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油污1.碳酸钠 7%,氢氧化钠 3%.磷酸钠 3%,硅酸钠 2%。
水 85%2,溶液加热值 70~80 摄氏度,浸泡 30 分钟左右二,酸洗~15%硫酸溶液2,溶液加热之 70~80 摄氏度,浸泡 30 分钟左右三,反黑1、加入发黑烟(加热型) 1: 1 比例兑水2、将溶液加热至 130~145 摄氏度, chuli50~80 分钟四、皂化1、方:肥皂水溶液( 30~50g/L )2、加热到 80~100 摄氏度,处理十分钟左右。
常温发黑液的方(转载)常温发黑液的组成①主盐无论是硒化物系,还是非硒化物的常温发黑剂, Cu2+都是成膜的关键组分,最常用的为硫酸铜。
②氧化剂在常温发黑剂中,必有氧化剂和铜盐、铁基体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才能成膜,常用的有二氧化硒、亚硒酸等,此外还有硝酸、亚硝酸盐、硝酸盐等。
③加速剂起催化作用,能提高反应成膜速度,最常用的为氯化镍、硫酸镍等。
④络合剂主要作用是络合铜,控制其置换速度,以保障结合力、常用的有柠檬酸盐、酒石酸盐、氟化物、磺基水杨酸等。
⑤稳定剂主要是维持发黑剂 pH 值稳定。
从而使常温发黑操作正常稳定。
常选材料有硼酸、磷酸、磷酸缓冲液、氨水、磷酸二氢盐等。
⑥表面活性剂使基体表面润滑、发黑膜均匀一致,可消除发花、浮灰现象,常用的有 OP 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等。
4 钢铁常温发黑液具体方现根据各种杂志所刊发钢铁常温发黑论文资料,并依据我公司研究成果,公布以下具体方,供进行此项研究者参考配方 1:硫酸铜4~ 8 g/L二氧化硒4~ 8 g/L磷酸盐7~ 15 g/L硝酸盐2~ 4 g/L柠檬酸盐2~ 4 g/L稳定剂20 ml/LpH时间3~ 5 min配方2硫酸铜1~ 3 g/L亚硒酸2~ 3 g/L对苯二酚 ~ g/L 发黑促进剂 ~ g/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 g/L OP-10乳化剂 适量配方 5硝酸铜 亚硒酸 磷酸 氯化钠pH 配方 6硫酸铜 二氧化硒 磷酸 氯化镍 酒石酸钾钠 柠檬酸钾 时间 配方 7 硫酸铜)4~ 6 g/L 5~ 10 g/L5~ 10 ml/L 1~ 2 g/L 2~ 4 g/L 4 g/L 10~15 g/L 10~15 g/L 2 g/L 2 g/L 3~ 6 min 3 g/L 磷酸缓冲液) 4 g/L亚硒酸 (H 2SeO 3) 1 g/L添加剂 1~3 min 配方 8:磷酸 有机酸 十二烷基硫酸钠 复合添加剂 pH 时间 配方 3 硫酸铜 硫酸镍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亚硒酸磷酸盐 pH 值 时间 配方 4 硫酸铜 硝酸 二氧化硒 磷酸 2~ 4 g/L ~ g/L ~ g/L 10~15 g/L 2~3 2~ 6 min 3~ 7 g/L 2~ 3 g/L 4~ 5 g/L 4~ 5 g/L ~ g/L 30~ 60 s ~ g/L ml/L ~ g/Lml/L3 g/L时间硫酸铜硫酸镍亚硒酸磷酸二氢锌硼酸DPEⅢ- pH 时间配方 9:硫酸铜亚硒酸磷酸二氢锌柠檬酸硝酸钾添加剂配方 10:硫酸铜二氧化硒硫酸镍氧化锌磷酸TX-10乳化剂稳定剂时间配方 11:硫酸铜二氧化硒硫酸镍柠檬酸钾对苯二酚时间配方 12:硫酸铜亚硒酸钼酸钠硫代硫酸钠硫酸镍 pH 时间配方 13:二氧化硒硫酸铜硫酸镍硝酸锌4 g/L1 g/L4 g/L2 g/L4 g/L1~2 ml/L10~60 s3~5 g/L 3~5 g/L 4~5 g/L 2~3 g/L1 g/L20 ml/L4~5 g/L 4~5 g/L 3~4 g/L 2~3 g/L 10~15 g/L 10 g/L5~10 g/L 3~8 min4~6 g/L ~3 g/L~2 g/L2 g/L1~g/L1~5 min2 g/L4 g/L2 g/L1 g/L4 g/L5~8 min5 g/L4 g/L4 g/L磷酸10 g/L TX-10乳化剂 5 g/L络合剂 10 ml/L时间 2~5 min5 工艺参数的影响发黑液浓度的影响常温发黑剂浓度过高时,成膜速度过快,膜层较疏松,结合力不好;浓度过低,发黑速度慢。
