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症
抑郁与青年人群的求助意向负相关,尤其降低青年人群向师长亲戚求 助的意向。因此,在采取相关措施治疗和帮助抑郁患者时要注意抑郁 症病耻感对病人的影响。
青少年 抑郁
抗抑郁药物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试验进展
抑郁症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精神疾病, 病程长、
复发率高, 终生患病率可达 11%~20%
严重影响患者学业、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
未被推荐使用
13
青少年 抑郁
干预治疗
药物 治疗
(1)三环抗抑郁药,如丙咪嗪、 氯丙咪嗪 (2)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3)其他新型抗抑郁药,如氟西汀、万拉法新
①后两类药物的疗效优于第一类 ②其中氟西汀和米氮平的治疗效果更加佳, ③且副作用小,较安全 (4)些抗抑郁药物对儿童青少年会有不
良影响,应谨慎使用
15
PART 03
孕产妇
Pregnant and lying-in women
16
PART 04
照顾好*老年人
Take nice care of the old people
你我皆会变老
Everyone will grow old
17
PART 05
高压职业
High-pressure career
青少年 Teenagers
抑郁症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 MDD)
孕产妇 Pregnant and birth-giving women
老年人 The elderly
01丨背景 04丨老年人
抑郁症
目录
CONTENTS
02丨青少年
03丨孕产妇
05丨高压职业 06丨抑郁模型
① 临时接受寄养服务 ② 离开了原来的家庭、 朋友、 学校 ③ 与熟悉环境分离, 产生自卑感、 不知所措, 焦虑, 孤立, 敏感,
归属感受到威胁。 ④ 住院
青少年 抑郁
我国青少年抑郁常用筛查量表(不等于诊断)
一、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
二、贝克抑郁量表第 2 版中文版(BDI-II-C)
(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II in Chinese Version)
②14~19 分为----------------轻度抑郁,
③20~28分为---------------- 中度抑郁,
④29~63分为-----------------重度抑郁
上述量表:在我国青少年中均显示出良好的
①一致性信度
②重测信度
③结构效度: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
① 缺少朋友、 社会退缩、 孤独感、 在学校里缺少愉快感等
青少年 抑郁
影响因素-3-促发因素
三、促发因素
1、健康状况 变化
2、生活环境 转变
① 个体疾病的心理应激与反应, ② 别人对其健康的评价,例如得不到尊重嘲笑; ③ 身体状况越差时, 个体越容易关注自我, 而忽视生活的其他方面,
进一步恶化其心态
1、护理/家庭主妇
2、餐饮服务人员
3、社会工作者
4、医护工作者
5、艺术家、演艺人员、作家
6、教师
7、后勤保证人群
8、维护和地勤人员
9、金融顾问及财务人员
10、推销员
18
PART 06
动物抑郁模型
Depression model for animal
19
重度抑郁是儿童青少年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 也是导致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 对抗抑郁 药物的反应与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所差异, 许多适用于成人的抗 抑郁药物对儿童青少年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欠佳, 并不适用于治疗
截止 2008 年,在各类抗抑郁药物中, 仅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s) 类药物氟西汀对儿童 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和安全性较好 ,被推荐作为治 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一线药物
2
抑郁症 & 背景
PART 01 Depression & Background
3
背景 追溯--抑郁的由来及研究
抑郁一词:为心理或精神病学术语, 为忧郁情绪、 精力下降、 感到绝望等一系列症状的总称。
抑郁
轻微 抑郁
没有长期影响
严重 抑郁
可导致长期的生理、 情绪及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希波克拉底:将抑郁界定为一种气质类型, 称为 “忧郁质”( 2 400 多年前) 弗洛伊德:将抑郁定义为转向内部的愤怒
主要评定一周内抑郁相应症状或感觉出现的频度,
评估过去两周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
共20个条目,0~3级评分,总分0-60分。
由21个条目组成,为 0~3 级评分,总分范围 0-63分
