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电子教案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电子教案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5.1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及要求训练正确地应用单片机,培养解决工业控制,工业检测等领域具体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所做课题,熟悉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的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工作步骤;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例如组成系统、编程、调试、绘图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3.2粮库环境参数测试系统a)内容要求: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正确,概念要清楚;完成设计要求所规定的内容;附有原理图及程序流程图,以及程序清单;文字要通顺,书写要工整。

b)设计要求:了解单片机控制的工作过程;对粮库环境参数测试系统的硬电路、软件部分进行设计。

技术指标:湿度测量范围:0%-50%测量精度:± 5%RH输出信号:4〜20mA湿度测试点数:3点工作要求: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画出系统原理图湿度测量范围:0%〜90%测量精度:土1%RH温湿度测试点数:各3点5.4课程设计说明书书写顺序设计的目的设计的任务及技术指标硬件电路设计硬件电路的各个部件的选择及接口设计系统的硬件电路原理图程序设计程序流程图程序清单实验总结参考文献5.5设计时间安排该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具体安排如表5.1所示。

表5.1 课程设计时间安排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上午布置设计任务书,对基本内容进行讲解;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设计题目学生自己设计学生自己设计整理资料撰写说明书下午查阅相关资料辅导答疑辅导答疑撰写说明书画图5.6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工作态度占30%;方案合理性占30% ;说明书撰写规范性和书面表达能力占5.7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建议选用:张毅刚、彭喜源等•《MC—51单片机应用设计》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参考书目:1、《MC—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李华, 学出版社大学出版社3、《ATMEL8系列FLASH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批准:孙晓云一、硬件电路设计1、采集系统各个部件的选择及接口设计数据采集系统原理框图如图所示: 北京航空航天大2、《单片机应用系统抗干扰技术》,王幸之、王雷,北京航空航天余永权,电子工业出版社制定:杨国福A/D转CPU 换复位电路时钟电路传感1)、传感器的选择技术指标及测量精度要求: -------------- ;为满足指标及测量精度要 求,我选择了 -------- 传感器(注意:根据技术指标自己选择传感器)。

因 为它的技术指标及测量精度为: --------------- 。

2)、信号调理电路设计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是用来将微小的电流信号转变成适合其他芯片使用的电压 信号,本设计采用的是将从传感器输出的小电流信号转换成模/数转换器能接受的0〜5V 的电压信号,它是一个同相放大器,将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入到 ADC0809进行A/D 转换,将转换数据存入单片机的数据存储区,等待处理。

转换若取 R=20(n, R 仁 18©, R5=43©, Rf=7.14K Q,调整 Rw 使 Vf=7.53V 。

则有7 14 7 147 14V0=(4〜20mA)*200Q *(1+ 714724)-7.53* 714 =0〜5V 1843 433)、A/D 转换器的选择及与51单片机的接口设计AD0809的技术指标:(1)分辨率8 位;(2)总的不可调误差 土 1/2LSB ;R fR7V f1OUTR 5R 1 R 5VR f(3)第一电源5V ;(4)温度范围-40 C〜+85C;(5)低功耗15mV-W ;(6)变换时间100 pS;(7)按比例操作,或参考电压接直流5V,或接可调的模拟电压。

总之,AD0809具有较高的变换速度,较高的精度,较小的温度影响,较好的长期精度和重复度以及较低的功耗,具有八路模拟通道,为此选用了AD0809 AD0809与51单片机接口电路如图所示:注意:这部分设计参考书中的214-216页2、系统硬件电路原理图注意:把前面的各部分图对应连接起来,再把51单片机的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对应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参考书中的第21-23页对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进行设计。

