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例的意义1教案

比例的意义1教案

四、全课小结,提出希望
师:这节课,大家学得都非常的认真,老师相信你们的收获肯定很多,那谁来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说)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很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比例,并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还会自己根据数据组比例,看来同学们这节课真是掌握了不少的知识。
下课到老师这领取下节课的课前小研究。
每面国旗的大小不一样,但是它的长和宽中却隐含着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2、(写出其中的两个比),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那么判断两个比是否能够组成比例,关键是什么?
3、你知道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吗?举个例子。
师:四幅不同的场景,都有共同的标志——国旗,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这些国旗有大有小,你想不想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3、媒体出示国旗的长和宽,并提出问题。
天安门升国旗仪式:长5米,宽10/3米。校园升旗仪式:长2.4米,宽1.6米。教室场景:长60厘米,宽40厘米。签约仪式:长15厘米,宽10厘米。
导学过程
反思与调整
仪式长2.4米,宽1.6米。教室场景:长60厘米,宽40厘米。签约仪式:长15厘米,宽10厘米。
每面国旗的大小不一样,但是它的长和宽中却隐含着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生展讲:大家发现它们的比值都相等,我国国旗法规定:任何一面国旗的长宽之比都是3:2。,这是对国旗的尊重。
⑵、其他同学补充、质疑、评价。
教学内容
教材32、33页例1
课型
重点导学课
第1课时




1.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并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师:这些国旗的大小不一,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这正是我们课前小研究上的任务,请各组同学组内交流,交流时要注意倾听,及时补充,形成共识。
2、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3、⑴、哪个小组愿意展讲你们的学习成果?有请第一小组展讲小研究中的第一题。
[1、天安门升国旗仪式:长5米,宽10/3米。校园升旗:
学生从意义上区分: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6、师:现在就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一显身手吧!
三、反馈练习,巩固应用
1、课本第33页做一做(1)、(2)
2、生活中的比例
师:通过刚才的几组题,我们进一步弄清了比例的意义,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比例吧!
1、课本36第1题(课件演示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交流。)
4、有请第二小组展讲小研究中的第二题。
[(写出其中的两个比),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那么判断两个比是否能够组成比例,关键是什么?]
生:看比值是否相等。
其他同学补充、质疑、评价
5、展讲小研究中第三题。
[你知道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吗?举个例子。]
生:从形式上区分:比由两个数组成;比例由四个数组成。教学媒体 Nhomakorabea课件
活动预设
备课时间2014年2月10日授课时间:年月日
导学过程
反思与调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周一的早上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那么,你们知道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国旗呢?(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说出是什么地方。
a)天安门升国旗仪式b)校园升旗仪c)教室场景d)签约仪式
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
5:10/3=3/2 5:10/3=2.4:1.6
2.4:1.6=3/2 2.4:1.6=60:40
60:40=3/2 60:40=15:10
15:10=3/2 5:10/3=60:40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课后反思
课前小研究
1、天安门升国旗仪式:长5米,宽10/3米。校园升旗仪式:长2.4米,宽1.6米。教室场景:长60厘米,宽40厘米。签约仪式:长15厘米,宽10厘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