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厦门市集美区曾营小学百年校庆筹备方案教学总结

厦门市集美区曾营小学百年校庆筹备方案教学总结

厦门市集美区曾营小学百年校庆筹备方案
(意见征求稿)
集美区曾营小学是一所拥有百年沧桑的历史名校。

创建于1911年,2011年曾营小学将迎来她的百岁华诞。

这是集美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件盛事,也是集美区人民值得庆贺的一件喜事,更是曾营小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百年奋进,百年辉煌。

为搞好百年校庆,使100周年校庆活动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目的,特拟定筹备方案如下:
一、校庆的指导思想
通过校庆,回顾办学历史,展示办学成就,探索办学规律,总结办学理念,丰富办学思想;通过校庆,加强对外交流,扩大社会影响,树立社会形象,提高学校乃至厦门市、集美区教育的知名度,争取各界大力支持,优化外部办学环境,拓展办学空间,加快学校建设,创造发展契机;通过校庆,凝聚校友心智,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激励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为把母校建设得更美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实现“管理规范、环境优美、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办学目标。

二、校庆的工作原则
以“弘扬传统、凝聚人心、彰显风范、再创辉煌”为100周年校庆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庆百年成就,寻知名校友,展教育辉煌,建名牌学校”为主题,本着“隆重热烈、简朴务实、有序高效、办出特色”的原则举办庆典活动,以期达到承继优良传统,展示瞩目成就,弘扬“海纳百川,勇立潮头”曾小百年历炼的教育精神之目的。

三、校庆的主题口号
百年曾营和谐共赢
四、校庆的庆典时间
2011年11月(日期待定)
五、校庆的主要内容
(一)设立校园网上倒计时校庆标志物,开通校庆动态等工作栏目。

(二)举行校庆纪念邮册、校庆纪念专题片、校庆书画作品集、校友回忆录等首发仪式。

(三)举行百年校庆庆祝大会(地点:曾营小学运动场)。

(四)举行校友回忆录征稿活动,编制《曾营小学百人百事》。

(五)评选百年知名校友,印制《曾营小学校友录》。

(六)举办展览:教育教学成果展、校庆书画摄影展、校史展、百名少儿书画展。

(七)开展学术交流:邀请海峡两岸知名专家学者(包括校友)学术讲座。

(八)举办海峡两岸教育论坛:现代学校的功能及发展方向。

(九)举行系列文体活动。

六、校庆的经费来源
“政府资助、校友募集、学校自筹”
七、校庆的组织机构
为了做好百年校庆的各项筹备工作,确保校庆系列活动顺利进行,学校成立由市、区、街道、教育局为主的“厦门市集美区曾营小学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统领核实筹备工作全局,协调决策校庆工作中的重大项目、重要事项。

下设办公室,负责筹办具体工作。

(一)成立百年校庆工作领导小组
顾问:黄锦坤(集美区委书记)
倪超(集美区区长)
洪成(集美区委副书记、教育工委书记)
卢绍荀(厦门市台联会长、曾营小学知名校友)
方友义(原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曾营小学知名校友)
许十方(厦门市教育学会会长)
徐报德(厦门市教育学会副会长)
主任:张剑鸣(集美区副区长)
副主任:黄卫灵(集美区教育局局长)
李梅英(杏林街道党委书记)
苏青云(杏林街道办主任)
成员:欧阳萍陈晓辉陈朝晖黄世辉沈怡蓉李振相郑够用(二)成立百年校庆办公室
主任:沈怡蓉(曾营小学校长、书记、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副主任: 李振相(原曾营小学校长、原杏林区政协副主席)
郑够用(原市教育工会副主席、区教育工会主席、知名校友)
成员:陈嘉怀张超怀郑玉毅周明芬王德寿王荣苏巧真郭琳琳
主要职责:全面负责校庆的全过程筹备和实施工作,组织研究、解决筹备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定期和不定期地向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协调各专门小组的工作,处理校庆活动日常事务。

办公室下设工作小组:
(一)成立校庆筹备组
组长:沈怡蓉
副组长:王荣、苏巧真、郭琳琳
成员:陈麒斌、孙仙伟、郭柳燕、方国盟、朱晓飞、杨蓉
内容任务:
(1)负责校庆总体方案策划、制定,并不断修订和充实校庆工作计划。

(沈怡蓉)
(2)校庆主题墙、荣誉墙、校史室等校庆环境文化建设。

(沈怡蓉)
(3)负责庆典活动的总体安排、庆典大会议程的设计、庆典大会文稿的起草、主持词的撰写等,征集、设计、确定校庆标志、校庆宣传口号等(沈怡蓉、王荣)
(4)编辑出版《曾营小学百人百事》(沈怡蓉、王荣)
(5)负责校庆纪念品的设计、制作与发放工作、整理与印制校友通讯录。

