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C.促进了美国制度上的变革
D.保障了资本主义制度
24.
表3
国家或地区
经济增长率
2007 年
2008 年
美国
1.9%
1.9%
中国
11.5%
10.0%
印度
8.9%
8.4%
拉美地区
5.0%
4.3%
独联体
7.8%
7.0%
表 3 是 2007 年和 2008 年某些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数据。这反映出( )
A.经济全球化向有序发展
象在沿海、沿边地区明显增加。晚清的这种双重国籍现象( )
A.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
B.促进了晚清社会治理现代化
C.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标志
D.体现了国家意识的普遍提高
12. 1925 年到 1926 年间,《向导》和《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系列纪念文章。在内容上,
多为纪念五卅运动、列宁、孙中山、十月革命、二七惨案、义和团运动、五九国耻、
C.苏维埃政权主张没收地主土地
D.社会革命党属于农民阶级政党
23.威廉·洛克腾堡在《罗斯福与新政》中提到:1933 至 1938 这 6 年,标志着美国制度
上的剧变,但即使是那些最打破前例的“新政”计划,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思想。作者
旨在说明“新政”( ) A.打破了传统的经济理论
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
重破坏。1937 年 11 月,国民政府发表迁都重庆宣言,宣布“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
移驻重庆,以四川地区作为抗战大后方,”东部的工厂企业扣文教机关团体纷纷西迁,
大批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乃至官绅为了不做亡国奴,毅然背井离乡,向西部大后
方迁徙,形成一次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人口迁移大潮,迁移总数有 1000 余万人。
A.政出多门使决策的效率降低
B.中枢机构职能划分得以理顺
C.君主力图强化对政务的掌控
D.官僚机构人浮于事现象严重
7.明初“靖难之役”后,留都南京作为“朝廷的备份”,除皇帝不在此城外,仍保留了一
整套的中央政府官僚体系,而北京作为首都,总揽一切政事并加强对北方边境进行军
事防御。明朝南北“两京制”的形成有助于( )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这些纪念文章( )
A.服务于各阶级联合的革命活动
B.表明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指导思想
C.旨在推动国共两党关系的缓和
D.说明近代民主的群众基础广泛
13. 1942 年 2 月蒋介石出访印度,21 日宋美龄广播了蒋介石的《告印度人民书》英文稿。
文中说,中印两国人民命运相同,因此应并肩作战。他同时要求英国能够“不待印度
织原料类下降 25.5%。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政局持续动荡
B.民族工业的发展受挫
C.世界经济危机影响
D.国民政府推行统制政策
16.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加强了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对全国的矿产进行了有计划的普查,
特别是对有些稀缺的资源(如石油)作了更为详尽的普查工作和和勘探工作。其主要目
B.商品经济发展对信义的重视
C.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变迁
D.三国历史受到商人们的推崇
9. 1863 年,京师同文馆成立,这是一所培养外语翻译人才为主的学校。随后两年,上海、
广州先后成立了性质相类的广方言馆。当时这种“同文”、“广方言”的命名方式( )
A.弥补了国人知识的缺陷
B.冲击了以儒家为轴心的文化
C.基督教教义影响民法典的制定
D.罗马法与宗教改革思想一致
20. 15 世纪,德意志人认为把自己比作基督的教皇们却干尽非基督教之事。如教皇规定
凡官方公文必须盖章才能通行,结果就出现了盖章收费的现象。这表明( )
A.人文主义理念开始出现
B.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觉醒
C.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理性原则获得民众认同
B.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C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D 导致了地方官员职权的混乱
5 宋代时“坊市制”已经瓦解,商民们竞相开设商铺,各种“违章建筑”层出不穷,面对
城市秩序混乱,宋朝政府专门设立“街道司”;为适应蓬勃发展起来的街市,宋政府还
在街道两旁测量距离,竖立“表木”;徽宗时正式征收“侵街房廊钱”。这说明宋朝( )
21.英国议会有上议院和下议院之分。1911 年,新《议会法》通过,选举产生的下议院权
力扩大,现代议会制度确立;世袭贵族为主的上议院,至今仍然保留对下议院通过法
案的一年延搁否决权,掌握着最高司法权力。这表明英国议会制度( )
A.在传统与现实之间谋求平衡
B.是对开明专制思想的实践
C.体现出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
贵州省思南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殷人的眼中,只有通过虔诚的祭祀才能获得“上帝”的眷顾而统治长久,而以周公
为代表的周族却认为,天神是无私的,以“道德”作为赏罚标准,君主必须“保民”
C.引来了民族觉醒的曙光
D.蕴含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10.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指出:“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故尝助反对我者以
