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安全施肥技术省农科院土肥所副研究员林琼一、茶树需肥特性茶树多年生、一年多次采叶的作物。
与一般农作物相比,茶树的营养需求表现为喜铵、聚铝、低氯和嫌钙;在养分吸收利用方面表现有明显的持续性、阶段性、季节性。
1.氮肥我们知道氮是蛋白质的重要组成成分,施用氮肥能促进营养生长,提高茶叶产量;氮素能提高茶叶氨基酸、蛋白质、叶绿素含量,有利于绿茶品质,但是过量氮不利于茶多酚合成而影响红茶品质。
土壤中茶树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无机氮主要有硝态氮和铵态氮,茶树对土壤中的铵态氮优先吸收利用,适当铵硝比有利茶树生长和品质提高。
因此,我们说茶树具有喜铵性。
氮在茶树叶片的分布有以下特点,幼叶的含氮量高于老叶,而在不同的季节茶叶含氮量也有区别,表现为春茶>夏茶>秋茶。
缺氮诊断:氮在植物体内具有移动性,因此,植株缺氮首先表现在老叶上,茶树的具体表现为:新叶小薄、对夹叶增多,老叶黄化、无光泽叶脉叶柄逐渐呈现棕色。
2.磷肥相对于氮肥,茶树对磷的需要量较少。
磷有利于多酚物质形成而提高红茶品质。
相对其它作物,茶树对土壤缓效性磷肥的利用能力很强,能够利用Al-p和Fe-P。
3.钾肥对茶树抗旱、抗寒及抗病有良好作用,吴洵等研究表明,茶苗施钾后抗炭疽病侵染力大为提高。
钾被成为品质元素,茶树施钾能提高茶叶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改善红茶汤色。
张文锦的研究表明钾与乌龙茶品质关系密切。
缺钾诊断:新叶细长退绿,老叶叶尖黄化,节间变长。
随着缺钾程度的发展,老叶叶缘出现褐色坏死尖端和斑点。
4.NPK元素对茶叶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可归纳为:对产量影响为氮>磷>钾。
而对品质影响,绿茶与氮最为密切,红茶与磷最为密切,乌龙茶则与钾关系密切。
5.除了氮磷钾三大元素以外,镁、硫、锌、锰等中微量元素也是茶树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
镁可提高茶叶叶绿素与氨基酸含量,有利绿茶品质的提高。
乌龙茶施镁可提橙花叔醇等香气成分含量。
而锌、硫与茶叶氨基酸含量关系密切,生产绿茶喷锌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缺镁诊断:缺镁主要表现在老叶上,初期主脉附近“V”形黄斑,进一步发展出现“鱼骨”形脉间失绿、叶缘失绿和坏死。
二、福建茶园土壤状况我省茶园土壤酸化明显,调查显示pH低于4.5的土样占总数的36%,更有5%的土样pH低于4.0。
茶园有机质含量不高,局部偏低,全省平均仅1.87%,而地处闽南的安溪茶园土壤有机质平均仅为1.47%。
虽然近几年来由于种茶效益提高,茶园施肥水平明显提高,但茶园全量N、P、K总体缺乏,P累积,K亏缺严重。
调查表明,茶园土壤全氮全钾分别有56%、75%样品处于缺乏水平,而全磷仅26%样品低于临界值。
土壤速效养分与施肥关系最为密切,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NP累积明显,K亏缺仍然严重。
有效P、K分别有44%、61%样品低于临界值,而N仅9%低于临界值,这与茶农偏施氮肥不无关系。
由于气候条件等原因,茶园土壤Ca、Mg淋失严重,我省有72%土样的交换镁<30mg/kg,缺镁普遍。
微量元素和污染重金属状况调查表明,我省茶园土壤硼、锰的茶树生长必须微量元素平均含量全都低于土壤背景值,特别是硼的缺乏更为严重。
而砷、镉、铅污染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
三、当前茶园土壤及施肥存在问题1.不平衡施肥,盲目过量施肥。
其中不平衡施肥全省茶区均有存在,铁观音茶区偏向施用15-15-15的通用高浓度复合肥,而绿茶产区偏向于施用尿素及过钙,很少施用钾肥。
