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方案为加快构建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体系,推动全市工矿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建设和运用,进一步提高企业对系统的使用能力和监管部门的监控力度,根据自治区安监局《关于印发< 工矿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绩效考核办法> 、< 市、县(区)安监局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绩效考核办法>的通知》(X安监办发[X]X号)和《关于开展工矿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建设达标的通知》(X安监发[X]X号)文件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X 年全市系统建设要按照“风险辨识、清单入库、预控到岗、分级治患、闭环销号、全员参与、实时在线”要求,贯彻“提质扩面,促用增效”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落实奖罚措施,提高企业对系统的使用能力和监管部门的监控力度,加快构建全市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体系。
在辖区工矿企业全面开展以“八个一”为标准的达标活动,年内全市上线的企业50 %以上达标,实施动态全程监控,企业和各级安监人员运用系统进行安全管理和监管成为常态。
三、工作内容(一)持续规范组织架构和行业分类信息。
高度重视安监部门组织架构建设,将所有领导和安监人员纳入组织机构并分配账号,明确工作职责,确保文件接收、业务办理、监管执法工作常态化,为系统有效运用打下基础;督促企业自查并更新完善所属行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部门负责人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尤其是行业信息必须严格按照《自治区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企业基本信息的通知》(X安监信息[X]X号)要求进行再核准、再完善,确保与统计上报企业的行业一致。
(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广“八个一”工作经验。
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一套推进资料。
企业要切实加强系统建设组织领导,全面全员推动系统建设,建立专门的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系统建设资料。
主要包括:①领导班子专题研究一形成专题研究记录(有图片)。
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亲自主持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传达本《方案》精神,专门研究部署系统建设工作,把系统建设作为打基础、治根本、管长远的整体工作加以推进。
②召开全员动员大会一形成动员大会记录(有图片)。
企业要组织全体员工召开系统建设动员大会,讲清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工作要求,明确系统建设是全体员工必须做好的工作。
③全面部署系统建设一形成建设工作方案。
企业要制定系统建设(达标工作)方案并正式行文下发,成立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时限、内容、要求等具体明确。
④建立系统建设骨干队伍一形成骨干队伍名册。
企业建立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骨干人员名册,明确人员账号、岗位、使用设备类型(电脑或手机),各部门、车间、班组至少有一名骨干。
⑤加强全员系统培训一形成一套培训资料(附照片)。
企业要对全员进行系统建设培训,使各级各类人员切实掌握系统功能和风险控制、隐患治理要求,熟练使用系统。
2.架构组织机构—形成一套层级架构。
企业要在系统中建立组织机构,实际怎样就怎样,需要几级就几级,机构层级、机构名称、机构人员、角色权限、工作职责等要完全结合企业实际。
安全管理部门应设在企业本级。
原有组织机构不完善的,要借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
3.准确辫识风险一形成一个风险点库。
控制风险是系统建设的根本目的。
企业应发动全员全面辨识安全风险,将高空坠落、中毒窒息、机械伤害等容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事故的风险辨识出来,建立风险点库。
风险点的确定以人、机、环、管为主要内容,以岗位能独立管理为基本原则,描述要简单准确。
危险化学品等行业巡检过程中的巡检点即为风险点。
4.制定风险清单—形成一套风险清单。
制定风险清单是落实风险控制的前提和基础,是系统建设的核心。
①清单层级和数量。
企业风险清单应与组织架构层级一致。
②风险点选择。
企业各层级风险点要符合实际,不能将本层级管不了或没必要管的风险点纳入清单,企业级清单应将企业重点风险点纳入。
班组、岗位风险点重点突出人、机、环等现场管理内容,人的不安全行为必须纳入。
③危害因素的确定要点。
危害因素是风险点上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几种情况,以“什么情况(如设施设备方面的电路老化、人的行为方面的酒后上班等)+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为最佳结构,应按不符合要求的句式表述,关键要做到具体明确、通俗易懂,存在多个危害因素时应分行表述。
注意:(1)不用“是否”、“可能”、“不到位”、“职业病”等模糊表述,如是否符合操作规程等;(2)危害因素不能与风险点一致;(3)不能只用事故类型代替危害因素。
④控制措施的确定要点。
控制措施是预防危险因素导致事故的措施,应与危险因素对应,一个危害因素可有一个或多个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确定的关键是具体明确、便于操作、本层级有权执行。
注意:a.能用“2米”“3天”等准确数字表述的,不用“适当”、“定期”等大概数字和笼统表述;b. 应将标准、规程、制度等规定的关键内容直接表述出来,不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按制度执行”、“按标准”等。
