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高法院常用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理解与适用表格(2011年版)
最高法院常用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理解与适用表格(2011年版)
2、最高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一)》第10-15条
夫妻财产约定纠纷
婚姻关系成立之前或之后均可以对双方的个人财产及共有财产的所有权进行约定。因履行该约定时产生的纠纷。
1、《民通》第55条
注意:离婚诉讼中双方就该财产协议发生纠纷的,只须将案由确定为“离婚纠纷”;如果是在离婚之后或办理离婚登记时因协议引起纠纷的以“夫妻财产约定纠纷”确定案由。
3、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4部分
4《婚姻法》17条
被继承人债务清偿纠纷
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应由被继承人清偿的财产义务引起的纠纷
1、《民通》
2、《继承法》第33、34条
债务包括:
税、给付债务、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侵权之债
遗赠纠纷
遗赠人在设立遗嘱或其继承人在实施其遗嘱的过程中产生的纠纷。
1、《民诉法》第34条
2、《民通》
3、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6、43条规定
只能赠与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人。
遗赠扶养协议纠纷
遗赠人与扶养人在履行遗赠扶养协议过程中产生的纠纷。
1、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5、56条。
2、《继承法》第31条
3、《民通》
扶养人不能是具有法定抚养义务的法定继承人。
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
题的解释》
5、《宪法》
一般人格权纠纷
指侵害他人的一般人格权,使他人的人格利益受损而引起纠纷。
1、《民诉法》第29条
2、最高院《关于适用<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
问题的意见》第28条
3、《侵权责任法》
4、最高院《关于确定民事侵
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
题的解释》
依照上述8项人格权纠纷案由无法确定案由的情况下,可以依此案由确定。(实际为兜底条款)
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
题的解释》
4、最高院《关于适用<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
问题的意见》第150、151条
荣誉获得权、荣誉保持权、荣誉利用权。
隐私权纠纷
指因侵害他人隐私权而引起的纠纷
1、《民法通则》第5条
2、《侵权责任法》
3、最高院《关于确定民事侵
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
题的解释》
主要纠纷:刺探、调查个人情报、咨询,干涉、监视私人活动,侵入、窥视私人领域,擅自公布他人隐私,非法利用他人隐私等。
题的解释》
7、最高院《关于审理触电人
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
解释》
8、最高院《关于确定民事侵
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
题的解释》
9、最高院《关于适用<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
问题的意见》
出现这些纠纷时,首先应当适用“侵权责任纠纷”项下根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列出的具体案由。没有相应案由的,再适用“人格权纠纷”项下的案由
受理条件:1、已进行合法的异议登记;2、异议登记不当:异议内容不正确或15天内未起诉;3、给原登记权利人造成了损害。4、向异议登记申请人主张。
虚假登记损害责任纠纷
1、登记申请人故意想登记机关提供虚假材料,致使不动产登记内容错误;
2、因不动产登记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误导致登记内容错误;
3、登记申请人与登记机关人员恶意串通,导致登记内容错误。
平辈之间(夫妻之间、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父母已故或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由兄姐扶养大的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缺乏劳动能力且生活来源的兄姐)
1、《婚姻法》第20、29条
3、《民通》第119条
2、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民通>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31条
4、最高院《关于适用<民诉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2条。
2、物权保护纠纷(二级案由)←是个兜底条款,只有在其他案由不适用时才由该案由来调整。
物权确认纠纷(
所有权确认纠纷、
用益物权确认纠纷、
担保物权确认纠纷)
是指因物权成立、内容及物权归属产生的纠纷
1、《民诉法》第22、23条3、4项,24条、25条。
适用物权确认纠纷案由的,主要是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确认之外的物权的确认纠纷。包括土地之外的动产所有权和建筑物所有权的确认纠纷。
监护权纠纷
监护权人认为其依法行使监护权被他人侵害时引发的纠纷
1、《民通》16-18条
2、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民通>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0-23条
涉及侵害监护权以及监护人怠于行使监护权引发的纠纷,均可将其确定为“监护权纠纷”
探望权纠纷
1、《婚姻法》第36、38、40条
2、最高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及时(一)》第24-26、32条
