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企业管理》
课程标准
编写人:黄明___________ 审核人:夏小玲 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时间:2013年8月
一、课程基本情况 (2)
二、课程性质、地位 (2)
三、课程目标 (2)
1、能力目标 (2)
2、知识目标 (3)
四、课程容、教学设计和考核标准 (4)
1、课程容和学时分配 (4)
2、项目设计 (4)
3、教学组织形式 (7)
4 、考核标准 (8)
五、课程实施 (8)
1、师资条件 (8)
2、教学设施 (8)
3、教学资源 (8)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标准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设计理念
本课程是电子类专业法人公共课,课程容包括管理基础知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文化等容模块。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首先对企业职能和工作容有一个整体认识,从而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群奠定基础。

具体来看,通过现代企业管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现代企业、管理,了解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战略管理、市场经营战略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主要工作容,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为学生以后走入社会,进行管理和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实践基础。

三、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1) 通过管理基础知识学习,会用管理知识分析、解释企业的管理活动
(2)通过现代企业的学习,会区分什么是企业,会辨别企业类型,会分析和解释企业
管理的功能。

(3)通过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学习,会分析、解释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流程及各环节的重点。

(4)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学习,会区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模块和基础工作,会分析和解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5)通过市场营销管理的学习,会进行初步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会根据企业的环境信息匹配市场营销战略。

(6)通过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学习,会区分企业生产流程,会区分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的效能。

(7)通过财务管理的学习,会初步分析企业财务营运优劣。

(8)通过企业文化的学习,会用企业文化的三个层面进行企业文化分析,会初步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的流程。

2、知识目标:
(1)管理基础知识:掌握管理的含义、基本特点,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层次和角色,简单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
(2)现代企业制度:掌握企业的概念和特点,企业的类型;掌握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和职能,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含义和特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了解企业管理的发展;
(3)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掌握企业经营战略及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概念、企业经营战略的特点、经营战略管理的流程。

熟悉企业制定经营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人力资源管理:掌握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实践模块。

了解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价的目的、流程。

(5)市场营销管理::掌握市场、市场营销的概念和功能,消费者市场及消费者行为模式,掌握目标市场营销和竞争性的市场营销战略类型,掌握市场营销组织策略
类型,了解市场营销观念。

(6)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了解生产管理的容、生产过程组织、生产作业计划。

掌握质量、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了解质量管理的产生和发展,质量管理常用的统计
法。

(7)财物管理:掌握财务管理的概念,财务管理的主要容,财务分析指标,了解财务控制的历史演变和特点。

(8)企业文化:掌握企业文化的概念、主要特征和功能,企业文化的核心,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序,掌握企业形象设计及其途径,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管理道
德。

四•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2、项目设计(一般指二级项目容)
3、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课外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法。

情景模拟法:教师创造适合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情景角色来
模拟实际的企业管理容
课外实践法:主要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优势,及一手资料的可获取性,让学生
收集资料,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学习相应的企业管理知识;
案例分析法:此法贯穿了整个教学的全过程,每一部分的知识都有相关案例与之配套,有的是通过案例分析引入所学知识,有的是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有相对应的案例引入,通过案例能够让学生更深的理解所学知识。

主题讨论法:不定期的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学会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在小组讨论,并总结讨论结果在课堂上大胆发言。

此过程中一定注意教师的身份,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引导者。

通过主题讨论法,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多种教学法的灵活应用,能够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增强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2).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以多媒体电子课件(PPT电子教案)为主,配合使用黑板板书。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用电子课件制作大量容丰富的教案,在配以案例、习题等容,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利用多媒体一体化教室、校园网等资源优势,构建本课程的教学,通过网络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实施计划、电子教案、PPT
课件、习题及答案、试卷、实习计划、案例、论文等。

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自主学习,开阔视野。

4、考核标准
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出勤情况、实验情况)占30%,期未考试成
绩点70%。

五、课程的实施
1•师资条件
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企业管理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课程开发能力、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能力、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的能力等,以利于教学和课程的改革。

2.教学设施
本门课程的实训条件要求有教学做一体化的综合实训室,融教学与实训为一体,以及与课程相应的软件作支持。

校外要求有与学校长期合作的企业做实训基地,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

3•教学资源
1 •教辅材料:要力求接近实践,最好是来源于实践的案例与情境,并开发课程的习题、参考文献等容,向学生开放,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及办学目标,项目驱动,以任务为导向,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理论适度、重在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原则。

推荐教材:《现代企业管理学》兆信主编,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2•信息技术:充分的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例如网络、多媒体课件等,为学生提供学习的便利条件。

例如加大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把与课程有关的文献资料、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
学课件、习题、教学视频、采购管理的相关前沿信
息、与职业资格考试相关的资料、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等都放到网上,充分的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环境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