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一)名词解释

外科(一)名词解释

外科(一)名词解释总论1.无菌术:是针对感染源所实施的一种预防保护措施。

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操作规则,管理制度。

2.灭菌法:是指用物理的方法,消灭与手术接触区或伤口接触物品上的一切活的微生物的方法。

3.消毒法:即抗菌法,是指应用化学药物来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

4.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和钠等比例丧失,血清钠可在正常范围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维持正常,是外科给患者最易发生的一种缺水。

5.代谢性酸中毒:由于体内HCO3ˉ减少引起血ph低于7.35的酸碱失衡状态。

6.休克: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所导致的细胞缺氧,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病征,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是其共同特征。

7.感染性休克:是由脓毒血症引起的低血压状态,又称为脓毒性休克。

8.暖休克:高动力型(高排低阻)休克,表现为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心排出量正常或增高,或者皮肤比较温暖干燥,称~。

9.冷休克:低动力型(低排高阻)休克,表现为外周血管收缩,微循环淤滞,大量毛细血管渗出致血容量和心排出量降低,患者皮肤湿冷,称~。

10.麻醉:是用药物或非药物,使患者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

11.局部麻醉:暂时阻断周围神经的冲动传导,使受这些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称为局部麻醉。

12.全身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或静脉,肌肉注入体内,使中枢神经受抑制,称~。

13.静脉麻醉:麻醉药经静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的全身麻醉方法。

14.切口感染:是指清洁切口并发感染或有可能污染的切口出现了感染。

15.外壳感染:一般是指需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手术,介入性诊疗操作后并发的感染。

条件性(机会)感染:指平常为非致病或致病力低的病原菌,由于数量增多使毒性增大,或人体免疫力下降,乘机侵入而引起的感染。

16.疖:为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累及皮下组织,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17.痈:是邻近多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18.脓毒症:是由全身反应的表现,如体温,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

19.脓毒综合征:当脓毒症合并有器官灌注不足表现,如低氧血症,乳酸酸中毒。

少尿,急性甚至改变等,则称为脓毒综合征。

20.菌血症:脓毒症时,如血培养阳性称~。

21.甲沟炎:指甲近侧(甲根)与皮肤紧密相联,皮肤沿指甲两侧向远端延伸,形成甲沟。

指甲一侧或两侧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感染,称~或指甲周围脓肿。

22.脓毒症:是全身炎症反应的表现,如体温,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

23.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并分泌外毒素而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24.气性坏疽:也称梭状芽孢杆菌性肌坏死,是由于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特异性炎症。

25.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或器官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

26.烧伤:是指由热力,光,电,化学物质及放射线等各种致伤因子所引起的组织损伤。

27.一期愈合:组织修复以原来细胞为主,仅含少量纤维组织,局部无感染,血肿,或坏死组织,再生修复过程迅速,结构和功能复杂。

28.二期愈合:组织修复以纤维组织为主,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构和功能恢复,多见于损伤程度重,范围大,坏死组织多,且常伴有感染而未经合理的早期处理的伤口或创面。

29.烧伤:是指由热力,光,电,化学物质及放射线等各种致伤因子所引起的组织损伤。

30.吸入性损伤:是指由热力,燃烧时的烟雾,爆炸时的粉尘等所含有害的化学物质吸收如所造成的烧伤,是较严重的特殊部位的烧伤。

31.Curling溃疡:烧伤后发生于十二指肠黏膜糜烂,溃疡,出血,称~。

32.肿瘤:是机体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过度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33.脂肪瘤:为正常脂肪组织的瘤状物,好发于四肢,躯干。

境界清楚,呈分叶状,质软,可有假性囊肿,无痛,生长缓慢神经外1.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脑组织,脑脊液,血液)对颅腔壁的产生的侧压力。

2.颅内压增高:是颅脑顺上,脑出血,脑肿瘤,颅内炎症等疾病导致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缩小,颅内压持续在2.0kPa以上,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综合征。

3.库欣反应(Cushing):随着颅内压急剧增高,可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加深变慢,继之可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节律紊乱,甚至停止呼吸。

4.脑疝:是颅内某分腔占位性病变,该分腔的压力比临近分腔的压力高,压力差使脑组织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脑神经等受压和移位,从而形成一系列严重临床综合征。

5.颅前窝骨折:指颅骨受到暴力的作用,引起颅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6.熊猫眼征:颅前窝骨折累及眶顶和筛骨,可有鼻出血,眶周广泛瘀斑,称熊猫眼征。

7.Battle征:颅后窝骨折累及颞骨岩部后外侧,可出现乳突部皮肤下瘀斑,称~。

8.逆行性遗忘:指清醒后大多不能回忆受伤当时及伤前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

9.脑挫裂伤:是指脑组织实质性损伤,主要发生在,大脑皮质。

10.硬脑膜外血肿:是指血肿位于内板与硬脑膜之间,好发于幕上半球凸面,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

11.脑脓肿:是指细菌侵入脑组织引起的化脓性炎症,并形成局限性积脓。

12.脑积水:是指脑脊液循环受阻,吸收障碍或分泌过多,使脑脊液积聚于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扩大,导致头颅增大或颅内压增高和脑功能障碍。

13.落日征:婴幼儿脑积水时,由于眶顶受压下移,使眼球受压下旋致上半部巩膜外露14.脊髓半切综合征:脑积水时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及深感觉减退,病变平面对侧2~3个节段以下的痛温觉丧失,称~。

