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加强公司研发机构和能力建设5.2.1 加强公司研发机构建设5.2.1.1 加强公司研发机构建设的必要性●加强公司研发机构的建设,是战略发展的必要选择围绕公司的研发高科技战略,为把公司打造成为生物高科技集团化企业,未来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司需继续加大研发机构的建设,发展生物科技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在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R&D工作。
以公司的研发机构为平台,在现有洋葱素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深化生物资源技术的研究,开展蔬菜种植技术研发,在蔬菜加工技术和冷链物流配送技术上实现完善和突破,这就需要加大研发机构建设力度,加大研发投入,扩展研发人才队伍,创新研发管理机制,从而保证公司生物高科技战略的实施,创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公司的高价值,高利润,高增长。
●加强公司研发机构的建设,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力途径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积聚于科技的创新和核心技术的掌握,公司现阶段的福星康胶囊的市场垄断地位为公司带来了高额的利润,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这都得益于生物科学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在未来农业产业一体化和产品一体化建设中,为加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应重点加强产品的科技含量,尤其是生物保健食品的进一步开发和深化,蔬菜生鲜加工技术的规范和完善,冷链物流技术的掌握,通过设立科研基地,加强公司研发机构建设,加快新产品投放市场的品种与速度,在产品和技术上构成一定的层次和纵深,形成企业的科技储备链,使企业在产品和技术上形成“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设想一代”的良性循环。
加强公司研发机构的建设,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企业的开发创新能力会对企业的发展形成制约,公司现阶段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则相对较弱,形成“倒金字塔”型的企业能力结构这种结构使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巨大的挑战,不利于公司进一步的发展,为了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公司的能力结构应向“哑铃型转变”,这就要求企业加大研发机构的建设,要积极引进科技人员来企业工作,在创建自己研发机构的同时,要加强与本行业水平较高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协作,合作,来提高自己的研发水平。
5.2.1.2 加强公司研发机构建设的基本途径●发展新型的研发组织架构公司现阶段的研发组织已经初具规模,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但组织功能较为单一,人才储备不足,同时不具备研发决策权利,这种结构适用于现阶段的组织发展,但是无法满足未来公司集团化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研发组织架构进行变革,成立研发决策小组,具体负责研发的高层决策,与公司高层进行沟通;设立研发技术中心,具体负责研发过程中资源的调配和研发流程的管理;下设研发项目部,分管具体的研发项目,实行项目负责制。
通过这种架构设置,实现“决策—管理—执行”的统一,有效的对研发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调配和管理,监督和控制研发项目流程,●加大研发机构投入公司现阶段的研发投入也存在相对不足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要达到销售收入的3%-5%。
而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普遍很低,一般不到销售收入的1%,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10%左右。
因此,公司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有计划的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从资金上保证研发机构的建设,争取在2015年,研发投入与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2020年,再实现一番,达到5%。
创新研发管理机制加大研发机构的建设,应在现有研发人员的基础上扩充研发队伍,建立长效的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发管理机制,提高研发项目管理能力,推行研发项目组合管理,在侧重于开发研究阶段的同时但也不能忽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成果。
通过广泛的信息网络,关注国际国内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成果,探讨这些成果对本企业产品方向的应用性并致力于开发。
同时依靠各科研部门的服务机构和政府组织的技术服务中介组织,尽快使科研成果转化为本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5.2.2 增强产品、技术研发能力(包括保健食品、生物医药、蔬菜育种、种植技术、冷链物流技术等)5.2.2.1增强生物技术研发能力洋葱素提取技术专利的获得为公司生物资源的进一步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未来的发展中,围绕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需要进一步以高新技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企业向精深加工业发展,进一步开发应用新技术,如微波技术、冷冻干燥技术、真空油炸技术、挤压膨化技术、液体深层发酵技术,超细粉体技术、微胶囊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等,以提高农产品有效成分的利用率和保健、药用效果,增强生物资源的技术研发能力。
依托云南省丰富独特的地方资源和公司的自有基地种植作物,进行生物资源的开发,形成农产品生产、产品加工、内销外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为今后生物资源的生产开发提供了一条高效发展模式,使农业产业进入一个高层次发展水平,产生更大的效益。
5.2.2.2增强保健食品的技术研发能力以生物资源开发技术为依托,公司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保健食品的技术研发能力。
