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的乘法口诀集体备课

7的乘法口诀集体备课

二年级《7的乘法口诀》集体备课
一、课标解读及教材分析:
《7的乘法口诀》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

属于课标中“数与代数”
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解决问题:
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数学思考:
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教材分析
1.内容及作用:
《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首先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

2.教材编写特点:
(1)在具体生动情境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2)创设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

(3)内容的设计有一定的弹性,且形式多样。

3.编写意图: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

(2)加强观察、操作活动的教学。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建议: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总体特征,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征、起点水平和学习风格三方面进行如下分析。

1、认知发展特征: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属于具体运算阶段,有较强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

缺乏抽象性。

2.起点水平:学生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但7的乘法口句数较多,记忆不太容易。

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这对探索乘法口诀之间的规律,熟记乘法口诀
提供帮助。

3.学习者学习风格: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也具有一定的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
课标解读中已经对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作以详细分析,下面对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做如下分析:
1.单元目标:本单元教学主要内容有: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用除法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综合应用乘、除法计算的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2.课时目标:
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有联系的乘法算式;尝试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生活小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学习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有联系的乘法算式.教学难点: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材的处理与策略的选择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

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

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

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

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另外,音乐是陶冶人心灵的神丹妙药,是调节情绪的有效工具。

也为了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乐曲中进行操作。

并以“掌声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意见。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了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共同讨论,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2、在游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程序设计
7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有联系的乘法算式;尝试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生活小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学习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有联系的乘法算式.
2、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了1—6的口诀,谁能快速背出?指名一生背。

2、师:还记得怎么编的口诀吗?谁能讲一讲你的方法?让2-3名学生讲解自己的编口诀的方法。

3、出示主题图,福娃欢欢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小鱼。

4、师:看完后知道我们这节课学什么吗?猜猜看?
5、生:是学7的乘法口诀。

6、师:对,同学们真聪明!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生自主编口诀,经历7的口诀的过程。

师:下面用你喜欢的方法自己遍出7的乘法口诀。

要求:有图、算式和口诀。

生:(1)、先独立思考编口诀的方法,再同桌交流。

(2)、给大家讲你想用的方法。

(3)、学生独立编口诀。

(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同时指导困难生)
2、学生汇报。

(1)用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并讲一讲自己遍的口诀过程。

(2)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法:
可能:A、用摆或画图的方法。

B、一周7天的方法,
C、写字如:一个“学”字7画┅┅等。

(3)课件展示:7的乘法口诀。

3、观察7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1)小组讨论,找出自己的发现,并归纳出来。

(2)小组汇报。

提升:通过小组的讨论与全班的汇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7的乘法口诀的特点有7句,知道相邻两句口诀中,后一句比前一句多7,为学生科学的记忆口诀作好准备。

三、方法应用
师:刚才我们学会了7的乘法口诀,你们记住并会运用了吗?下面考考你。

1、对口令(出示课件)。

2、开火车(出示课件)。

3、连一连(出示课件)。

4、生活应用(出示课件)。

5、拓展练习:你能举出生活中用7的口诀解决的事例吗?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堂检测
A、初步运用:(小组比赛:又对又快)
1、填空:
二七()三七()六七()
四()二十八()七三十五()七四十九
7×()= 14 ()×4 =28 1×()= 7 ()×6 =42
2、计算并说出乘法口诀。

7×3 7×5 4×7 7×1 7×6 3×7 2×7
1×7 3×7 5×7 7×7 7×2 6×7
1×7+7 7×3+7 5×7+7 7×2 6×7-7
3、解决问题:
小红每天做一件好事,一个星期做几件好事?4个星期做了几件好事?
拓展练习:
()×()= 24 ()×()= 8 ()×()= 12
4、用六七四十二写两个乘法算式。

拓展练习:
填空:
7×()< 15 ()×4 >26 3×()< 17 ()×6 =42 7×()= 35 ()×7 =21 7×()= 49 ()×7 =0
六、布置作业
课本P73—74,第5----10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