① 总分≥16 /20 分为有--------抑郁症状
① 0~13 分为------------无抑郁
② ≥24分/28为有-------------重度抑郁症状
④同时效度 :指研究工具与现有标准之间的相关
11
青少年抑郁症病耻感及求助意向
因患病而表现出恐惧、逃避,对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等产生负面影响,这种与抑郁患病相关的病态 表现称为抑郁症病耻感,并将其分为2 个维度: ① 个人抑郁症病耻感通常指对抑郁症的个人想法和态度 ② 感知抑郁症病耻感则是指感受到的其他人对于抑郁症的想法和感觉
4
背景 抑郁症带来的社会和经济负担逐年加重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种常见的异质性疾病。 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愉悦感丧失、精力减退等为主要症状(>2周)。
WHO有关抑郁症在全球疾病负担中的排名
第一
第三
第二 2010
2030
2008
国外 年患病率:
6
青少年 抑郁
对青少年抑郁的认识
1、有学者认为青少年抑郁是其发育过程中的一种 表现,视为“青春期骚动”
2、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抑郁是儿童青少年中 较常见的情绪问题,
3、对成年人抑郁症的回顾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患者 首发抑郁是在青少年期
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 a) 儿童中的发生率为 0.4%~2.5% b) 青少年可能上升至 5%~10%, 我国中学生抑郁发病率为 42.3%(2006,冯正直) a) 轻度抑郁为 14.6%, b) 中、 重度抑郁分别占 15.3%和12.4%, c) 重点中学学生抑郁症流行率为 40.4%, d) 普通中学为 39.5%
性别差异: A、儿0童5期Su,g男g孩e和st女io孩n患丨抑性郁功的比率大体相同 B、青能春期障,碍女孩患病率是男孩的 2 倍
C、同一年龄/年级→学生抑郁程度男生普遍重于女生
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差异:青春初期为易发年龄,抑郁发生关键年级为初二, 且表现出男女差异
青少年 抑郁
影响因素-1-易感因素
行为结合的方法(降低率为 71% ) 单纯服用药物及认知- 行为干预
(降低率为43%) (2)生态干预- 心理干预的综合 主要关注 ① 个体: ② 个体生存的微观系统: ③ 宏观系统:
14
青少年 抑郁
综合治疗
综
合
治 疗
生态干预- 心理干预的综合治疗
➢ 主要关注:
① 个体:
主要从增加个体在学校主动参与的机会, 增加营养摄入, 改善睡眠习惯, 加强锻炼运动。
ORGANIZATION W H,2008;BROMET E et al,2011,BMC Med;SEEDAT S et al,2009,Arch Gen Psychiatry;Huang Y et al. 2019,Lancet Psychiatry.
5
PART 02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
Teenagers are the flowers of our motherland
② 个体生存的微观系统:
主要从改善家庭系统功能, 学校提供更多支持(如教授社交技巧,课堂中设置游戏场景或艺术 课程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才能),更多 利用社区资源等方面减轻儿童少年的抑郁症状。
③ 宏观系统:
要关注社会文化价值因素的影响,评估儿童青少年学习节奏是否较快,生活环境是否喧闹,父母的各 种要求,随后采用倾听的方法, 让儿童青少年用感兴趣的方法表达心声, 或者带儿童少年走进自然, 呼吸新鲜空气, 欣赏花卉, 享受阳光等。
影响因素-2-维持因素
二、维持因素
1、归因方式 2、自我效能 3、家庭因素 4、社会支持
① 倾向于把坏事件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的、 持久的和整体的 ② 把好事件的原因归结为他人的、 暂时的和局部的
① 低自我效能感 (如过分注重个人失败、 负性认知和情感以及低学业效能
① 母亲的心理控制力、 对儿童的低接纳度及以儿童事件为中心的归因方式 ② 父母严厉惩罚、 过度干涉和保护 ③ 父母离异
舍曲林和西酞普兰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具有一定的疗 效、安全性尚可,可作为二线治疗药物
根据近年新药的研究成果, 可增加艾司西酞普兰作为青少 年抑郁症的二线治疗药物, 但不得用于儿童患者。
其他抗抑郁药物,如三环类药物、SSRIs 类药物帕罗 西汀以及选择性 5羟 色 胺 及 去 甲 肾 上 腺 素 再 摄 取 抑 制 剂( SNRIs) 类药物,由于对儿童青少年抑郁 症的疗效不佳或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而
心理 治疗
(1)心理教育、 (2)心理社会干预 (3)支持性干预 (4)家庭系统支持干预 (5) 艺术体育干预 (6)认知- 行为干预是较好 目的:纠正歪曲的信念, 帮助家庭理解 抑郁致病因素,消除过重的心理负担, 建立与家人的良好亲子关系及与他人的 人际交往, 重新建立一种更适当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