度),允许考生“自主确定立意”。

下面是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审题应准确。

要关注材料的文化意义,明确“果汁•咖啡•矿泉水”与人生追求间的对应关系,比如:“果汁”——“享受”型的人生观;“咖啡”——“先奋斗后享受”型或“在奋斗中享受”型;“矿泉水”——“平淡生活”型,崇尚纯净自然、淡泊从容的生活态度。

二、立意要明确。

选定一个角度后,应亮出自己的主张。

比如针对“我喜欢甜的”,可批评“享受生活”的人生态度,也可提倡这种人生态度(指出不管处在何种境遇都以享受的心态来活着,人生才能长久而有滋有味)。

再如针对“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一般是颂扬平平淡淡才是真、真水无香、平淡真实的生活态度。

立意时要积极调动文化积淀、知识储备,善于运用发散思维,以彰显主旨的深刻性、缜密性与独特
性。

比如材料展示的是三个人的横向比照,如果转换思路,从人的一生纵向发展看,也可能同一个人早年喜欢“果汁”,中年享用“咖啡”,晚年却又爱上“矿泉水”。

三、选材要精当。

所选材料最好能启人心智、发人深省、感人至深。

若写记叙文,材料在合乎情理外,应力求有感染力;若写议论文,选例应典型、有一以当十的代表性,例如“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苏东坡,“谁的青春有我狂”的吴子尤等人。

四、行文要巧妙。

喜爱哪种饮料可作为引子出现(先表明自己的选择),然后迅速转入正题谈人生;不能只论“要什么”(“是什么”),写作重点应放在自身“为什么要”之上。

结构安排应合理,比如既包容过去又开启未来,凭借古今交融的博大视野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作文,是中考语文科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考生最能灵活掌握、
发挥的一部分内容。

今年,北京市课标卷的作文分值从50分增加到60分,使得作文更成为中考语文的“重头戏”。

一旦作文跑题,对考生的中考成绩会有很大影响。

在此专家建议考生,写中考作文重点在于,抓住关键词,结构前后呼应,首尾注意点题。

选择合适的题
北京十一学校语文高级教师张洪旗说,参加中考时,考生首先要从给出的2个话题中任选其一,选择的时候需要一定技巧。

考生要选择材料最丰富,与自己生活最密切相关的题目,这样在写作的时候才能做到“有话可说”。

平时写过的好作文如果贴近考试题目,也可以拿来用。

张老师建议考生,在选择体裁时,最好选记叙文,因为这是考生在初中阶段练习最多的文体,写起来也比较容易把握。

其次,作文要想不跑题,重点在于抓住关键词,寻找好素材。

考生要认真审题,明白题目的设置要求。

现在大多数作文题都是话题型,考生先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再寻找自己记忆库中最好的、最适应题目的素材使用。

动笔之前,考生打一份腹稿,理清思路,想明白要将重点放在哪部分适合。

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列出一个提纲,开头怎样写、中间分几段、结尾怎样收题等都可以在事先考虑清楚。

抓住题目关键词
那么,怎样才能抓住题目关键词呢?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金传富老师教给考生一个小窍门:在写作前,先把题目中要围绕的那个词画个圆圈,随时提醒自己要围绕这点来写。

金老师说,考生在写作时,要中心明确,文中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应围绕中心阐述、发挥。

写作中,
考生可以使用各种写作技巧,但这些技巧都必须为充分阐释、支持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

无论文章总体上分几个层次,都要或多或少、或松或紧地围绕中心来写。

这种方法无论在任何文体中都是适用的。

丰台分院冯爱平老师说,写文章不但选材要紧扣题目,组织结构上更要注意点题,一般情况下,开头点题、文中扣题、结尾收题,能做到这3次呼应就可以,关注开头、结尾与中心的联系,更便于阅卷老师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议论文写作也是同理,先找好要写的中心论点,再围绕这一论点用各种方法论证,这样即使选材上有些偏,也能够保证文章收回到中心上来。

写作文有“五个一”
清华附中初三语文组张彪老师告诉考生,写中考作文要注意“五个一”,即一个亮丽的题目;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文章中有一句点明主旨的话;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和一张整洁的卷面。

在审题时,不但要注意题目的表面意义,而且还要从表面深挖进去,仔细品味文章的内涵。

对于材料型作文,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文章只有一个主题,考生就可以通过提炼段意的方法找出题目中的语意指向,从而展开文章;另一种是文章可供选择的主题有两个以上,那么考生一定要选中一个主题展开,而不要想面面俱到,使文章结构散乱。

材料型作文所给的材料,考生也要谨慎使用,看清要求。

要求中注明“结合或根据材料”的,就应该在文章中以精炼的方式提到,没有要求结合的,就可用可不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