扑灭吾党。故资本国家,断无表同情于吾党。”只有“俄国及受屈之国家、受屈之人民”
方才是中国革命真正可靠朋友。这种认识的转变( )
A.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使孙中山走上了俄国式的革命道路
——《权利法案》 材料二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 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 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清)《东华录》 请回答: (1)《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是什么?意义何在?(4 分)
D.和代议民主的精神相违背
22.下图为二月革命后俄国社会革命党杂志《新讽刺》上的一幅漫画,漫画中地主问农民 为什么抱着一条腿,农民回答不知道另一条腿该放哪里,因为到处都是地主的土地, 他害怕地主会找他要双倍赔偿。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当时( )
A.革命使得农民的地位逐渐提高
B.土地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才能“以德配天”。这表明( )
A.治国理念发生变化
B.神权王权实现结合
C.德治传统已经确立
D.神的地位发生动摇
2.孟子提出要“制民之产”,即保证授予普通人民一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墨子提出统
治者必须采取措施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管子也强调“凡治国之道,
必先富民”。这表明当时( )
(2)在同一历史时期,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有什么不同?(2 分)试分别对中英政治体制作 简要评价。(10 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材料 马克思对世界历史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阐述,他生前就预感到人类会打破各民 族的原始封闭状态,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在世界范围内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相互交往 而使各民族相互依存并走向统一。他在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个相 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 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 也就越成为世界历史。”
B.美国不再是唯一超级大国
C.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崩溃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材料一 秦汉北部边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泰始皇首先对新开拓的河南地“徙谪戌
以充之”,又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等地实边垦殖,拜爵一级.移民迁入后,“服
(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战时期人口西迁的背景。(4 分)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后“民工潮”出现的意义。(3 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6 分) 材料一 1、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 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 持常备军,皆属非法。……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A.改变南北经济格局
B.强化政权忧患意识
C.降低集权统治成本
D.化解北方边患危机
8.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史籍不载,也没有其他证据表明汉末有异性兄弟金兰结义的习俗,
但明代小说《三国演义》对于桃园三结义着墨甚多,同时期在许多水陆码头出现了
“三义庙”“结义庙”。这反映出当时( )
A.地域性文学得到充分发展
——摘编自吴丽华等《抗战初期人口西迁大潮》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了持续且规模庞大的“民工潮”。据算,1987 年,
中国人口迁移规模超过 3000 万,到 2000 年,超过 9300 万,并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
“民工潮”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摘鳊自刘洪彪等《民工潮促进农村现代化》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移民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C.在思想上为国共合作准备了条件
D.体现了当时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

11. 1908 年,在香港生长并加入英国国籍的李宝鉴、李宝镛兄弟因与居住在香山县的堂
兄争夺田产发生诉讼,被地方官讯办。驻广州英国领事多次要求广东官府将二人交出,
两广总督则认为二人自称新会县人,无疑是中国人,拒绝交人。当时这种双重国籍现
A.以民为本思想成为主流
B.各家思想逐渐融合
C.富民利民观念得到重视
D.政府支持农业发展
3.魏晋南北朝时期,工匠们都有专门的匠籍,一人匠籍便终身不得改业;唐代,“纳资代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