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历史专题复习测试四
(‚近代中国各阶层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专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6分)
本卷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该项选出来填写在答题纸规定处。
1.右图是马星驰先生所作的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它揭
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商人罢市的推动
B.工人阶级参加斗争的巨大作用
C.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
D.北伐战争胜利的鼓舞
2.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该小组应去的城市是、
A.北京
B.浙江
C.上海
D.瑞金
3.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下列史实最能说明“合作者”这一观点的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北伐战争 D.武昌起义
4.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勇敢担当起这一使命,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与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创密切相关的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南昌起义的发动
C.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D.遵义会议的召开
5.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A.南昌起义
B.遵义会议
C.中共一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6.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7.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下列口号、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
8.“红色战士志气昂,好比东方升起的太阳,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猛如虎,冲锋陷阵,无坚不摧谁敢当。
”这是红军长征期间出现的一首战斗歌曲。
以下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湘江战役②巧渡金沙江③吴起镇会师④飞夺泸定桥⑤甘肃会师⑥爬雪山,过草地
A.①②④⑥③⑤
B.①②⑤③④⑥
C.②①④⑥⑤③ D①③④②⑥⑤
9.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A.创办学堂 B.编练新军 C.兴办实业 D.自强求富
10.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
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B
A.鸦片战争爆发 B.《马关条约》签订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辛丑条约》签订
11.“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
12.热播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如图)中有一个宣传队到关东村镇宣传并
当场为新青年剪辫子的情节。
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应是
A.辛亥革命爆发 B.五四运动发生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九一八事变发生
13.“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
这两句竹枝词反映出中国近代传媒
A. 注重时事新闻报道
B.注重商业广告登载
C.注重社会问题评述
D.注重社会新俗宣传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4分)
本卷共2小题,第16小题14分,第17小题10分,请按照题目要求,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规定处。
16.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和,创
建四军建奇功。
‛——红军一段歌谣材料四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主要山峰都在千米以上,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井冈山)反动力量薄弱,这里还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党的组织基础,并且留有一定数量的农民自卫军。
——《中国近代史》材料五‚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
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
——朱德纪念遵义会议的诗作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最能体现这一事件性质的口号是什么?这一事件对中国革命有何重大影响?(3分)
(2)材料二中的三位革命者一同参加了哪一年召开的什么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深远的意义?(3分)
(3)材料三中的红军歌谣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2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毛泽东选择井冈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原因。
(3分)由此形成了什么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1分)
(5)材料五中的“群龙得首”和“纠正偏差”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17.近代以来,随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民族工业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謇在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总长时给各省的电文中指出:“窃念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已成者当竭力保存,未成者宜先事筹划。
”
材料二
材料三从l912年到l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
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1)材料一体现了张謇倡导的什么主张?(1分,不得照抄原文)结合学过的张謇事迹,你如何看待他弃官回乡办厂这一举动?(2分)
(2)据材料二,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具有什么特点?(2分)
(3)据材料三,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峰在何时?造成此时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附加题:列举近代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简要事迹。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