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银行计算机储蓄系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13级4班
学号:1376807439
姓名:赵杉杉
指导老师:任国印
目录
一、项目背景 (3)
二、项目进度 (4)
三、项目资源管理 (5)
四、风险管理分析 (6)
五、项目后期管理 (7)
一、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银行的业务不断增长,传统的依靠手工的存取款业务办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普及,而社会也正快速向信息化社会前进,信息系统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因此,纸质作为存储数据的介质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大道发展。
加上现如今,纯人工操作银行存取款业务已经不太现实,其一,业务需求的增加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其二,业务精确度要求极高,复杂化导致人工处理方式出错率增加,甚至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从而引起储户不满。
一方面可以减轻银行业务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工作的出错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计算机银行储蓄管理软件的确要作用是针对于各类银行中的储蓄业务进行有效管理。
银行储蓄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常见活动。
就储蓄业务而言,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也无论是哪家银行,虽然所开展的业务种类稍有不同,利息的计算也存在差异,但储蓄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
现在的银行储蓄系统工作效率低,不能满足广大人发群众的需要,人们希望能更方便省时地办理储蓄业务。
现在计算机网络的告诉发现使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在网购物、在家存款取款。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明显现在的银行储蓄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越益增长的需求,急切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算机储蓄系统。
为解决此问题,拟为其开发计算机储蓄系统。
所以
一款精确度高、出错率低的银行管理统软件显得尤为重要。
二、项目进度
规划项目进度首先要估算工作量,然后估算开发时间,Gantt
图,工程网络,估算工程进度,关键路径,机动时间。
编制人员:
民主制程序员组、主程序员组、现代程序员组。
然后做出规划,
分派任务。
(一)总体设计
1、设计过程
2、设计原理
3、模块化
4、抽象
5、逐步求精
6、信息隐藏和局部化
7、模块独立
8、层次图和HIPO图
9、结构图
10、变换分析
11、事务分析
12、设计优化
(二)详细设计
1、结构程序设计
2、人机界面设计
3、程序流程图
4、盒图
5、PAD图
6、判定表
7、判定书
8、Jackson图
9、程序复杂度的定量度量
(三)实现
1、编码
2、软件测试基础
3、单元测试
4、集成测试
5、确认测试
6、白盒测试
7、黑盒测试
8、调试
9、软件可靠性
三、项目资源管理
1、设计问题域子系统
2、设计人机交互子系统
3、设计任务管理子系统
4、设计数据管理子系统
1、文件管理系统
2、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5、设计类中的服务
6、设计关联
7、设计优化
项目资源管理需求包括以下几点:
1、数据录入和处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数据的输入是否正确,是数据处理的前提,错误的数据输入会导
致系统输出的不正确,不可用。
从而使系统的工作失去意义,数据的输入来源是手工输入。
手工输入要通过系统界面上的安排系统具有容错性,并且对操作人员要进行系统的培训。
在系统中,数据的输入往往是大量的,因此系统要具有一定的处理能力,以保证迅速的处理数据。
2、数据的一致性与完整性
由于系统是共享的,所以必须保证系统的一致性,有专人维护,在数据录入处控制数据的流向,并且对数据库数据的完整性进行严格的约束。
对于输入的数据,要为其定义完整性规则,如果不符合,系统应拒绝该数据。
3、数据的共享与独立性
整个银行系统的数据是共享的,然而,从系统开发的角度上看,共享会给系统设计和调试带来困难,因此应提供灵活的配置,是各个分行系统能独立的运行。
而通过人工干预手段来警醒系统数据的交换,这样也能提供系统数据的强壮性。
四、风险管理分析
1工作负荷
处理较多数据时,会出现较长时间的延时。
系统的界面不是很友
好,不利于管理人员的操作。
2设备
由于银行业务的特点,储户数量及储户信息量庞大,信息的存取
流量也随之增加,因此需要购置速度快、主存容量大、磁盘容量大的大型机作为中心数据库硬件系统。
在各分行要购置普通PC 作为输入终端,打印机作为输出设备。
此外,还要构建专用网络以使得分行的计算机设备和中心的数据库通信。
3局限性
银行管理系统不是标准的windows应用程序,界面不友好,操作不容易,功能不是很完善。
银行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与银行管理工作流程不大相符。
系统不具备高度容错能力。
所建议的银行管理系统使用基于C/S架构的windows应用程序,相对于现行的系统界面更加人性化,操作更简单容易。
子系统也增加了一些功能,并提高银行管理系统、银行账户系统管理、新建账户、删除账户、账户管理、账户操作、查看账户信息、存取操作、存款、取款、数据库管理、清空数据库、账户登录、身份验证、转账操作、等系统的容错能力。
系统的本质是提高业务处理速度,故其工作负荷量和处理速度上的影响不是主要问题,在项目合同签订时将该种风险及相应的金额记录在内。
若软件应用过程中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会派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沟通和维护。
五、项目后期管理
软件维护
1、维护组织
2、维护报告
3、维护事件流
4、保存维护记录
5、评价维护活动
安全保密性、复用性、灵活性、易用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
指明不同属性的相对侧重点,例如易用程度优于易学程度,或者可移植优于有效性。
健壮性:说明软件在容错能力,故障处理能力上需要达到的目标,保证系统稳定可靠;
安全保密性:包括用户身份确认或授权方面的需求,保密性策略,产品所创建或使用的数据的保护等等;
安全性:通过网络传送的数据需要简单加密,服务器端对接收到的数据需要二次简单验证。
复用性:说明本项目是否可以复用已有软件、是否可为其它产品复用;
灵活性:说明在运行环境、与其他软件的接口以及开发计划等发生变化时,应具有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