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检验复习题

医学检验复习题

临床生化检验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糖化血红蛋白:成人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HbA、HbA2、HbF,当HbA中的部分血红蛋白被糖基化后,其中由于HbA的2.急性时相反应:在急性心梗、外伤、炎症、手术、肿瘤时血浆某些蛋白质水平可有明显的升高或降低,这一现象被称为急性时相反应。

3. 参考方法:一种可清楚和准确描述的用于特定检验的技术,该技术要有依据,可提供足够准确和精密的实验数据以评价其他实验方法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4.AG:阴离子隙,是指细胞外液中所测的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即正常人血清Na+、K+之和与HCO3-CL-之和的差值为AG值,用mmol/L表示,计算公式为:AG=(Na++K+)-(CL-+HCO3-)一般是利用血清中的电解质含量运算。

5.激素的允许作用:有些激素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器官、组织或细胞而产生生理作用,但是他的存在却为另一种激素的生理学效应创造了条件(即对另一种激素起支持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激素的允许作用。

6.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7.连续监测法:又称为动力学法或速率法、连续反应法,在酶反应过程中,用仪器监测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所发生的改变,通过计算求出酶反应初速度。

8.散射免疫浊度法:9. 基质效应:是指检测系统在分析样品中的分析物时,处于分析物周围的基质对分析物测定结果的影响,10. 平衡法:在代谢物酶促反应中,随着时间的延续,待测物浓度逐渐减少,与之相对应的是产物逐渐增多,一定时间后待测物完全转化为产物,反应趋于平衡,测定反应达到平衡时的信号,即测定反应完全后待测物或产物变化的总量,即终点法,又称平衡法。

二、单选题1.常用于协助诊断Wilson病的血清蛋白是 C.铜蓝蛋白2. 试剂盒的性能评价指标不包括下列哪项A、准确度B、线性范围C、灵敏度D、稳定性E、参考范围3.胰岛素是由何种细胞分泌的?B.胰岛β细胞4.临床实验室测定血糖推荐使用草酸钾和氟化钠抗凝的血浆样本,其原因是A.血细胞中存在糖酵解会使血中葡萄糖减少B.白细胞增高会使血糖升高 C.细菌污染时会使血糖升高D.制备方便 E.血细胞中葡萄糖渗出会使血糖升高5.下列哪项载脂蛋白只存在于CM中? C.ApoB486.能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是A.内生肌酐清除率7. 方法评价试验中干扰试验测定的是A、随机误差B、比例系统误差C、恒定系统误差D、总误差E、以上均可以测定8. 在室间质评中,一般认为VIS大于多少时表明测定结果超过允许误差A、100B、200C、300D、350E、4009.维生素D3的主要活性形式是 C.1,25-(OH)2-D310.单纯性代谢性酸中毒时 D.AB↓=SB↓11.下列关于电解质说法正确的是A.体液中阴阳离子摩尔数相等 B.体液中阴阳离子当量数相等C.细胞内外电解质摩尔数相等 D.细胞内外电解质当量数相等E.细胞内外阴阳离子摩尔数相等12.血浆脂蛋白电泳时出现宽- 带常见于C. III型高脂蛋白血症13. 方法评价试验中回收试验测定的是A、随机误差B、比例系统误差C、恒定系统误差D、总误差E、以上均可以测定14.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哪一种血浆蛋白结合而运输? B、α1球蛋白15.选择性蛋白尿是以哪一种蛋白尿为主? C.转铁蛋白16.脂类消化吸收障碍时,可引起下列何种疾病B.夜盲症17. 正常糖耐量是指A.FPG正常; 2hPG<7.8 mmol/L ;18.诊断心肌损伤确定性标志物是:B.CK-MB19.PO2电极属于A.离子选择电极 B.金属电极 C.氧化还原电极D.离子交换电极 E.玻璃电极20. 下列哪项不是骨吸收标志物?A.胶原交联B.尿半乳糖羟赖氨酸 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C.Ⅰ型胶原α1链螺旋区肽620~633 E.Ⅰ型胶原前肽21.临床实验室若对检测系统进行性能确认,需要进行以下哪组实验A.精密度、准确度、分析灵敏度 B.精密度、准确度、结果可报告范围C.精密度、准确度、参考区间D.精密度、准确度、结果可报告范围、参考区间E.精密度、准确度、分析灵敏度、参考区间22.正常人与病人的测定值分布往往是相互重叠的,可用分界值来划分。

