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1、安全生产管理措施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3、文明施工与现场标准化管理措施4、劳动保护措施5、环境保护措施6、季节性安全技术措施7、现场防尘措施一、工程概况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1、安全生产管理措施1.1健全组织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成员: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机管员等。
1.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网络图1.3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1.4安全生产目标:(1)年负伤事故频率:1.0‰以下;(2)杜绝重伤、死亡、火灾、设备、食物中毒等重大事故;(3)社会、业主、员工、相关方的重大投诉为零;(4)通过安保体系认证、上海市标化优良工地。
环境目标净化环境、文明施工、预防和减环境因素的影响,满足环境规定要求。
1.51.6安全教育程序1.7组织安全活动1.8安全检查程序1.9安全管理制度1.10安全管理细则(1)以建设部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国家和行业现行安全生产规范、规章为依据,认真制定本工程各工种、各机械操作规程及各项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2)建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明确项目经理为项目安全第一责任人,根据本工程实际项目部下设安全负责人,负责主持项目日常安全工作,各班组设兼职安全员一人,开展定期的(一旬一次)和不定期的(节假日、暴风、雨、雪等季节性),以及专项性的(大型机械、脚手架、临时用电、防火等)安全检查。
项目部其它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做到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确保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
使安全工作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3)认真执行本公司制定的各级管理人员、生产班组长、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落实到人,各项经济承包中应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奖罚措施。
(4)认真抓好三级安全教育,特别要做好新工人上岗前及变换工种后的安全教育考试,并做好记录归档。
(5)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必须进行全面性的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被交底者履行签字手续。
(6)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7)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有时间、有要求确保重点部位,危险岗位的监护督查,安全检查有记录,对查出的隐患应及时整改,做到定人、定时、定措施。
(8)抓好班组“三上岗,一讲评”活动,班组在上班前须进行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和每周一次的讲评安全活动,对班组的安全活动记录,每半月上交安全员检查、归档,作为对班组安全考核的一项重要措施。
(9)遵章守纪、佩戴标识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出现,各类人员应佩戴不同颜色的安全帽以利识别。
(10)做好“十牌二图”与安全标牌图牌应规格统一、字迹端正、表示明确。
施工现场必须有安全生产宣传牌或宣传标语,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主要通道口都必须有安全宣传标语或安全警告标志。
(11)现场安全纪律a.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b.进入施工区域,每个操作人员应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
c.严禁酒后作业。
d.现场内不准赤脚、赤膊、穿背心、拖鞋、高跟鞋。
e.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禁止患有恐高症、痒癫病、高血压病人上高作业,上高禁止穿皮鞋和带钉易滑鞋。
f.非现场作业人员未经批准,不准进入施工区域,作业人员禁止从事非本人工种作业。
g.防护设施的变动必须经项目安全员的批准,变动后有相应的防护补救措施,作业后完成恢复,书面资料由安全员保管。
h.不准在施工现场打闹玩耍,不准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i.大型施工设备进场检验、安装和日常操作要严格加以控制与监督,设备性能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一律不准使用。
j.对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或拆除大型机械、脚手架时,必须进行安全检测或设置警戒监护。
(12)现场消防措施a.现场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防火领导小组和义务消防队,消防干部持证上岗。
b.层层签订消防责任书,把消防责任书落实到重点防火班组(木工班、电焊班),重点部位(危险品仓库、宿舍、食堂)。
c.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统一由消防干部负责维护、管理、定期更新,并做好书面记录。
d.食堂、宿舍、办公室、木工间、油漆间、危险品仓库每50m2配备二只种类适合的灭火机。
施工现场在脚手架斜道旁及建筑物四角,每隔一步架放置一组灭火器。
e.现场动火作业必须执行审批手续,落实防火监护人员。
f.电焊工在动用明火时,必须随身带好上岗证,动火许可证、消防灭火机,并有专人监护。
g.气割作业场所必须清除易燃物品,乙炔气和氧气存放距离大于2米。
使用时二者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
距明火作业点大于10米。
h.消防管理必须符合文件规定要求,119电话号码上墙,建立灭火施救方案。
在自救的同时,及时报警。
(13)现场安全保卫措施a.安全保卫坚持“预防为主,确保重点”的指导思想,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b.建立专门的保卫机构,统一领导治安保卫工作,设专职保卫干部,110电话号码上墙。
c.严格建立门卫值班制度,做好来客登记,材料进出场检查及值班情况记录。
d.执行治安防范责任制度,层层签定治安责任协议书。
e.对施工现场的贵重物资、重要器材和大型设备加强管理,做好“四防”工作。
f.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和“四防”教育,提高广大职工安全保卫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g.加强对外来民工的管理,设专人负责对外来民工进行法制规章制度教育,对参加施工的民工要进行审查、登记造册、领取暂住证、劳务证、上岗证后方可上岗,严禁招收社会上闲散人员及无身份证者,防止流窜在逃犯等坏人混入民工队伍。