颈部和乳房1.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各种原因导致正常甲状腺分泌的反馈控制机制丧失,引起循环中甲状腺异常增多而出现以全身代谢亢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总称2.甲状腺危象:是甲亢的严重合并症,与术前准备不够,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及手术应激有关.主要表现为高热(>39℃),脉速(>120次/分),同时合并神经,循环及消化系统严重功能紊乱,如:烦躁,谵妄,大汗,呕吐,水泻等.3.甲状腺外科包膜:甲状腺由两层被膜包裹着:内层被膜叫甲状腺固有被膜,很薄,紧贴腺体并形成纤维束伸入到腺实质内;外层被膜包绕并固定甲状腺于气管和环状软骨上.实际上该膜不完全包被甲状腺,尤其在于气管接触处没有该层膜.由于外层膜被易于剥离4.Cooper韧带:乳腺的腺叶,小叶和腺泡间有结缔组织间隔,腺叶间还有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上连浅筋膜浅层,下连浅筋膜深层.5.橘皮样改变: 邻近乳头或乳晕的癌肿因侵入乳管使之缩短,可把乳头牵向一侧,进而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

癌块继续增大,如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皮肤呈桔皮样改变。

心胸外科1.连枷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后,局部胸壁失去了肋骨的支撑而软化,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即吸气时,软化胸壁内陷,呼气时,软化胸壁向外凸出。

这类胸廓形似农具连枷,又称为~。

2.艾森门格综合征:当肺动脉压力接近或超过主动脉压力,呈双向逆向分流,临床出现发绀,导致~~。

3.纵隔扑动:呼、吸气时.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均衡出现周期性变化.使纵隔在吸气时移向健侧.呼气时移向伤侧。

4.胸口吸吮伤口:开放性气胸伤侧胸壁可见伴有气体进出胸腔发出吸吮样的声音的伤口。

5.迟发性血胸:因肋骨断端活动刺破肋间血管或血管破裂处血凝块脱落,发生延迟出现的胸腔内积血。

6.创伤性窒息:钝器暴力作用于胸部所致的上半身广泛皮肤、黏膜、末梢毛细血管淤血及出血性损害。

7.自发性气胸:一般常因剧烈咳嗽、屏气或运动,使肺内压力骤然升高,导致肺大疱突然破裂,形成~。

8.张力性气胸:为气管、支气管或肺损伤处形成活瓣,气体随每次吸气进入胸膜腔并积累增多,导致胸膜腔压力高于大气压。

9.Beck三联症:临床表现为经脉压升高,心音遥远,心搏微弱,脉压小,动脉压降压的Beck三联症。

10.闭式胸腔引流术:根据临床诊断确定插管的部位,气胸引流一般在前胸壁锁中线第2肋间,血胸则在腋中线与腋后线间第6或7肋间隙,消毒后在局部胸壁全层作局部浸润麻醉,切开皮肤,钝性分离肌层,经肋骨上缘置入代侧孔的胸腔引流管。

食管(1)早期食管癌:早期食管癌病变多数限于粘膜表面(原位癌),未见明显肿块。

肉眼所见表现为充血,糜烂,斑块或乳头状。

致中,晚期癌肿长大,逐渐累及食管全周,肿块突入腔内,还可穿透食管壁全层,侵入纵隔和心包。

(2)贲门失弛缓症:是指吞咽时食管体部无蠕动,贲门括约肌松弛不良。

多见于20~50岁,女性稍多。

(3)食管憩室:食管壁的一层或全层局限性膨出,形成与食管腔相通的囊袋,称为食管憩室。

(3)上腔静脉综合征: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包括有面部上肢肿胀发绀,颈浅静脉努张,前胸静脉迂曲等征象的上腔静脉综合征。

(4)纵膈囊肿:较常见的有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或称胃肠囊肿,前肠囊肿或肠源性囊肿)和心包囊肿,均因胚胎发育过程中胚细胞异位而引起。

泌尿1.肾癌的典型三大症状:血尿、疼痛、肿块2.Wilms瘤3.肾绞痛:由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或输尿管急性梗阻、输尿管扩张引起的疼痛,表现为疼痛剧烈难忍,阵发性发作位于腰部或上腹部,并沿输尿管行径,放射至同侧腹股沟,还可累及同侧睾丸或阴唇4.体外震波碎石:通过X线或B超对结石进行定位,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后作用于结石,使结石裂解,直至粉碎成细砂,随尿液排出体外5.前列腺外科包膜: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于前裂腺尿道周围称行带,增生组织呈多发结节,并逐渐增大,增生的腺体将外周的腺体挤压萎缩形成前列腺外科包膜6.充溢性尿失禁7.尿潴留: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常常由排尿困难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

8.病理型肾结核:结核杆菌经血行感染进入肾,主要在双侧肾皮质的肾小球周围毛细血管丛内形成多发性微小结核病灶,由于該处血循环丰富,修复力强,早期可全部自行愈合9.肾髓质结核:病人免疫能力低下,细菌数量大或毒力较强,肾皮质内的病灶不愈合逐渐扩大,结核杆菌经肾小管达到髓质的肾小管袢处,由于该处血液缓慢,血循环差,为肾髓质结核10.临床肾结核:肾髓质结核继续发展,穿破肾乳头到达肾盏、肾盂,发生结核性肾盂肾炎,出现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11.肾自截:全肾广泛钙化时,其内混有干酪样物质,肾功能完全丧失,输尿管常完全闭塞,含有结核杆菌的尿液不能流入膀胱,膀胱继发性结核病变逐渐好转和愈合,膀胱刺激症状也逐渐缓解甚至消失,尿液检查趋于正常。

12.挛缩膀胱:膀胱结核病变愈合致使膀胱壁广泛纤维化和瘢痕收缩,使膀胱壁失去伸张能力,膀胱容量显著减少,不足50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