重视新的保健食品原料的研究在洋葱素胶囊研究的基础上,公司要重视对功能食品原料进行全面研究和应用研究,不仅要研究功能食品的功能作用,还要研究如何去除这些原料中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积极发展提取其他类功能食品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最大限度的保留其活性,提高他们在保健食品中的稳定性,继续生产科技含量高,质量稳定,产品品质好,经济效益高的保健食品。
在新的保健食品原料的选择上,注重发挥地方优势,以云南省较为独特的菌类,茶类等生物资源为依托进行开发,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注重对保健食品功能因子的研究公司在下一步保健食品的研发中,应该注重功能因子构效、量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使公司保健食品的研发和生产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一方面对功能因子,比如膳食纤维、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及微量元素等进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依托省内丰富的生物资源,不断寻找、确认和开发新的功能因子,并对其结构、性质、分离、提取和纯化等方面进行研究。
同时更加注重对功能因子的作用机制及其安全性的研究。
利用体外干预试验、动物实验以及人体观察试验、对各种功能因子的延缓衰老、增强免疫、调节血脂和血糖、抗肿瘤等调节功能的作用机理及毒理、安全性进行综合研究,更加注重对功能因子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的研究。
结合现代加工工艺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最大限度的保持和延长功能因子的活性,对其高效提取分离技术、功能评价技术、稳定及制造技术进行研究5.2.2.3开展蔬菜育种加工技术研发蔬菜加工技术的研发重点应放在蔬菜鲜切加工技术的规范和改善,蔬菜速冻技术的研发上。
选育合适的速冻蔬菜加工的专用品种,并对其加工特性进行研究;研究快速冻结和快速解冻新技术,开发速冻蔬菜新型产品,扩大荷兰豆,甘蓝,娃娃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蔬菜的生产规模;引进生产能力高的速冻机设备及配套的蔬菜预冷机,并开展速冻包装材料的研发;建立并推广蔬菜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同时,为了满足蔬菜物流的需要,研发蔬菜商品化处理技术和设备;研究和引进蔬菜贮运保鲜新技术,开发新型蔬菜保鲜剂、保鲜材料及保鲜设备;建立蔬菜冷链贮运系统和蔬菜物流信息平台:按照国际质量标准和要求建立蔬菜物流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并进行产业化推广,将公司建设为大型的蔬菜物流企业。
另外,在蔬菜种子选育方面,公司下一步需要加强蔬菜种子生产技术研究,提高种子质量和效益,推动种子产业化发展,摆脱对国外进口种子的依靠,这就需要确定育种目标,加大种子技术研究,推动品种区域试验,建设蔬菜育种技术实验中心,通过新方法、新技术等着力培育具有优势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品种,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采取“引进+自主研发”的模式推进绿色蔬菜种植技术,满足公司蔬菜的品牌化经营的需要。
5.2.2.4冷链物流技术的引进和研发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业务中基础设施,技术含量,操作要求都很高的高端物流,是企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公司应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冷链物流建设上,加快冷链物流技术引进的步伐,研究各种冷藏保鲜技术。
不断引进和采用新的冷藏技术,研究开发系列品种齐全的冷藏车,不断完善冷链物流设备;在鲜活农产品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进行转运方式和转运途径的创新,形成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物流网络,开发适应不同农产品生理特点的宽温度带冷藏技术,严防农产品变质和二次污染;开发和应用保险储藏技术,不断提高生鲜农产品的鲜度和质量,降低生鲜农产品的损耗;开发鲜活产品物流规范化的作业流程,实施大规模的作业,并根据不同鲜活产品,积极开发应用散装和集装技术,降低作业成本;对鲜活产品进行规范化、合理化包装,广泛使用透气高密度的聚乙烯食品鲜活产品运输周转箱和透气保湿且环保可降解塑料薄膜,保持鲜活产品特有的原色、原味和营养成分,提高物流效益;开发和应用适应多品种、小批量、高效率的配送技术,提高鲜活产品配送和分销能力,降低鲜活产品的配送成本,促进生鲜超市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生鲜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瓶颈,为生鲜超市利润率的提高提供技术保障。
5.2.3 加大研发人才队伍建设(包括高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一般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5.2.3.1 研发人才队伍建设“两步走”战略研发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实现研发高科技战略的首要任务,公司现阶段研发人才力量单薄,后续人才储备严重不足,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公司战略的实施,降低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研发人才队伍建设应采取“两步走”战略,第一步的重点应放在研发人才队伍的扩充,通过内部选拔,外部招聘,扩大人才的引进途径,吸引高端人才,吸收专业技术人才,吸纳一般人才来企业就职,同时完善企业的研发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人才培养的教育经费,建设应用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研发人才队伍建设的第二步重点应放在储备研发人才的积累上,通过企业的内部培养,与省内以及国内的优秀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外部合作,积累储备人才,同时专设相应的人才储备职位,建立人才储备基金,完善人才储备机制,坚持为用而储、储用结合的原则,探索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储备工作,完成应用型人才到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形成企业的研发人才管理创新体系。
5.2.3.2 研发人才的引进途径高端研发人才的引进途径高端人才与技术人才及一般人才相比较更具创新能力,赋予挑战性,重视企业的科研氛围和企业文化,因此,在高端研发人才的引进发面,除了给予全面的丰厚的薪酬,优越的工作环境和完善的福利保障措施外,首先为高端人才创造一个激励性的工作平台,赋予其充分施展自身能力的空间和权力,为此企业可以成立科研专项基金,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设立优秀科研人才的奖励制度,吸引高层次人才来企业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