然而,不同材料由于表面活性不同溶液含量也应不同。
pH 值的影响 pH 值是影响发黑效果的一个最重要的参数。
若 pH 值过高,成膜速度慢,甚 至不能发黑成膜, pH 值过低,则反应速度过快,结合力不好,而且随 pH 值的进 一步降低会溶解生成的膜层。
pH 一般制在~之间, 必要时可用硝酸或氨水调整。
温度的影响温度低于 10℃时,反应速度较慢,黑度和均匀性差,此时应延长反应时间。
当温度大于 40℃时,反应速度过快,结合力差,温度一般控制在 15~35℃。
时间的影响黑化时间需根据基体成分和温度而定,一般在 3~10 min 。
若时间过短,则 膜成长不完全,膜层过薄,有花斑;若发黑时间过长,则表面会过多地为黑色氧 化物,多余部分疏松,结合力不好。
6 常温发黑工艺简介钢铁常温发黑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前处理、 发黑和后处理 3 个部分,其工艺流 程为:化学除油→热水洗→冷水洗→酸洗→冷水洗→冷水洗→发黑 (可 2 次发黑 )→水洗→水洗→中和→水洗→浸油封闭。
除油除油是关键, 如果工件上油未除净, 就会直接影响黑化的质量, 出现花斑或 发黑膜结合力差,甚至不能上色。
在此推荐一个除油配方。
氢氧化钠磷酸三钠洗衣粉 温度 时间80~ 100 g/L 50~ 60 g/L 3~ 5 g/L 80℃以上 1~ 10 min 对于油污比较严重的工件: 可以先用有机溶剂清洗后再化学除油, 还可再增 加一道电化学除油工序。
化学除油后必须先用热水洗。
酸洗 对于锈蚀不太严重的工件, 可采用常规的盐酸液除锈、 再水洗, 对于锈层和 氧化皮较厚的工件,推荐采用以下配方:酸洗应注意防止工件过腐蚀,可向酸洗液中加入硫脲等缓蚀剂。
盐酸 硫酸 OP-10乳化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 时间 300~350 g/L150~200 g/L3~ 5 g/L~ 0. 05 g/L至锈除尽为止发黑将经过前处理的工件直接浸入发黑液中,当工件完全发黑时,即可取出。
必须注意: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发黑膜疏松,结合力差。
为了获得最佳发黑效果,可将工件抖动数次,以便着色均匀。
发黑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例如:随着发黑量的增多,发黑剂有效成分不断消耗,发黑速度逐渐变慢,需适当延长发黑时间。
另外,冬季发黑时间应长一些,夏季发黑时间应短一些。
工件从发黑液中取出后,应空留几分钟,以继续成膜反应,增加结合力。
因成膜反应缓慢,随发黑件存放时间延长,其外观会更黑,耐蚀性和结合力也会越来越好。
工件取出后若发现局部着色不均匀,可漂洗后放回发黑液中继续着色,直到满意为止。
为得到效果最佳的常温发黑膜,可采用 2次发黑工艺,即工件先后在两个发黑槽中发黑,两个发黑槽液成分一致、浓度不同。
一般第 2 槽浓度较低,约为第 1 槽浓度的 1/4 左右,其它操作条件一致。
应注意:工件经第一次发黑后,应充分水洗再进行第Ⅱ次发黑。
中和中和处理是用 3%~5%碳酸钠溶液刷洗或浸渍 1 min,其目的是为了中和发黑液残液,并填充膜层孔隙,否则残留的酸性发黑液将降低膜层耐蚀性。
封闭处理工件发黑后常用防锈油进行封闭处理,可采用以下 3 种方式:①工件经中和水洗后,再热水洗,甩干,彻底干燥后,浸热防锈油 (80~90℃) 进行封闭处理,时间约 2 min。
②工件经热水清洗、甩干后直接浸入脱水防锈油中进行封闭处理,时间在 3~ 5 min ,取出后自然晾干。
