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题组一基础小题]1.[2017·定州中学周练]少数民族人口虽然仅占总人口的8.49%,但同样是国家的主人翁,他们依法享有各项政治权利。
少数民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政治( )①少数民族人民群众依法行使自治权②少数民族干部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③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参加行使国家权力④少数民族政协委员参与国家决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B解析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不是人民群众行使自治权,①不选;少数民族群众可以担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这是少数民族参与政治的一种途径,②正确;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可以通过行使相关国家权力的方式参与政治活动,③正确;政协委员可以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等的协商,但不参与国家决策,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
2.[2017·湛江“四校”联考]从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至今,六十二载星移物换。
从荒凉走向繁荣,从贫瘠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60年来,166万平方千米的新疆大地上,沧海桑田,山河巨变。
这些变化( )①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结果②使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别渐趋消失③成为确立和贯彻民族团结原则的现实依据④得益于铲除了民族歧视和压迫的阶级根源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别仍然是存在的,排除②;新疆取得重大成绩是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及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结果,③说法错误,排除。
3.[2016·石嘴山三中四模]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在构建内通外联的运输通道网络上,加强进出疆、出入藏通道建设,构建西北、西南、东北对外交通走廊和海上丝绸之路走廊,这将极大地促进四川、西藏地区的对外开放,并促进中国——南亚陆路经贸通道的构建。
这表明( )①实现了国家政策和民族地区特点的有机结合②少数民族平等享受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③协调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④我国真正落实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答案 D解析国家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时,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这表明我国实现了国家政策和民族地区特点的有机结合,真正落实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①④符合题意。
材料中未体现少数民族平等享受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②与题意不符。
材料中未体现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③与题意不符。
本题选D。
4.[2016·四川高考适应性考试]和平解放65年来,西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西藏是全国各省市区里第一个实行15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己达8.8年。
目前,西藏共有各类宗教场所1700多处,僧尼4.6万多人,有数百名宗教界人士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在政府中任职。
这表明我国( )①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不断提高信教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②坚持宗教与政治相结合,引导信教群众爱国爱教③尊重信教群众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④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基本原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①说法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没有强调不断提高信教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②说法错误,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西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数百名宗教界人士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在政府中任职。
表明国家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基本原则,尊重信教群众依法参与政治生活,③④正确。
故应选D项。
5.[2016·合肥高中最后一卷]2016年4月28日,“柳州三江号”高铁动车开行仪式在广州举行,正式开行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前往广州南站的始发动车。
“三江号”作为首列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贫困县始发高铁动车,充分发挥铁路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中交通功能,加速人员、资金和物资的流动,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
开通这列量身定制的旅游扶贫列车,旨在( )①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物质基础②践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消除各民族经济差异③贯彻共享理念,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④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保障行使经济自治权力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消除各民族经济差异”说法错误,排除②;“保障行使经济自治权力”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④。
6.[2016·重庆第三次适应性测试]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的宁夏回民姬秀林今年获得了政府补贴近4万元,其中改造危窑补贴2.7万元,建牛棚补贴8000元,发展产业补贴2000元。
精准扶贫政策正帮助着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贫困居民走出困境。
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政策是(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原则②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是国家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帮扶政策,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从而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但国家的帮扶不能替代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自力更生,自力更生才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所以②④正确,③错误。
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不涉及自治问题,所以①错误。
7.[2016·青岛二中测试]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会议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就民族问题回答记者说到,确实有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中的“短板”,因而对民族贫困地区“要高看一眼,要厚爱一分”。
实施扶贫攻坚工程,提升少数民族的获得感,要求( )①给予民族贫困地区更多的自治权,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②党要坚持依法治国,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③人大通过行使监督权,督促相关国家机关落实民族政策④政府完善和实施好差别化支持政策,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A.①③ B.③④C.①④ D.②③答案 B解析①说法不准确,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由宪法赋予的,不能给予民族贫困地区更多的自治权。
②说法错误,党要坚持依法治国,但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党不能代替全国人大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
实施扶贫攻坚工程,提升少数民族的获得感,要求人大通过行使监督权督促其他机关落实民族政策,要求政府实施相关政策,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故③④正确,答案选B。
[题组二高考小题]8.[2016·全国卷Ⅰ]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法官的培养。
例如,截至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藏汉双语法官培训师资库和5个培训基地;西藏自治区有兼通藏汉双语的法官799名,约占全区法官总数的62%。
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 )①民族地区各级法院变通执行国家法律②保障民族地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诉讼权利③民族地区各民族的相互沟通和团结④确定民族语言作为民族自治机关公务语言的地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民族地区各级法院不属于民族地区的自治机关,不能变通执行国家法律,故①说法错误。
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民族自治机关使用本民族语言,但不是“确立”民族语言作为民族自治机关公务语言地位的依据,故④说法错误。
②③切题,答案选C。
9.[2016·上海高考]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上海和西藏虽相距万里,但有着深厚友谊。
多年来,两地注重优势互补,不断深化合作交流,上海企业与西藏文化旅游、特色农牧业及资源等领域开发合作,西藏到上海开展经贸、人文交流等活动。
这反映了我国坚持( ) A.对外开放的理念B.各民族的地位一律平等C.民主集中制原则D.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答案 B解析上海和西藏注重优势互补,深化交流合作,体现了发达地区帮助落后地区发展,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我国坚持平等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体现了各民族的地位一律平等,故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内容,故A、D与题意不符;材料也没有体现民主集中制的内容,故C与题意不符。
10.[2016·江苏高考]唐卡作为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
如今,在藏族居民家中,随处可觅唐卡的身影。
信教群众家中普遍设有经堂或佛龛,开展转经、朝佛等活动。
这说明( )①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②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③开展宗教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④藏文化对藏族人民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卡作为宗教卷轴画,如今,在藏族居民家中随处可见,说明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④正确。
在信教群众家中,还普遍设有经堂或佛龛,进行宗教活动,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公民正常的宗教活动得到国家的保护,②正确。
①与材料无关。
③说法太绝对,正确说法应是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故正确答案为C。
11.[2015·广东高考]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先后制定了29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对多项全国性法律制定了适合西藏特点的实施办法。
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的立法( ) A.覆盖了民族区域自治权全部内涵B.规定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C.保障了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D.协调了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答案 D解析A选项观点错误,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的立法,并没有覆盖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全部内涵,仅仅是部分内容,故排除。
B选项观点错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并不是由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的立法规定的,而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故排除。
C选项观点错误,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各民族一律平等,少数民族并没有特殊地位,故排除。
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入选。
12.[2015·海南高考]2014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
会议提出,要坚持发展成果惠及各民族群众,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
做好新疆工作( )①意在改革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在要求③是维护边疆安全和国家统一的需要④是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具体体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做好新疆工作,有利于巩固和发展这种民族关系,②符合题意入选;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关系处理的如何直接影响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所以要做好新疆工作,③符合题意入选;做好新疆工作离不开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是措施而不是目的,故排除;做好新疆工作需要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但不是自治权的具体体现,④排除,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