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板支设方案》

《模板支设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模板支设总体概述 (2)四、施工工艺 (2)1、砖墙砌筑 (2)2、基础模板支设 (3)3、混凝土构造柱模板支设 (3)4、混凝土圈梁模板支设 (3)5、现浇板安装 (4)6、楼梯模板安装 (4)五、模板的拆除 (6)六、模板支设的质量要求 (6)七、质量问题的防治 (6)1、构造柱底部马牙槎部位烂根,孔洞 (6)2、圈梁混凝土缩径、胀模 (7)八、劳动力配备 (7)九、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7)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 (7)施工过程组织措施 (9)一、质量管理流程 (9)二、保证质量的管理措施: (9)二、保证质量的管理措施: (10)十、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0)十一、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 (12)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2)(1)、安全检查制度 (12)(2)、安全教育制度 (12)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3)(1)、技术措施 (13)(2)、施工机械安全 (13)(3)、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13)(4)、现场消防措施 (14)模板工程支设方案一、编制依据1、金居·银郡住宅小区8#楼施工图。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二、工程概况见金居·银郡住宅小区8#楼施工组织设计三、模板支设总体概述本工程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主体构造柱、圈梁及楼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四、施工工艺基础筏板工程:支设基筏边模→浇筑混凝土。

基础构造柱及圈梁:支设构造柱模板→浇筑混凝土→拆除构造柱模板→支设圈梁模板→浇筑混凝土。

主体构造柱、圈梁、现浇板模板:支设构造柱、圈梁、现浇板模板→浇筑混凝土。

1、砖墙砌筑在砌筑构造柱砖墙时,在构造柱的周围砖墙上从距地300mm开始,每隔50mm预留通缝,在加固构造柱模板时穿“扒钩”用。

砖墙在砌筑到最后两层时,在上数第二层预留间距1000mm,出墙60m m 的砖支撑,供支设圈梁时放置圈梁模板用。

同时在砖支撑的一侧预留通缝,在支设圈梁模板时穿“扒钩”用。

2、基础模板支设条形基础模板:侧板和端头板制成后,应先在基槽底弹出基础边线和中心线,再把侧板和端头板对准边线和中心线,用水平尺校正侧板顶面水平,经检测无误差后,用斜撑、水平撑及拉撑钉牢。

3、混凝土构造柱模板支设混凝土构造柱的支设采用“扒钩”与方木结合和钢管加固的方法。

(1)按图纸尺寸制作柱侧模板(注意:外侧板宽度要加大两倍内侧板模板厚)后,在砖墙上按马牙槎粘贴海绵条,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再安柱模板,两垂直向加斜拉顶撑,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

(2)安装柱箍:柱箍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的大小等因素进行设计选择(有木箍、钢箍、钢木箍等)。

本工程的构造柱尺寸240*240和240*370及240*180等几种,构造柱净高度2.88M。

因此根据经验,柱箍间距采用500mm,不会造成构造柱胀模、崩溃等质量事故。

(3)在柱模的底部预留240*100的清扫孔便于将支模过程中掉到模板内的木楔、锯沫及落入的灰尘等从此处清理出来和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润湿模板和砖墙的水从此处排出,确定柱模内清理干净后,再把清扫孔堵住。

(4)浇筑构造柱混凝土时要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不能过大,以免大量的混凝土浆从模板接缝和模板与砖墙的接缝部位流出,形成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

另外,在浇筑混凝土时通过串桶把混凝土浇筑到模板内,避免混凝土自由落下高度过大,碎石与混凝土浆分离影响混凝土质量。

4、混凝土圈梁模板支设采用胶合板,自身固定为方木和钢管。

1、圈梁模板安装(1)、在砌体上弹出水平线。

(2)、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模板、支撑等。

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压旁来确定。

根据空心板板底标高和圈梁模板的高度,在砖支撑上部加楔木的方法控制圈梁的标高,在通缝内穿“扒钩”打紧加固圈梁模板的底部。

圈梁模板的上口加拉杆加固,保证圈梁的轴线位置和截面尺寸(详见附图一)。

(3)、对于结构中的弧形线条,采用先配模后安装加固的方法施工,配模方法为将弧形线条划分为若干小段,每段均用小宽度板条拼成设计形状,再在模板面钉一层镀锌铁皮,然后将配好的各小段模扳运至现场拼在一起,并与其他模板合并加固。

5、现浇板安装(1)、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柱和龙骨。

支柱与龙骨的间距,应根据楼板的混凝土重量与施工荷载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

一般支柱为800~1200mm,大龙骨间距为600~1200mm,小龙骨间距为400~600mm。

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2)、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架设小龙骨。

(3)、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4)、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5)、楼板模板安装完成后,用沥青油毡拼缝。

6、楼梯模板安装见附图二。

附图一:支模示意图附图二:楼梯模板安装预埋Φ20钢筋牵杆底模斜撑吊木三角支撑钢支撑五、模板的拆除1、柱模板及圈梁模板必须在混凝土浇筑24小时后方可拆除。

2、宽度≤2.0m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50%时方可拆除;跨度在2.0m以上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时方可拆除;如果上一层的梁板混凝土未施工,则该层的梁板底模拆除后应加支撑。