而盲目过量施肥主要在安溪、华安等铁观音茶区表现最为突出,部分茶园施肥量高达每亩60~100kg纯氮,大大超过推荐25~35kg/亩的合理施肥量。
2.施肥方法不当。
因为劳动力紧张等因素,茶园施肥往往以撒施为主,茶农选择雨前撒施化肥,利用降雨将化肥溶解并带入土壤。
氮挥发、径流损失等是撒施肥料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撒施肥料特别是磷肥导致表层土壤养分富集,不利根系吸收,又因为根系的向肥性导致根系上浮,茶树容易遭受旱害寒害。
3.有机肥施用不足。
调查表明,我省茶园平均每年每公顷有机肥施用量为7.85吨,略高于水稻。
研究表明,要维持土壤有机质平衡,每年每公顷必须投入25~30吨有机肥,茶园有机肥投入远未达标。
有机肥施用不足直接导致土壤有机质下降,而有机质-土壤肥力的核心,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缺乏有机质将导致土壤结构恶化、保水保肥性降低、微生物、酶等活性下降、土壤缓冲性能降低等后果。
4.土壤过度酸化。
茶树是喜酸性土壤的作物,其生长的土壤必须是酸性土壤,而其根系分泌的大量有机酸等原因更是加剧了土壤酸化程度。
但我省部分茶园土壤出现过度酸化现象与过量施肥,特别是偏施氮肥不无关系。
我们研究表明,土壤碱解氮含量与土壤pH成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而有机质对酸碱具有缓冲性,茶园土壤有机偏低,缓冲性降低也间接影响土壤的酸化。
5.强酸性土壤氮、磷、硼等肥效降低,影响茶树生长,导致产量与品质下降。
强酸条件下部分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下降。
随着酸度的提高,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提高,促进作物对污染重金属元素的吸收。
四、安全施肥关键技术1.各种肥料的施用(1)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常用有机肥品种有饼肥、作物秸秆、禽畜粪便、草炭、沼渣、土杂肥、堆肥及商品有机肥等。
具体施用上可按土壤特性进行选择,粘性土壤,有机质丰富的茶园可选用饼肥等;而砂性土壤,有机质缺乏的茶园可选用有机质含量高的秸秆、绿肥等。
有机肥肥效慢,一般做基肥于每年10~11月秋茶结束后尽早施用。
用量上以氮素养分来计算,以有机肥形式施入土壤的氮量要占全年施肥量30~40%。
施用方法上一般作基肥结合翻耕进行沟施。
施用有机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必须腐熟无害化处理;选用合格有机肥,禁止施用垃圾肥、污泥肥等有机肥;配合磷肥施用可提高磷肥效率。
(2)氮肥施用氮肥是三大元素中对茶叶产量影响最大的元素,因此科学施用氮肥极为关键。
成龄茶园氮肥用量可以采用以产定氮的办法确定。
一般可按普通茶园每采收100公斤干毛茶施用12.5kg纯氮(包含有机肥)计算,高产茶园可按每采收100公斤干毛茶施用15kg纯氮计算,而全年采收一芽一叶的嫩采名优茶园,由于产量低,嫩叶含氮量高,可按每采收100公斤干毛茶施用25~30kg纯氮技术。
2~3年生幼龄茶园可根据长势每亩施用3~6kg纯氮。
氮肥分配上一般按基肥:追肥=3:7,追肥分配根据不同茶类分为:绿茶、红茶的春肥:夏肥:秋肥为40:30:30,乌龙茶的春肥:夏肥:秋肥为40:20:40。
氮肥特别是尿素、碳铵等氮肥应适当深施或覆土,尽量避免表面撒施。
尿素避免大雨来临之前施用,否则容易产生淋失。
碳铵、磷铵等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
茶树具有喜铵性,选用铵态氮肥、尿素等氮肥品种。
不用或慎用氯化铵。
过量氮肥对红茶品质产生不良影响,红茶应适当减少氮肥的施用,绿茶反之。
(3)磷肥施用常用磷肥有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铵、硝酸磷肥及含磷复混肥等,用量上一般根据氮肥用量按一定比例来确定磷肥用量。