定时传送方式对于一种A/D转换器来说,转换时间作为一项技术指标是已知的和固定的。

例如,ADC0809转换时间为128 ps。

可据此设计一个延时子程序,A/D转换启动后即调用这个延时子程序,延迟时间一到,转换肯定已经完成了,接着就可进行数据传送。

在这种方式下,EOC引脚悬空RESET二软件设计注意:(1)设计冷库温度数据采集系统的采集程序,要求采用软件延时的方法分别对4路温度模拟信号轮流采样一次,并依次把结果转存到数据存储区(数 据存储区指针自己确定):(2)设计粮库环境参数测试系统的采集程序,要求采 用软件延时的方法分别对3路湿度模拟信号轮流采样一次,并依次把结果转存到数 据存储区(数据存储区指针自己确定)。

(3)设计烟厂环境参数自动监测系统的 采集程序,要求采用软件延时的方法分别对 3路湿度和3路温度模拟信号轮流采样 一次,并依次把结果转存到数据存储区(数据存储区指针自己确定)。

主程序流程图如下:805174HC373 1 2 3 4 5 6 7 8量15 14 10 11 31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INT 1 INT0P0P0*P0: ALE/39DB038DB1 / 37DB2 /3333WWW3 TT 百 13 14 17 18 1119 18T1 T0RXD TXD EA/VP X1 X2P2 P221 22 23 24 25 26 27 P2:RD WF PSE28 17 16 29D0 D1 D2 D3 D4 D5 D6 D7 QCQ1 Q2 Q3 Q4 Q5Q6Q72 56912 15 19 21 20 19 18"8" 15 14 17 LEOEJ1GND DB0 25 DB1 24 DB2 2310msb2-1 IN-2-22-3IN- 2-4 2-5 IN-: 2-62-7 IN-: lsb2-8IN-ADD-AADD-BIN-ADD-CIN-ALESTART IN-ENABLEEOC ref(- 'CLOCKref(+A 74ALS02A 74ALS02ADC080927 28 13 4 5注意:程序设计参照书中216页用ADC0809勺IN7---IN0通道分别采集3个数据,存于内RAM中以50H为起始地址的单元中ORG0000HJMP MAINORG 0030HMAIN MOV SP,#30HMOV R0 , #50H ;内RAM首地址MOV R7 ,#3;采集3个通道MOV R2,#00H;通道首地址号MOV DPTR,#0000H;0809的地址UP:MOV .A,R2MOVX@DPTR,A;启动A/D转换LCALL D1MS;等待A/D转换结束MOVX A,@DPTR;读取A/D转换结果MOV@R0,A;存入内RAMINC R2;修改通道地址INC R0;修改内RAM单元地址DJNZ R7,UPSJMP$DIMS: MOV R3,#0AHDELY1:MOV R4,#18HDELY2:NOPNOPDJNZ R4,DELY2DJNZ R3QELY1RET三、结论通过此毕业设计,我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我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需要不断的学习,以增强自己的学习,研究能力。

二.要真正设计好某一课题,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与一丝不苟的研究科学的态度。

在杨老师的精心指导与帮助下,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和专业文献,从而对数据采集系统有了比较全面的,深刻的了解和掌握。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疑难问题(注意:要写出遇到了哪些实际问题, 是如何解决的),通过向杨老师请教和大量查阅资料对其进行解决,使我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大大的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因此,感觉自己在不断进步,这都得益于此次课程设计。

由于自己在知识结构上的不足与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刻,产生了不少的问题,不过这也加深了我继续学习的决心。

四、参考文献1沈德金.MCS-51系列单片机接口电路与应用程序实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2何立民.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系统配置与接口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3张凯.MCS-51单片机综合系统及其设计开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4李广弟.单片机基础.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5张俊谟.单片机中级教程-原理与应用•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6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系统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7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8张积东.单片机51/98开发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49王幸之.8051/8098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4 10陈书开.单片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及应用.南京: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11孙涵芳.MCS-51/96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812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13窦振中.单片机外围器件使用手册.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14李华.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15 In tel.Microco ntroller Ha nbook.198516 In tel.Software Han dbook.198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