3、所有悬挑构件均须待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28天后)方可拆除底模。

4、已经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以后,才允许承受计算荷载,施工中严禁堆放过量的建筑材料。

六、模板支设的质量要求1、模板安装要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2、模板安装时要严格控制圈梁模板的上口标高。

3、穿墙方木要有足够的强度,不得使用带虫眼的方木和腐朽的方木。

4、支设斜撑时要适当,不可过紧造成圈梁缩径,也不可过松,造成圈梁涨模。

5、安放空心板时要轻放,不可冲击圈梁模板,造成圈梁模板标高下降或穿墙方木断裂。

6、此外模板轴线、标高、平整度还应满足施工规范的规定。

七、质量问题的防治1、构造柱底部马牙槎部位烂根,孔洞构造柱在施工完毕拆模后,经常发现在构造柱的底部出现烂根和孔洞的现象。

分析原因为在构造柱模板支设之前砖砌体马牙槎及构造柱底部的多余砂浆没有清理干净,在构造柱浇混凝土之间形成隔离层。

另外,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没有洒水润湿构造柱周围的砖砌体,混凝土水分被红砖吸收,导致混凝土坍落度减小,和易性差,不能振捣密实。

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1、支设构造柱模板之前彻底清理砌筑剩余砂浆,用水冲洗。

○2、浇筑混凝土之前向构造柱内洒水充分润湿砖砌体。

2、圈梁混凝土缩径、胀模圈梁混凝土出现缩径的胀模的原因是:支撑圈梁模板的拉杆拉的过紧,导致圈梁模板向内倾斜,减小了圈梁断面造成缩径。

支撑圈梁模板的拉杆拉的过松或圈梁底部的“扒钩”未钩紧模板,模板底部在混凝土压力下向外胀出而上部则随之向内倒。

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把拉杆改成同时具有拉和支的作用的顶杆和“扒钩”要保证钩紧模板。

八、劳动力配备本工程砼劳动力配备情况详下表格:九、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 质量体系的建立(一)、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优良标准,并创市优质样板工程,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首,以项目质安组为主体,公司总工程师、质量安全科、监理、市质量监督站实施逐级监督,公司各职能部门、各专业科室积极配合的多层次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全面控制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项目质量控制组织形式如下:(二)、按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根据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由公司总工程师领导、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的质量管理机构,使整个质量保证体系协调运作,工程的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三)、实行目标管理,进行目标分解,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把责任落实到相应的部门和人员。

除公司质量监督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外,项目副经理技术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生产 安 装 部 内 业 部 质 监 部后 勤 部 器 材 部 施 工 部现场另安排专职质监员跟班作业,分别对模板的制作安装、钢筋绑扎、砼浇筑等施工作业进行跟踪监控,并严格按照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规定,使项目各部门到各施工班组,层层落实质量职责,明确质量责任。

(四)、积极开展质量管理(QC)小组的活动,工人、技术人员、项目领导“三结合”,针对技术质量关键组织攻关,并积极做好QC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

拟成立地下室外墙防裂防渗QC小组,以达到地下室外墙彻底根治裂缝和渗漏现象。

施工过程组织措施一、质量管理流程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质量管理流程,具体见质量管理流程图。

承包管理目标国内外同行施工水平调查质量管理目标工程质量目标质量检验流程技术规程操作规程管理标准检验操作规程工程验收评定标准原材料定货信息器械调运进场使用前检查原材料检验投入与否决定原材料等质量验收标准检验操作流程工程施工计量器具计划检定特殊工程人员确定技术工艺措施操作者技术水平机具、设备能力检测、试验能力施工操作环境、备件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竣工验收工序自检、质量员检查、试验无损伤检测工程交工质量问题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二、保证质量的管理措施:1、岗位责任制:按质量目标分解,将质量责任层层挂牌,层层落实。

由质检员行使质量否决权和奖罚权。

2、奖罚制:拉大班组优良与合格的工资差距,质量评定按楼层各部位分开进行,实行优质重奖,劣质重罚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3、材料进场检查制。

4、三检制:主要分项工程质量严格检查,坚持“自检、交接检、专检”三检制。

5、隐检制:根据施工进度安排预检、隐检计划,进行预检、隐检程序,办理预检、隐检手续,并及时履行签字归档。

6、工程例会制:(1)、外部工程例会:汇报工程进展情况;听取业主,监理、质检站及设计院等各方面的指导和意见,提出施工或图纸上的问题、方案措施;协调与业主外包专业工程施工单位的矛盾、协作关系。

(2)、内部工程例会:总结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安全情况,传达外联工程会议精神,明确各专业的施工顺序和工序穿叉的交接关系及质量责任,加强各专业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及工序交接管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定于每星期六下午召开工程例会。

7、成品保护制度:施工过程中,后插入的工序,应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如覆盖、防护等进行保护,免遭污染或破坏。

十、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一)、模板安装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拼缝严密,模板最大拼缝宽度应控制在1.5mm 以内。

(二)、为了提高工效,保证质量,模板重复使用时应编号定位,清理干净模板上砂浆,刷隔离剂,使砼达到不掉角,不脱皮,表面光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