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定位与作用
(一)课程定位
该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的作用
该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门课程,即如何合乎逻辑地、一层一层地“剖析”各种财务报告数据,将其转化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是本门课程学习的目的。
本课程在介绍财务报表分析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案例,系统介绍财务报告分析的方法。
通过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大有裨益。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加深对财务报表的理解,让学生掌握如何以企业基本活动为对象、以财务会计报告为主要信息来源、以分析和综合为主要方法来了解企业的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掌握运用会计报表分析和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方法,基本具备通过财务报表评价过去和预测未来的能力,以及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的能力。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因该课程在最后一学期开设,所以相关先导课程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
)
三、课程设计理念
该课程主要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报表分析人才。
课程设计中,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出发点”的设计理念,对财务报表分析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由此确定岗位基本职业能力所应具备的各种知识能力和基本技能等,在此基础上,确定学生
所需具备的具体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构建相应的课程标准,进而提炼、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
设计思路为细分报表分析职业岗位——分解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确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能力标准——整合、序化教学项目——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课程能力标准——达到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四、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内容的学习,使会计专业学生掌握财务报表分析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报表问题的基本能力。
【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知识,具有较强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力;
2.能够根据用户的信息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工作,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需要。
|
【能力目标】
1.能独立进行资产负债表数据分析
2.能独立进行利润表分析
3.能独立进行企现金流量表分析
4.能独立进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与会计报表附注分析
5.能独立进行成本费用报表分析
6.能独立进行会计报表趋势分析与预测分析
7.会计报表舞弊及其识别
¥
8.能独立进行会计报表综合分析
9.能独立编写会计报表分析报告
10.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报表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范的工作意识和行为意识;
2.具有较强的自主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新知掌握能力、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五、课程内容设计
六、课程实施
(一)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师都应是选自本系各方面较优秀的教师,一方面应是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另一方面还要具有具有极强的责任心,不仅能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上给学生充分指导,而且还要能指导学生规划设计自己的人生
方向。
本课程现有专业授课老师2名,都具备有丰富的科研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
(二)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条件要求:
1、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师及会计实训室
2、设备要求
主要配套的教学设施是计算机媒体方式。
即计算机结合大屏幕的方式传授课程教案、课程ppt模板的模式传授理论课程部分,实训部分采用实训室内的各个设备所依托来完成教学工作。
校外实训基地条件要求:本行业典型企业的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训课程资源的开发,同时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机会,开创就业渠道。
(三)教学方法建议
>
(1)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具体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采用任务驱动型项目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
(2)本课程的教学关键是案例教学,“教”与“学”要密切互动。
教师讲解,学生理解。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指导;
(3)要创设工作情境,加大案例分析的数量,紧密结合自学考试的考核项目,使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4)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利用多媒体演示等手段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财务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
(四)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一)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考核内容要充分体现考核方案中相应项目的考核要求;
(三)应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案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给予特别鼓励;
,
(四)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案例分析考核、现场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及考试等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五)本课程的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关于教材,使用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杨应杰编写的《会计报表分析》,是二十一世纪高职高专院校规划教材,特点是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适宜性;
(二)同时教师课后可通过QQ, E-mail, 等手段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课程学习的情况并指导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三)图书馆提供了各种可供大家阅读的课外读物。
同时利用网络设备,开放多媒体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与专业有关的知识资料,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八、其他说明
本课程的制定是按照《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设置,依据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授课,教学采用分组练习、传统讲授、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