C.不要将本层级无权执行的措施纳入。
⑤周期频次确定要点。
控制周期和频次应完全结合企业实际,其中班组、岗位必须每班控制并录入数据,如一个岗位3 班倒,这个岗位控制周期频次即为一日3次;巡检岗位一日巡检4 次,这个岗位控制周期频次即为一日4 次。
⑥严把清单质量关。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对各层级制定的风险清单严格审核把关,确定无误后在系统备案。
所有企业要对已报备的清单进行“回头看”检查,不符合上述清单制定要求的自主撤回(不需要县级安监局审核)修订并完成报备,清单更换必须撤旧换新同时进行,避免出现清单“空档” 。
全市所有企业应于5 月30 前完成清单制定和修订报备。
⑦严格清单审核。
安监局将对照上述清单制定要求,对企业报备的清单进行审核(重点看清单与组织机构是否一致、风险点是否符合企业实际、危险因素、控制措施、检查频次是否符合要求等)。
不符合要求的打回企业重新制定。
取消系统原有的撤回清单审批程序,企业可直接撤回。
5.完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管理制度。
企业针对系统风险控制功能,制定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专项制度,制度必须包括责任部门及责任、责任人及其责任、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信息录入、隐患整改要求等,尤其必须规定各层级督办要求,并以正式文件发布。
奖罚制度必须明确风险点逐个检查、及时录入、隐患及时整改、向下及时督办的奖励和不按上述要求工作的处罚办法。
6.清单现场公示—形成一套清单公示牌。
企业应在各层级显著位置张贴相应的风险清单,重大危险源、重要设备等重点风险点处应有危害因素和控制措施公示。
7.加强硬件建设—配备一套风险控制设备。
企业应采用建设wifi 环境、配发流量费、适当位置建设上报点等方法,激发全员控制风险、治理隐患。
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配备电脑和移动终端各1 台;安全管理机构或小微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各部门、车间应配备至少1 台电脑和1 部移动终端;各班组至少配备1 台移动终端。
设备配备和条件创造情况上报信息系统。
8.系统有效运行—形成一个电子台账。
企业应落实“实时在线”要求,实时全面控制风险、及时彻底治理隐患。
一是检查录入要实时,严格按照检查频次逐条控制风险,尤其是班组、岗位上班后应先检查控制风险,每班录入检查情况。
二是督促督办要实时,发现下级未按检查频次逐项完成风险检查、隐患未按时整改的,及时督促,确保各项数据全面、真实、准确。
(三)建立健全系统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强化绩效考核措施。
我市系统建设绩效考核工作总体参照自治区安监局《关于印发工矿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绩效考核办法> 、< 市、县(区)安监局安全风险控制和隐患治理绩效考核办法> 的通知》(X安监办发[X]X 号)文件执行,细化为系统自动考核、随机抽查考核和平时动态考核三部分,分值为65%+35% ±。
1.系统自动考核。
考核结果由系统自动生成,每月最后一天24 时系统自动生成当月绩效,12 月31 日24 时自动生成全年绩效,每月绩效平均值为全年绩效数据,系统自动考核分值比重为65%。
2.随机抽查考核。
对在线正常经营企业采取系统随机抽查的方式,年底由市安监局组成考核组进行统一考核,每个县(市、区)抽查3-5 家企业,按照企业考核结果平均分值计算,分值比重为35%。
3.平时动态考核。
在遵从自治区安监局《绩效考核办法》中系统自动扣分项的基础上,新增加完成执法检查、发布动态、承办现场会加分和被督办、通报、立案查处扣分制,各县(市、区)、工业园区安监部门凡在系统发布动态一次加0.2 分,有计划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并登记一次加0.2 分,承接区、市系统建设现场观摩会议一次加0.5 分;被上级安监部门督办、通报一次扣0.2 分,辖区内企业被立案查处一家扣1 分,未完成系统执法计划一家扣0.2 分,辖区内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一般以上事故扣2 分。
各县(市、区)安监部门也要尽快完善对辖区企业系统建设考核机制,制定系统执法计划,于4 月20 日前报市安监局。
(四)坚持以“八个一”标准为重点,积极开展系统建设达标活动。
要求年内全市工矿企业319 家完成达标,占全市在线在营企业的59% ,其中6月份达标企业89 家,占在线企业16.5% ,7-9 月份达标企业135 家,占在线企业25% ,10-11 月份达标企业95 家,占在线企业18% (详细任务分配见附表一)。
各县(市、区)安监部门、各企业要于4月10 日前完成系统达标部署,全面启动达标工作,制定达标方案。
达标验收由各县(市、区)、工业园区安监局分别负责组织,成熟一家验收一家,验收80 分以上为合格,将验收合格企业名单分别在6、9、11 月30 日前进行公示,将公示文件及验收结果汇总后报市安监局。
市安监局将对各县(市、区)、工业园区系统验收合格企业名单中进行随机抽查3-5 家进行复核,对经核查不实企业责令补课并立案处罚,按照自治区安监局34 号文件规定进行考核扣分。
四、工作要求(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工业园区安监部门、各企业要切实把系统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作为打基础、管长远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要成立专门的系统建设领导机构,确保系统专人管理、行业监管责任到人。
(二)严格坚持达标标准。
安监部门要严格对照工作内容指导和督促企业系统建设,严格对照达标评分表组织达标验收,不得降低验收标准。
各企业要严格对照工作内容做好达标创建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扎实到位。
(三)切实强化执法监察。
安监部门要把系统建设纳入执法计划,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及时督促指导企业开展系统建设工作,各县(市、区)安监部门系统执法监察要实现全覆盖,达到100% ,市安监局各科室对分管行业领域企业每个工作日抽查一家,抽查率全年不少于80% ,行业达标率不低于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