③工件发黑后先在 80~90℃的 1%肥皂溶液中填充处理,取出干燥后可以直接浸普通机油或防锈油。
发黑处理一种常温发黑处理工艺,主要由以下工艺步骤完成:1) 清洗; 2) 脱脂:工件必须完全浸入脱脂液中;脱脂液浓度 ph 值 12-14 ,处理时间 10-30min ,每过 3-5 分钟上下抖动几次,药液浓度低于 ph12 时补充脱脂粉; 3) 水洗; 4) 酸洗:酸洗液浓度 ph 值 2- 4,处理时间 5-10min ; 5)水洗; 6)发黑:池液浓度 ph 值,处理时间 10-12min ; 7)水洗; 8) 吹干; 9) 上油。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 1.发黑安全不用电,用碱性高温发黑需 1 00%用电。
2. 提高工效:共需 1-2 分钟。
3. 发黑成本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对发黑时间作了严格的控制。
4. 工艺适应性强:解决了球墨铸铁不能发黑的难题。
一种轴承套圈倒角及挡边的发蓝防锈处理工艺。
轴承套圈在热处理后经过除油脱脂,然后在氢氧化钠、亚硝酸钠、硝酸钠和水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变色处理,其配比为 15 ∶ 3-5∶ 1∶ 20;温度120 ℃ -135 ℃;时间 15-25 分钟;取出套圈用清水冲洗后进行钝化处理,钝化处理用重铬酸钾溶液作为填充液,其浓度为 12% -18 %;在室温下 12 分钟;经钝化处理并干燥后,放入105 ℃ -120 ℃的机油或防锈油中1-3 分钟,至气泡完全消失后取出,停放 10-15 分钟后检验。
本发明生成的氧化物薄膜性能稳定,在常温下可长期保护套圈倒角、挡边处不生锈,轴承的外观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钢制件的表面发黑处理,也有被称之为发蓝的。
发黑处理现在常用的方法有传统的碱性加温发黑和出现较晚的常温发黑两种。
但常温发黑工艺对于低碳钢的效果不太好。
A3 钢用碱性发黑好一些。
碱性发黑细分出来,又有一次发黑和两次发黑的区别。
发黑液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亚硝酸钠。
发黑时所需温度的宽容度较大,大概在 135 到155 ℃之间都可以得到不错的表面,只是所需时间有些长短而已。
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工件发黑前除锈和除油的质量,以及发黑后的钝化浸油。
发黑质量的好坏往往因这些工序而变化。
弹簧发黑处理技术弹簧发黑处理技术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41 更新时间:2009-8-17 19:37:21 | 【字体:小大】(1)弹簧发黑工艺碱性化学氧化处理发黑,是将加工完毕的合格弹簧放入含有浓碱溶液中加热处理,使弹簧表面获得一层微薄的致密氧化膜,这种氧化膜有抗腐蚀作用。
弹簧在加热的溶液中,由于碱对弹簧表面腐蚀,产生铁离子(亚铁化合物)在碱中加入氧化剂——亚硝酸钠能使氧化过程得到改变而在弹簧表面上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四氧化三铁)。
这种氧化膜主要是有磁性氧化铁组成,氧化膜的生成时间为30~60 分钟。
若时间再延长,也不能提高氧化膜的厚度。
工艺过程:去油———(去铜)——→酸洗——→清洗——→氧化(或二次氧化)——→清洗——→热水清洗——→皂化——→浸水膜装置换油——→入库。
各道工序要求序号名称配方及技术要求备注去油 1.化学去油 NaoH100~150 克/升 +Na2CO320-27克/升加热至沸点滚桶内加入少量废酸和铁悄2.用汽油或柴油洗洗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