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如何搞好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其实是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指导下,通过班主任和班级成员的理解和认识,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能够激励全班同学奋发向上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

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主任的管理也应该与“年级”俱进,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根据渐进性原则,不同年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

一、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指通过对所在班级环境的设计、布置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相关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也是衡量班级文化的最基本尺度,它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

这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生的墙壁也在说话。

”本着实用美观的原则,对班级环境进行精心布置,使教室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

高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班级刚刚建立,可以向学生征集班徽、创作班刊,对班级的墙报进行精心的艺术设计,使学生对新集体产生参与感。

高二年级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想、陶冶学生的情操。

可以在教室墙上设置若干个专栏:“心与心愿”专栏中可以写上同学们的远大志向和近期的努力方向,及班主任对同学和老师的
美好祝愿;“向知园”中可以张贴一些学生们搜集的课外知识,丰富着他们的业余生活;“文馨苑”中可以展览同学们的一篇篇美文佳作,也可以是班主任收集的一些启智小品文,使学生在鉴赏中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心灵得到了净化与滋养。

高三年级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侧重于简洁、朴素、启智。

通过精心设置班级标语来达到励志和心理辅导的目的。

可以先向学生收集自己最欣赏的名言,然后全班投票选出得票最高的三、四条,在教室里张贴。

如“让别人因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凡事预则立,不豫预则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等,这些名人名言无不启发着学生的心智,抒发和谐的情感,使他们感悟着美好的人生,塑造着健康的人格,最终心灵得到了净化与滋养。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

因此,班主任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不仅要注意制度本身的科学发展,还要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其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高一年级要真正还学生以主体地位,班主任必须有民主思想,实行民主治班。

在开学之初的第一次班会课上可以开展一次“班规征集”活动。

先由同学们自行讨论列出了本班“班规”,然后挑出全班呼声最高的十条,作为最终全班同学都要遵守的本班班规,以后针对
班级新问题进行不断的补订和健全。

从学习到作息,从生活到活动,就能够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步入正轨,进入良性循环循环,逐步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步入快车道。

高二年级可以实行全员参与班级管理,增强每个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可以实行轮值班长制度,每位同学都有任班长的机会,每一任轮职班长期一个月,在上任之前,需全面提出自己的施政纲领,工作设想,每个人的工作设想要有新意,要有鲜明的个性,又要切合本班实际,便于实施,这样可以极大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学们会提出许多富有创造性的设想,包括一些主题鲜明、有时代特色、形成新颖活泼的主题班、团会。

高三年级班级管理已制度化,可以实行“班务日记”,并相应配套实行班干部轮岗制、德育量化考核制,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性来管理班级。

班务日记制度能让班主任改变婆婆妈妈式的管理为遥控式管理,从而充分尊重学生并解放自身。

同时,以一个月或两个月为单位时间,结合学校的班级考核结果和班级民主生活会考核班干部工作,“论功行赏”,以激励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

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是班风,良好的班风能增强班级集体的向心力,使班级的每一个成员精神振作,团结友爱,关系和谐。

高一年级着眼点倾向于肯定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成长中不断感受到“自主、超越”的快乐。

目前出版市场的假冒伪劣屡禁不止,那些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甚至充满色情、凶杀的精神鸦片危害匪浅,真正适宜年轻一代的精神食粮短缺。

初中生的生理渐渐成熟,但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易满足于感官刺激,而忽视了道德熏陶与人格升华,出现饥不择食而消化不良病症,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健康,而且学生在课后或校外不便于家长和老师管理,防不胜防。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广泛开设各类讲座,或由学生唱主角开展辩论赛,聚焦热点话题;配合重大时事组织知识竞赛,推动读书活动及各科竞赛、征文活动,重在参与;利用书刊作为奖品予以激励,例如《读者》、《心灵鸡汤》等深受欢迎;每周确定两天的读报活动,轮流指定三人快速阅读后当众介绍,养成每天饭后时间浏览当日报纸习惯,引导学生阅读健康向上的书刊。

努力建立正确的班级舆论。

班级舆论中心的形成离不开班主任的正确引导,班主任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以大量优秀的事例鼓舞学生。

选拔责任心强,学习认真的学生做班级干部,他们本身就具有的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班主任首先要紧紧的抓住班级中这些优秀的个体,让他们能够在问题的认识上和班主任达成一致,在处理班级的日常事务中和正确站在一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带动其他同学,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其他同学。

从而,形成班级认识问题的正确的舆论基础。

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意识的让学生关注文化的精髓:如“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通过摄影、书画、征文等形式出一期特刊,使学生们了解了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从而更加
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外庆新年的异同”活动不仅使学生关注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化,更让他们了解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父亲节”“母亲节”组织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这两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和我们的“九九重阳节”有何异同。

开展人生与理想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如“人才成长百例思考”漫谈会或笔谈会,也可以出相关墙报;开展“拼搏,人生的劲歌”班级体育友谊赛;召开“共同扬起理想的风帆”班级联谊活动、“理想——指路的明灯”读后感演讲比赛等,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学生身心发展来看,他们认知能力趋向成熟,能独立而正确地解决某些问题,自律性增强,思想负担重。

所以班主任应该以“成年”为支点,对学生进行反思和生存教育。

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类学范畴,班级建设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只要我们充分意识到文化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有效利用班级文化的潜移默化性、影响的长远性、深刻性和自我教育性的等特点,采用“浸润”的形式,把教育置身于特定的文环境中,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我们的班级建设一定会达到新的高度,我们也就能更有效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