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声音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声音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使用WINDWOS“录音机”加工音频信息。
教学难点
正确设置“音量控制”;
插入两首不同的背景音乐。
板书
设计
示意
框图
1、引入
2、音频采集
3、音频的简单加工
4、作品评议及总结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一、
情境引入:
以学生创作动画作品中需要插入声音为例,引入本节教学内容。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科目
计算机
年级
高一年级
班级
时间
课题
声音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知识`能力`品德
知识性与技能
1知道录音采集音频信息所需的准备工作;
2了解“音量控制”的基本设置对音频采集、加工的影响;
3熟练使用WINDWOS“录音机”进行朗诵录音;
4使用WINDWOS“录音机”加工音频信息。
3、教师或学生示范:使用WINDWOS自带的“录音机”录音,并按要求将录音文件保存为WAV格式。
学生活动:
1.讨论:采集声音要做哪些准备?
2.实践:设置“音量控制”后使用“录音机”录制作一句自我介绍和朗诵《锦瑟》,并保存为WAV格式,与朗诵原文录音比较。
三、音频的简单加工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
1、删除多余的声音;
学生活动:
1.相互推荐优秀作品,交流评议。
2.调整配乐作品,完成分段配乐,保存为WAV格式。
3.讨论:分段配乐比较难完成,其它音频处理软件可方便地实现。为下一节课作铺垫。
4.谈学习操作感受:可用简单的软件实现的,尽可能用简单的软件。
教学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声音信息加工和处理的技术,提高生活中处理信息的基本技巧和能力。
2、为学生的朗诵录音《锦瑟》加入配乐;
3、调节音量;
4、制作的作品与《锦瑟》动画作品中的朗诵录音比较,进行简单的自我评价;
5、同桌之间进行交流与评议。
引导:注意配乐与诗词意境的配合、注意配乐的插入点和结束点。
加工。
2.利用教学网站的技术支持、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以及BBS,自主学习完成。
3.对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四、作品评议及总结
1、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
2、评议:从录音和加工的质量、配乐的选取、音量调整等技术方面进行评议。
3、引导:在使用配乐时要注意尊重音乐的版权。
4、学生或老师示范调整配乐作品:在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诗分别用加两首不同的音乐为其配乐。
5、小结:“录音机”可以进行一些简单音频信息的加工处理,但要复杂一点就比较难实现,可用专业一点软件。可用简单的软件实现的,尽可能用简单的软件。
展示:高一语文必修三的李商隐诗词《锦瑟》的动画。提出本节任务:学习制作“配乐诗朗诵”作品《锦瑟》。
引导:使用WINDWOS自带的“录音机”就可以方便地完成声音的采集和简单的加工。
二、音频采集
1、录音采集前的准备(P90):对朗诵内容的理解、对硬件的设置、对录音软件的选择。
2、示范:设置“音量控制”为使用“录音机”录音作好准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正确设置“音量控制”为录音做准备;
2能够正确使用WINDWOS“录音机”制作配乐朗诵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亲历音频采集和简单加工的过程;
2体验音乐在信息表达交流中的独特魅力;
3关注音乐的版权问题,尊重知识产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使用WINDWOS“录音机”进行朗诵录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