在病人的测定值普遍低于正常人的情况下,若分界值定得过高,则A.灵敏度增高,特异度降低 B.灵敏度增高,特异度增高C.灵敏度降低,特异度增高 D.灵敏度降低,特异度降低E.灵敏度和特异度都不变23.未结合胆红素不溶于水,不能与重氮试剂发生反应其关键原因是:A.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故不溶于水B. 与白蛋白结合使亲水基团包含在内C. 有分子内氢键故不溶于水D. 与球蛋白结合使亲水基团包含在内E.与球蛋白结合使亲水基团包含在内故不溶于水24.进行回收试验的样品浓度最好用A.病理标本的最高浓度值 B.病理标本的最低浓度值C.参考范围内的浓度值 D.医学决定水平的浓度值 E.参考范围的上限浓度值25.判断临床生物化学方法的分析性能能否被接受的误差指标是A.RE>EA B.PE>EA C.CE>EA D.SE>EA E.TE<EA26.干扰试验判断评价方法给出的结果是否受非分析物影响及影响程度,即测定方法的A.随机误差 B.恒定系统误差 C.比例系统误差D.总误差 E.由仪器性能不稳定造成的误差27. 关于酶活性国际单位定义,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CA、在特定条件下,1分钟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的酶量B、在特定条件下,1秒钟能转化1摩尔底物的酶量C、在最适条件下,1分钟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的酶量D、在标准条件(25℃)下,1分钟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的酶量E、在标准条件(25℃)下,1秒钟能转化1摩尔底物的酶量28.下列哪种抗氧化酶只能清除LOOH不能清除H2O2A.CAT B.SeGSHPx C.GST D.SOD E.NO29.普查原发性肝癌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 B.AFP检测30. 酶偶联反应测定酶活性叙述错误的是A、待测酶的酶促反应应为0级B、指示酶的酶促反应应为1级C、辅助酶越多越好D、延滞期越短越好E、测定条件应由测定酶决定三、判断题时结合的最大氧量及物理溶解的氧量。

错1.氧容量是指血液中Hb完全变成HbO22.胰岛素与C肽等分子分泌,因此在血中的摩尔浓度基本相同。

错3.肿瘤病人一般是在治疗结束后9个半衰期进行复查。

4.在酶促反应过程中,随着底物的减少和产物的增加,逆反应增强,反应速度减慢,这一时期称为偏离线性期。

5.血液和细胞外液的氢离子浓度约为20nmol/L,与之对应的pH为7.40。

6.血气标本采集时需要用塑料注射器。

错7.1IU指在规定条件下(35℃,最适pH,最适底物浓度),每分钟催化1μmol底物发生反应的酶量。

8.尿低分子量蛋白是一组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能被肾近曲小管完全重吸收的蛋白质,包括ß-微球2 -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溶菌酶、尿蛋白等,是肾小球受损的早期生化诊断指标。

蛋白、ɑ19.甲状腺素是一种含碘的脂肪酸衍生物。

10.Lowry改良法的灵敏度为双缩脲法的100倍左右。

11.残粒受体能识别HbO2,是清除血液循环中CM残粒和β-VLDL残粒的主要受体,它也能结合含HbO2的HDL。

12.AG是根据测定出血清阴离子总数和阳离子总数的差值计算而出,它表示血清中未测定出的阴离子数。

错13.两点终点法的第一个读数点常选择在加入第二试剂之后的第一个测光点。

14.电解质分析仪流路冲洗完毕,即可进行样本检测。

15.溯源和传递的主要区别在于溯源是自下而上的活动,带有主动性;量值传递是自上而下的活动,带有强制性。

16.1.0ml血清在25℃,340nm,反应体积3.0ml,光径1.0cm时每分钟测定吸光度下降0.001,即消耗4.82 ⨯10-5μmol NADH为一个卡门氏单位。

17.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是监测检验过程中的误差。

18.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酶活性,用K值计算酶活性时,应优先使用理论K值,当仪器不在最佳状态时,应使用实测K值,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可溯源性。

三、问答题1. 何谓基质偏差?如何进行测定?2. 如何确定参考值?应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简述糖尿病的主要代谢紊乱和诊断标准。

