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匠精神:成为一流匠人的12条工作哲学》读后感

《工匠精神:成为一流匠人的12条工作哲学》读后感

《工匠精神:成为一流匠人的12条工作哲学》
读后感
《工匠精神:成为一流匠人的12条工作哲学》读后感
《工匠精神:成为一流匠人的12条工作哲学》是当代著名“工匠精神”传播者付守永作家所著,本书与其2013年所著的《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一脉相承,皆以如何成为一流匠人为研究对象。

付守永一直致力于工匠精神的传播,诚然如此,当代的中国需要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读完本书,让我收获颇丰,掩卷遐思,现简要谈一下个人体会。

一、时代迫切需要“匠人”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高科技、快节奏的生活给我们带了物质上的增长、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的便利等优势,同时这样的生活给我们大部分国民带的诸如心态浮躁、过于追求功利、学习浮于表面等弊端。

泱泱中国成了世界的“制造大国”,得益于时代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的勤劳勇敢,但是我们的制造业迅速发展却不能在质量、创新、精细化层面获得世界的认可,许多高端产品中国制造经不起世界的检验,究其原因便是“工匠精神”的匮乏。

书中作者给我们列举了诸多匠人案例,甚至我们眼中的平凡、卑
微的保洁领域,都有匠人的出现。

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及书中具有“匠人精神”的榜样们给予的启迪,我认为我们的时代离不开匠人,各个行业、各种岗位,都需要倾尽一生专一行的人引领时代的进步。

二、如何才能成为“匠人”
作者通过本书一共给我们介绍了成为一流匠人的12条工作哲学,每一条都经过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对指引我们做好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1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完善人格”、第 4条“匠人就是手和心的合一劳动”、第12条”一流匠人心存敬畏”。

要想成为新时代的大国工匠,我们不仅是完成好本职工作,而是要用心、全力以赴、不断突破自我、培养责任担当精神,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自我塑造和人格的完善。

简而言之,要想成为新时代的匠人,不能只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工具,而要视为我们一生追求的事业,立心力行,苦心孤诣,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建树,才能成为“匠人”而非“工人”。

三、立足本职争当“匠人”
读完成为一流匠人的12条工作哲学,给了我很多的思想启发,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联系我们的本职工作,通过对实践的指导才能使理论发挥作用。

虽然司法行政工作不同于木匠、石匠
等传统意义上纯技术性的工匠,但也需要我们融入时间、心血、创新、细致等于一体的技术活,做好司法行政工作,定然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与鼓舞。

我们只有全心全意的热爱本职工作,并坚持在工作中守规矩、讲原则,常怀敬畏之心、常思感恩之情、常行做人之善、常修为政之德,才能在工作中成就人生、完善人格,成为新时代司法行政领域的“工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