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教案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二、体积的测量
1.体积的单位:主单位:立方米(m3)
其它单位:dm3、cm3、mm3、L、mL。
2.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
3.量筒的正确使用:①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②视线要与液面齐平
三、测量误差
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差异
2.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减小。
错误可以避免。
3.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采用精密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方法(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对应训练】
1.单位换算:=() cm; 36000nm=() km
15cm3=() m3。
2.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B两个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 cm。
3.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图2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
图1
图2
4.如图3所示,某同学用量筒、足够多的水,一定重的铁块和细线,测量某一木块的体积,所作的步骤如下:
A.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水的体积V1;
B.用细线栓住铁块,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并使之全部浸没,记下铁块和水的总体积V2;
图3
C .取出铁块,用细线把铁块和木块捆在一起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3;
D .计算出木块的体积;
①以上步骤中多余的是 ( )(填步骤前的序号) ②写出求木块体积的公式,即V=( )=( )cm3 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
是
〔 〕
A .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
误
B .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C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D .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6.把一根刻度尺均匀但不准确的直尺跟标准直尺进行比较,当两尺零刻度线对齐时,不准确尺的刻度线正好与标准尺的刻度线平齐,由上面读数可知标准尺的分度值是 。
若用不准确的直尺测得笔盒的长度为15cm ,则用标准尺测得笔盒的长度为 cm 。
7.有一个量程为1m 的卷尺,请你设计一套简单的方法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写出必要的方法、步骤,并将路程表达出来。
教学 反思
图
3.升华和凝华 【方法提示】
1.熟记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熔化、汽化、液化、凝固、升华、凝华。
2.日常生活中温度计如何正确使用:(1)“一看二清”。
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
(2)“三要”。
(a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b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运用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以及图像判断物态变化和吸放热过程。
4.自然界中,常见自然现象和三态变化关系。
5.汽化两种方式的比较。
6.升华、凝华现象同其它物态变化的比较。
7.巧记物态变化特征,灵活运用和解释有关现象。
蒸 发
沸 腾
不
同
点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温度条件 温度变化
影响因素
相 同 点
【对应训练】
1.云、雾、雪、霜、露、雹、冰中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 ,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 ;由水凝固形成的是 。
2.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出来的气。
用口“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 ,使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
果
6.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中,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
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 液体温度;B.液体的表面积;C.液面上气流的快慢;D.
液体的种类。
(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量的酒
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荫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
酒精的多少。
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A ”、“B ”、“C ”或“D ”)。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D 。
要求简要写出实验的方法。
7.如图2所示,表示晶体的熔化图象的是( )
A .甲图
B .乙图
C .丙图
D .丁图 8.设计一个简易实验,验证“蒸发的快增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将设计思路及观察到的现象写出来)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质量和密度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1.知道质量的单位。
2.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使
用天平称质量。
3.理解密度的概念。
4.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
度。
5.会用量筒测体积,会用天平和量筒测体积 过程与 方法 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
实践活动。
图
丙
乙
甲
图3
1:2
7.如图3所示,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酒精、水、盐水,则装酒精的是〔 〕
A .甲杯
B .乙杯
C .丙杯
D .无法判断 8.用天平测出质量100g 的水,步骤有: a .使天平的衡梁平衡 b .往可盘加入,100g 的砝码
c .把空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加砝码以及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
d .要空玻璃杯中慢慢注入水使横梁平衡,这时玻璃杯中的水这是所需称量的100g 的水在上述
实验步骤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
A .a →b→c →d B.a→c →d→b
C.a→c →b→d D.a→d→c→b
9.质量为60g 的无色透明液体,其体积为75mL ,则该液体可能是 〔 〕
A.水 B.煤油 C.酒精 D.硫酸 10.使用托盘天平,如果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忘记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使用
它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为什么
砝码 100
g 50g 20g 10
g
5g
个数 1
1
2
1 1
11.一架天平的砝码盒中各砝码的质量及个数见下表天平的游码标尺如图4所示,
(1)当他准备向右盘加砝码
时,首先脑子时应想的问题是 。
(2)他在右盘加20g ,10g,5g,砝码各一只发现天平横梁上的指针在标尺的两侧不断摆动,如图5所示
① 他用下列哪一步操作可正确称出物体的质量 〔 〕 A .将横梁上平衡螺母向右旋进一些B .将横梁上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
图4
图3
(1)人推车是,给车一个向前的推力,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2)用力提水桶时,水桶对手的拉力,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2
.
下
列
关
于
力
的
说
法
中
不
正
确
的
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C.只有接触的物体才有可能有力的作用
D.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使用弹簧测力计前首先要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观察,观察指针是否对准 ,还应当观察 和 。
4.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量范围之内
B.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其读数应根据最小分度值确定
C.测量前一定要校零
D.实际测量力时,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不一定要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5.用100N 的力作用于A 处竖直向上提一重物,若用力的图示法表示这个力,则图3所示各图中正确的应是[ ]
6.体育课上,只见小明用力将铅球沿斜上方推了出去,在空中运动了一段弧线后落到地面,地面被砸了一个坑。
在这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体现了力的作用效果。
(1)铅球受到小明的推力作用后,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由 变为 ;
(2)铅球脱离手后,不沿斜向直线运动,轨道向下弯曲,这是因
图5 (2)回答:以上三个实验分别说明的问题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图4
10、请你找一块塑料平板,将平板
搁在几个大小相同的瓶子上,让一辆玩具小车无线遥控或上发条的小车均可)的车轮转动,随后把小车放在平板上,如图5所示。
请你预测一下:小车会向前运动吗平板会运动吗如果会运动,向什么方向运动说出你所预测的理由,然后用实验来检验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运动和力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1.知道惯性定律和惯性现象。
2.理解合力的概念,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滚动摩擦,知道摩擦
在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