4.何谓CETP?简述胆固醇逆向转运的代谢过程答:高密度脂蛋白从周围组织得到胆固醇并在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作用下转变成胆固醇酯后,直接将其运送到肝,再进一步代谢,起到清除周围组织胆固醇的作用,并进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此过程称胆固醇“逆向转运”的代谢过程。

5. 何谓胆固醇的逆转运? LCAT 和CETP与其有何关系?答:高密度脂蛋白的生理功能是把周围组织中的运载到肝脏进行代谢,使胆固醇不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此功能被称为胆固醇的逆运转。

卵磷脂脂蛋白酯酰转移酶(LCAT)由肝脏合成并分泌入血液循环,吸附在HDL分子上,与APOAI和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一起组成复合物,存在于循环血液中。

复合物中的APOAI是LCAT的辅助因子,或可看作游离胆固醇的接收器,而CETP则能将酶反应后的产物胆固醇酯很快地转移到其他脂蛋白,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可将LCAT催化生成的胆固醇酯由HDL转移至VLDL IDL和LDL中,在胆固醇的逆向运转中起关键作用。

6. 简述酶速率法测定ALT的原理、干扰因素和避免方法。

答:7.什么叫尿蛋白选择性指数?测定其选择性指数有何临床意义?答:选择性指数(SPI),即测定igG清除率与转铁蛋白清除率的比值。

可用SPI推测病理类型、预测治疗反应及估计预后。

另外,通过对尿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测定,发现肾炎患者尿FDP的含量往往与尿蛋白的成正比,动态观察FDP 变化,能够帮助判断肾移植后排斥反应。

8.简述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趋势。

答:1、自动化,从样本处理开始至检验结果发出,都由机械代替人工操作;2、一体化,分析仪将同时进行并完成样本分检及各种(如生化、免疫、血常规等)检测;3、计算机化,计算机技术被广泛用于样本识别、测定过程及信息传递;4、标准化,使测定方法、校准、通用性能、可比性等更趋于完善。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检验复习题一、最佳选择题:(每题1分,共23分)1、链球菌不引起下列何种疾病( D )D、食物中毒2、光学显微镜下能看清细菌形态的最佳放大倍数是( A )A. 1000 倍3、破伤风的发病机理是( D)D、破伤风外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4、细菌下列结构中具有黏附作用的是(A )A.普通菌毛5、下列属于Ⅱ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D )D.新生儿溶血症6、革兰氏阴性细菌没有以下哪种结构( C )C、磷壁酸*7、区分粪便中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肠道杆菌最有诊断价值的生化试验是( A )A、葡萄糖糖发酵实验8、需要在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中才能生长的细菌(D)D.霍乱弧菌9、破伤风的发病机理是( D )D.破伤风外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10、细菌最典型的生物学特性在生长曲线的(A )A、对数期11、抗酸染色阳性的细菌是( B)B、结核杆菌12、流感病毒最易变的结构是( C )C、甲型流感病毒的HA13、编码HLA-Ⅱ抗原的基因位于(B)A、HLA-A区B、HLA-D区C、HLA-B区D、HLA-C区14、胎儿宫内感染的检测指标是( C )D、IgM15、肥大试验用于诊断(B)的感染B伤寒杆菌16、下列哪一个是中枢淋巴器官( D)D、胸腺17、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组分是( B )B、 C3a、C5a18、细菌最典型的生物学特性在生长曲线的(A)A对数期19、有关抗体的生物学活性的叙述以下哪个是错误的(A)A、引起Ⅳ型超敏反应B、特异性结合抗原C、免疫调理D、活化补体20、有关抗体的生物学活性的叙述以下哪个是错误的(A )A、引起Ⅳ型超敏反应B、特异性结合抗原C、免疫调理D、活化补体21、用墨汁染色法可以检查( D)D. 新型隐球菌毒22、下列属于Ⅱ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D)D.新生儿溶血症23、下列何种微生物不引起性病(C)C、立克次体24、结核杆菌对人类最主要的侵入途径是( C)C. 呼吸道25、J链存在于哪一类Ig分子结构中(C)C、IgA26、能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细胞是(B)B、Tc细胞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1、ADCC:是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是指表达IgGFc受体的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通过与已结合在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等靶细胞表面的IgG抗体的Fc段结合,而杀伤这些靶细胞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