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2.1编制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计划,针对本工程规模、进度、结构、环境、技术含量、施工风险等特点进行安全策划。
2.2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3高危作业防护安全技术措施(1)洞口临边a.车辆坡道、出入口做好安全措施,并由安全员定期检查。
b.结构上四周临边,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c.平面洞口,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洞口防护必须工具化、定型化。
d.在未安装栏杆的扶梯、阳台、料台、挑平台、雨蓬、挑檐边、无外脚手的屋面、楼层周边,必须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刷黄黑标志漆。
e.临边、洞口、通道上方搭设的防坠隔离棚,棚架与脚手架不得共用受力杆件。
(2)悬空作业a.悬空作业所用工具设备必须是经技术鉴定,验证的合格品。
b.悬空作业必须有可靠的立足点,并视具体情况设置防护栏网。
c.外立面窗、玻璃安装及油漆施工时,应系好安全带。
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樘子、窗台上违章作业。
d.操作平台的制作、安装、使用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平台显著位置标明允许使用荷载,需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设专人监督,严禁超载。
(3)交叉作业防护a.各工种进行上下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上方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上层高度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之外。
不符合以上条件时应设置安全网、防护棚等安全隔离防护措施。
b.模板、脚手架等拆除时,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员。
模板、钢管等拆除后,临时堆放外口离楼层边沿不应小于1米,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米。
c.楼层边、通道口、脚手架上,严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
2.4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措施a.严格执行机械设备保养、维修、操作规程,设备进场应履行好鉴定验收制度。
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者一律不准使用。
大型机械需由专门检测单位检测,合格发证后方可使用。
b.严格执行“三定”(定人、定机、定岗位)制度,塔吊应实行人机固定,持驾驶证上岗,其它中小型机械操作人员由公司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c.严格执行检修和定期保养制度。
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防腐工作应贯穿于操作的前、中、后各个过程,当机械设备运转到保养周期定额工时或完工时,必须按规定进行保养,严禁机械设备超负荷使用,带病运转或在运转中进行维修。
(1)井架a.各类保险、限位、防坠、通讯装置齐全有效。
b.基础应符合规范要求,安装、拆卸应严格按顺序进行。
c.操作人员应持有井架安装、拆卸证。
d.搭、拆时应设置警戒区,并有专人监护。
e.吊篮严禁载人。
f.附着杆与建筑物牢固连接,不得附着在脚手架上,缆及绳设置应符合规范。
g.出料口平台及两侧防护和层头门应符合规范要求。
h.井架三侧上方搭防坠棚,井架周围围安全网。
i.安装完毕,须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
(2)中小机具a.木工机械、钢筋机械、砂浆机、搅拌机、对焊机等中小型机械须搭设操作棚,各类离合器、制动器、防护罩必须齐全有效。
b.木工机械间应及时清除木屑,禁止吸烟,配备好消防器具。
c.做到一机一闸一触保一开关箱,做好接零或接地保护。
d.严格执行各种机械的操作规程,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2.5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措施(1)绝缘橡胶电缆线埋地敷设a.电缆干线采用埋地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b.电缆截面应根据允许载流量和允许电压损失确定。
c.电缆在室外直接的埋设的深度不小于0.6m,并应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不小于50mm 厚的细砂,然后敷设硬质保护层。
d.埋地敷设电缆的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合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应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e.橡皮电缆架空敷设时,应沿墙壁或电杆设置,并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金属裸线做绑扎。
f.支线绝缘良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
g.支线应沿墙或电杆架空敷设,并用绝缘子固定。
h.过道电线可采用硬质护套管埋地并作标记。
(2)接零接地a.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b.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c.与电气设备相连的保护零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
d.绿/黄双色电线为保护零线,严禁在任何情况下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
e.接地体可用角钢或钢管,不得使用罗纹钢,接地体截面积不得小于48mm2,接地体不少二根,入土深度不小于2米,两根之间间距不小于2.5米。
采用三角形连接法,接地电阻不大于4Ω/f.施工现场所用电设备必须达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的负荷线首端设置规格相匹配的漏电保护器,一般不大于30MA/0.1S。
(3)电箱(配电箱、开关箱)a.设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开关箱,实行“一机一闸一触保一开关箱”严禁用同一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b.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同一开关箱内严禁配有380V和220V两种电压,开关箱应由分配箱配电。
c.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气及常温场所,周围应有一定的空间,道路畅通,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杂物等。
d.配电箱应设总熔丝、分开关,零排地排齐全,并作分路设置,以确保专路专控,总开关电器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熔丝应和用电设备的实际负荷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