幼龄茶园可按N:P2O5=2:1施用,成龄茶园可按3:1或4:1施用。
绿茶可适当减少磷肥用量。
磷肥应采用沟施等集中施肥方式,作基肥和有机肥配施效果更佳。
磷肥含有不同数量的镉等重金属元素,我省茶园土壤磷素普遍累积,因此,一般茶园P2O5用量5~10kg即可。
(4)钾肥施用钾肥用量也是根据氮肥用量按一定比例确定,一般幼龄茶园可按N:K2O=2:1施用,成龄茶园可按3:1施用。
当土壤交换性钾含量低于70~80毫克/千克时,茶园处于缺钾状态,用量可提高到K2O15千克/亩。
茶树施用钾肥均有明显的增产效应,增产效果乌龙茶>绿茶>红茶;钾与乌龙茶品质关系最为密切,乌龙茶可适当提高钾肥用量。
(5)K+对茶树吸收NH4-、Mg+具有拮抗作用,因此,钾肥不可过量施用。
茶树对氯例子敏感,应该慎用氯化钾,成龄茶园可施用氯化钾15千克/亩,在幼龄茶园、苗圃地等一般只适用硫酸钾。
(6)氮磷钾配比对于成龄采摘茶园,土壤磷、钾含量高于临界水平的可按N:P2O5:K2O=1:0.15~0.25:0.25施用,成龄茶园土壤磷钾低于临界水平可按N:P2O5:K2O=3:1:1~1.5施用。
幼龄茶园以构建健壮树体为主可按N:P2O5:K2O=2:1:1施肥。
不同茶类对茶青质量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应针对其特点对氮磷钾配比进行适当调整:绿茶适当增加氮肥比例,以利提高氨基酸含量。
红茶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增加磷肥比例,以降低氨酚比,有利红茶品质形成。
乌龙茶适当增加钾肥比例,增加其香气。
(7)硫镁肥施用当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低于40mg/kg时,应施用镁肥,用量(氧化镁)2~3千克/亩。
茶园常用镁肥品种有硫酸钾镁肥、钙镁磷肥、白云石粉等。
茶园土壤酸性较强,有些茶园还可能缺硫,可以通过施用含硫的肥料来补充。
茶园常用的含硫肥料有硫酸铵、过磷酸钙、硫酸钾等。
8.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虽然茶树所需的锌、硼等微量元素的数量较少,但其对茶树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不可忽视,我省茶园土壤锌、硼等微量元素缺乏较为常见,必须引起重视。
锌肥、硼肥、锰肥、铜肥等,可用作基肥或追肥。
进行土壤施用时的用量为硫酸锌0.7~1千克/亩,硫酸锰1~2千克/亩,硫酸铜0.3~0.5千克/亩,硼砂0.2~0.3千克/亩。
微肥施用必须根据土壤测试或植株诊断进行,不可盲目施用!(9)过度酸化茶园改良当茶园土壤pH<4.5时就对茶树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应该通过一定的改良措施进行纠正,通常可用每亩施用25~50kg过100~200白云石粉。
施用稻草等秸秆对茶园土壤酸化也有改良作用。
2.施肥方法(1)穴施主要用在幼龄茶园中。
茶树种植后,茶树分枝还没有封闭前采用。
在幼龄茶树的两茶株之间,离茶树10厘米左右的地方开穴,成龄茶树则开在茶株的两边,离茶树的距离,以树冠宽度为标准。
开穴的部位要轮换。
(2)沟施是茶园施肥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基肥和追肥的沟施方法不同。
基肥开沟约20至30厘米深,追肥开沟10厘米左右;坡地茶园施追肥,春季沟开上方,夏季沟开下方,轮换进行;施用追肥后要及时盖土。
(3)根外施肥又叫叶面施肥,是把化学肥料或微量元素的稀释液喷洒在叶面,经叶子气孔被植株吸收利用的一种施肥方法。
(4)撒施采用将肥料直接撒在土壤表面的撒施方式施肥,容易造成养分流失,是一种不经济的施肥方式,尽量不采用。
(5)水肥一体化技术主要有滴灌、渗灌施肥,具有水肥耦合等高效、方便的优点,是一种节肥节水施肥技术,有条件的茶园可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