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党制度》PPT课件
5、1932年独立工党退出,工党不得不改变纲领和更换领导人 员。 6、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几年间,工党同英国共产党和独立工党 建立联合阵线,反对法西斯主义、战争威胁和国内反动势力。
7、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工党支持政府进行战争,于 1940年加入战时联合政府。 8、1945~1951年,在此期间,发起重新建立社会党国际。 C.R.艾德礼组成第3届工党政府,支持美国的对外政策,反对 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解放运动,但被迫承认印度、缅甸 等国独立。在国内推行“民主社会主义”,用对资产阶级提供 补偿的办法将英格兰银行和一系列企业部门国有化,改革社会 保险、卫生保健等项制度。
• 英国两党制的形成、发展大体上经历三个阶 段: • 第一阶段——辉格党与托利党先后执政时期 • 第二阶段——保守党与自由党轮流执政时期 • 第三阶段——两党制逐步完备
• 1679年议会就詹姆斯公爵(后来的詹姆斯二 世 )王位继承权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反对詹姆 斯公爵有王位继承权的议员们被政敌斥为辉格 (Whig,苏格兰强盗),赞成詹姆斯公爵有王 位继承权的议员们则被对方骂作托利(Tory,爱 尔兰信仰天主教的歹徒)。以后两派逐渐以此 自称,形成两个政治派别。辉格党代表新兴资 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主张限制主权,提高 议会权力;托利党代表地主贵族利益,维护君 主特权。 • 1688年两党由于一致反对詹姆斯二世而走向合 作,共同以政变方式发动“光荣革命”。
托尼· 布莱尔
2008年5月17日,英国财政大臣布朗 17日正式宣布接受工党领袖提名。他 当天在伦敦举行的工党提名集会上说: “我正式接受这一提名,接受它所赋 予的责任以及为英国人民服务的机 会。”
戈登· 布朗
埃德· 米利班德,这位看起来并没有他哥 哥有领导气质,也没有那么帅的年轻人, 被历史推到了台前。他将在今后的几年 向大卫· 卡梅伦和尼克· 克莱格的联合政 府发起进攻,以求取而代之成为下一任 英国首相。在击败了哥哥大卫之后,现 在,轮到他去挑战下一个大卫了。 埃德· 米利班德 (Ed Miliband)
二、起源和历史
英国工党于1900年2月由职工大会(即总工会)发起创立, 初称劳工代表委员会,由隶属于职工大会的工会组织和费边社、 独立工党以及社会民主联盟组成。1906年改称工党。
工党的大事件:
1、工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追随自由党。在第一次大战中 支持政府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加入战时联合政府。 2、1918年2月通过了新党章,规定除保留原有的集体党员制 度外,还在各选区设立组织以吸收个人党员。同年6月,通 过了由韦伯等起草的纲领性声明《工党与新社会秩序》,首 次提出要埋葬私有制。
• 1783~1830年 托利党执政。辉格党和托利 党轮流组阁时期,党派活动只限于议会内 部。 • 1832年选举改革以后,扩大了普选权。 • 20 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人队伍 的不断壮大,工党崛起。从 1924 年开始, 工党取代自由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到 80 年代末,英国除保守党和工党两大政党 外,还有社会自由民主党、社会民主党、 英国共产党、合作党、威尔士民族党、苏 格兰民族党、民族阵线以及英国革命共产 主义同盟等。
9、第3届工党政府垮台后,工党内部发生了长时间的思想斗 争,以H.盖茨克尔为代表的右翼要求修改党章中有关生产、 分配和交换手段公有的条文,放弃国有化政策,左翼则主张 实行更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经济政策。H.威尔逊领导的 第4届工党政府和威尔逊与J.卡拉汉领导的第5届工党政府采 纳了混合经济的概念;所奉行的国内政策同保守党的国内政 策的区别已越来越小。第5届工党政府垮台后,党内主张国有 化的左派与主张混合经济的温和派之间的斗争尖锐化。
工党 一、简介
1、成立时间:1900年2月27日 2、总部地址:旧皇后街16号,伦敦,SW1H9HP 3、政治信仰: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 4、政治路线:中间偏左 5、国际联系:社会党国际 6、象征颜色:红色 7、现任领袖:埃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
近三代工党领袖:
布莱尔在1997年5月2日正式出任英国首相, 后来他兼领的职务还包括有第一财政大臣、 公务员事务部部长、英国工党党魁、以及英 格兰东北部塞奇菲尔德选区议员。作为英国 内阁的阁臣,他也是枢密院顾问官。布莱尔 是工党历史上在任最长的英国首相,也是该 党唯一一位带领工党连续3次赢得大选的首相。
3、 1924年1月,在自由党的支持下首次组阁,并从此开始与保 守党轮流执政。1924年1~10月,1929~1931年J.R.麦克唐纳先 后两次组织工府试图用削减失业补助金和其他 社会事业费来应付严重的经济危机,遭到工人群众反对,被迫 辞职。麦克唐纳及其追随者公开倒向资产阶级。工党发生分裂。
英国政党制度
• 英国政党政治法律地位及其与政权的关系. • 英国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两党制.18世 纪,辉格党和托利党轮流执政,已形成两党制的雏形. 工业革命后,保守党和自由党轮流执政,两党从议会 内的组织逐步扩展为全国性、群众性组织,并通过议 会改革,提高了下院的地位,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两党 制. • 20世纪初,保守党首创影子内阁,后形成惯例,使 两党制更加完备.1924年以后,由工党与保守党轮流执 政.两党制保证了两大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治体制中 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分享管理国家的权力.除保守党和 工党外,英国还有社会民主党、自由党、共产党等政 党,在议会中席位很少,除偶尔参加联合内阁外,一 般都不可能单独组织政府.
10、1981年3月温和派退出工党另组英国社会民主党,工党又 一次出现分裂。 11、1997年~2010年组织了连续四届内阁,成为了工党连续执 政时间最长的一次。 12、2010年5月英国下议院选举失败,英国工党重新成为在野 党。
三、组织结构:
个人党员
工会团体党员
党员分类
(按入党方式分)
合作社与社会主义者团体党员 加入工党的条件: 在其创党之初(1900)凡欲成为工党党员者,仅能透过加入工会或 其它社会主义团体方式始能成之;1918年工党修改党章于地方 增设选区工党后,淡化其”间接政党”的色彩,也筹措选区工 党的经费与厚植各选区的实力,增加个人党员加入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