(郭琳琳、郭柳燕)
(6)策划在媒体中进行校庆宣传活动,校庆公告的撰写、刊发及有关校庆进展的报道(王荣、郭琳琳)
(7)建设、维护校庆网站。

充分运用学校网站的现代传媒作用,搞好对外宣传与联络。

做好学校最新动态与校庆快讯的发布。

(方国盟、朱晓飞)(8)负责制作校庆纪念专题片及各种宣传资料的编写、制作和印发工作。

负责有关校庆准备及庆典活动的摄影、录像。

(孙仙伟、朱晓飞)(9)负责校庆文艺演出节目准备、排练、拟定节目单,确定演出人员及服装、道具,完成节目的创作与编排、舞台布景的策划制作。

节目串词的撰写。

(郭琳琳、杨蓉)
(10)广泛收集资料,筹备并举办各种教育教学成果展。

(苏巧真、陈麒斌)(11)邀请有关领导或知名人士题词。

(郭琳琳、郭柳燕)
(12)负责庆典大会的现场及校内外校庆氛围的营造。

标语、充气拱门、气球竖幅、彩旗、广播站、场地策划、各种设备调试、制作、摆放座位签等。

校庆日各班黑板报、教室的布置及校园橱窗和文化环境布置,校庆日礼仪培训。

(郭琳琳、孙仙伟、郭柳燕)
(13)举办百名少儿百米现场绘画表演。

(王荣)
(14)举办海峡两岸教育论坛:现代学校的功能及发展方向。

(沈怡蓉)
(15)校庆日与会领导、友好单位代表、友好人士、嘉宾及重要校友的接待,接待场地和所需物品的准备。

(王荣、郭琳琳)
(16)贺信、贺电收集、邀请信函、校庆材料收集整理、工作总结并归档。

(王荣、郭琳琳)
参与成员:年段辅导员、全体班主任、音乐组、
(二)成立校庆联络组
组长:陈嘉怀
副组长:郑够用、郑玉毅
成员:郭琳琳、曾月珍、黄加勒、许金珠、高亚勤、苏秀美
(1)完成重点校友的调查、联系和邀请工作。

搜集、整理历任校长、知名校友的相关文字和图片信息。

(陈嘉怀、郑够用、曾月珍)
(2)收集校友对校庆的意见和建议。

(郭琳琳、黄加勒)
(3)召开校友座谈会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利用各种渠道和线索,走访和发函调查了解校友的现状和活动情况;联络校友感情。

(陈嘉怀、郑够用、黄加勒)(4)收集各届毕业照、校友活动照片和在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有成就的校友个人资料。

(郭琳琳、黄加勒)
(5)组织成立“厦门市集美区曾营小学校友会”,成立通过《校友会章程》,组织校友会开展日常工作,搞好校友联谊活动。

(陈嘉怀、郑够用、郑玉毅)(6)发动校友撰写回忆录或工作心得体会。

(郭琳琳、郑玉毅、许金珠、高亚勤、苏秀美)
(7)编制曾营小学校友通讯录。

(陈嘉怀、郑玉毅、许金珠)
(8)负责校友会有关工作,校庆工作结束后,建立校友联系会,落实校友联系会带头人,负责校友联络,掌握校友基本情况,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陈嘉怀、郑够用、郑玉毅)
(三)成立校庆后勤组
组长:张超怀
副组长:王德寿
成员:陈桂珍、曾建国、陈鹤岩、王智聪、谢庆明、苏意儒、陈勤、梅月香、高玉凤
内容任务:
(1)校庆财务预算、经费保障。

(张超怀、王德寿、苏意儒、陈勤)
(2)学校篮球场、运动场、跑道的修缮工作。

(张超怀、王德寿)
(3)公布捐款受理银行账号。

受捐赠等事宜(登记造册、开具收据等)。

(王德寿、苏意儒、陈勤)
(4)印制捐赠荣誉证书。

(王德寿、梅月香)
(5)校庆期间车辆保障与调度。

(王德寿、黄世忠)
(6)负责安排重要来宾的接待;负责安排各类宴请活动。

(张超怀、王德寿)
(7)与交警、派出所等部门联络协调;制定活动安全预案;做好消防、交通、周边环境等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治。

(张超怀、王德寿)
(8)校庆期间水、电、通讯等保障工作。

(方国盟)
(9)校庆期间校园环境维护、绿化美化、卫生保洁工作。

(王德寿、陈桂珍、曾建国))
(10)校庆期间主要活动现场的安全保卫、车辆疏导。

校内外安全巡视,车辆停放安排与管理(曾建国、陈鹤岩、王智聪、谢庆明、保安四名)(11)负责校庆日校友的报到、接待工作,即:报到地点安排,相关标志制作、签到簿、材料袋及纪念册、纪念品、胸花的发放等。

(张超怀、庄艳艳、杜娜娜、林少婧、王雪芳、陈慧芳、邱少娜、张杨慧、范昊、陈玲芳、张燕清、杜燕燕、蔡岑、黄鹭婷、黄爱华、许金珠等退休教师若干名)
(12)校庆捐款登记与捐赠实物的管理,以及有关单位礼品、贺电、贺函的登记收存等。

(王德寿、苏意儒、高玉凤)
备注:
1、校庆庆典大会初步拟定在2011年11月举行;
2、各组的工作职责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调整;
3、各组要根据本组的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制定出更详尽、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安排,将具体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

如果失职,影响校庆活动的正常开展各组要负直接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