题的解释》
将“侵害企业名称(商号)权的行为”和“企业名称(商号)合同纠纷”归入“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项。
肖像权纠纷
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引起的纠纷
1、《民通》第100条、120条
2、最高院《关于适用<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
问题的意见》第139条、150条、151条
3、最高院《关于确定民事侵
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
《物权法》第35条
不动产遭受正在或潜在的受损害的危险时
修理、重作、更换纠纷
《物权法》第36条
恢复原状纠纷
《物权法》第36条
如果以修理恢复原状,应直接使用修理、重作、更换纠纷案由
财产损害赔偿纠纷
《物权法》第37条
物权受到侵权后的损害赔偿
3、所有权纠纷(二级案由)
案由
释义
法律规定
注意
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
1、《民诉法》第34条
2、《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71条
3、《土地管理法》第76条
4、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民通>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52条
5、《物权法》第21条
6、最高院《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2、13条。
7、《房屋登记颁发》第92条
8、《民通》121条
1、申请人的恶意行为给利害关系人和第三人造成损失的,利害关系人和第三人可起诉该申请人;2、因登记机关工作人员失误,给权利人、利害关系人、信赖登记公信力的第三人造成损害的,应承担损害责任。3、申请人与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串通造成上述人员损害的,承担连带责任。
婚姻自主权纠纷
指侵害他人婚姻自主权而引起的纠纷
1、《民通》第103条
2、《侵权责任法》
3、《婚姻法》第2、3条
主要纠纷:侵害订婚自主决定权,侵害结婚自主决定权,侵害离婚自主决定权。
人身自由权纠纷
指侵害他人人身自由权而引起的纠纷
1、《民通》
2、《侵权责任法》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43条
4、最高院《关于确定民事侵
4、最高院《关于确定民事侵
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
题的解释》
5、最高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主要纠纷:诽谤、侮辱、新闻报道失实、文学作品适用素材不当、无证据而错告或诬告以及因过失致人名誉权损害。
荣誉权纠纷
指因他人荣誉权而引起的纠纷
1、《民法通则》第102、120条
2、《侵权责任法》
3、最高院《关于确定民事侵
一、人格权纠纷
案由
释义
法律依据
注意问题
生命权、健康权、人身权纠纷(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案情确定相应的案由)
是指他人实施侵害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行为而引起的纠纷。
1、《民通》
2、《道路交通安全法》
3、《铁路法》第58条
4、《民用航空法》第157条
5、《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6、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
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
2、最高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二)》第8、9条。
离婚后损害责任纠纷
无过错一方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或者法院判决离婚、调解离婚之后的特定期限内,有权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承担损害责任。
1、《婚姻法》46条
2、最高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二)》第27条。
3、最高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一)》第28-30条。
同居关系纠纷
(同居关系析产纠纷、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
1、《婚姻登记管理条例》
2、《婚姻法》第12条
3、最高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二)》
单纯解除同居关系而不涉及财产分割或子女抚养的,除了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以外,法院不予受理。
抚养纠纷(抚养费纠纷、变更抚养关系纠纷)
1、父母不履行抚养未成年子女和不能独立生活子女的义务,子女要求其履行引起的纠纷;
2、最高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一)、(二)》
离婚时涉及夫妻财产分割、子女抚养问题,审判实践中均归入“离婚纠纷”案由。
离婚后财产纠纷
情形:
1、离婚时为分割;2、因履行财产分割协议而发生纠纷;3、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问题反悔的;4、离婚后两年内发现在离婚时未分割的财产。
1、《婚姻法》第47条
返还原物纠纷
权利人请求无权占有不动产或动产的人返还该物的纠纷。
《物权法》第34条
返还原物是指物的返还。返还财产是指财产的返还,财产形态包括物或权利。
排除妨害纠纷
因物受到他人妨碍而引发以排除这种妨碍为目的的纠纷。
《物权法》第35条
消除危险纠纷
他人之行为或某一事实状态危害到物的安全时为消除该为限引起的纠纷
侵害探望权以及请求中止探望权的纠纷均可确定为“探望权纠纷”
分家析产纠纷
一个较大家庭根据分家协议而分成几个较小的家庭同时对共有的家庭财产进行分割,从而确定各个成员的财产份额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