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变表达形式让写作更有灵性——从一篇学生习作说起

改变表达形式让写作更有灵性——从一篇学生习作说起

改变表达形式让写作更有灵性——从一篇学生习作
说起
改变表达形式让写作更有灵性——从一篇学生习作说起
徐广舟
作为一个老师,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高一开始,我针对学生平时的作文训练都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存在着重技术轻内容的特点,出发点不是如何让学生抒发真情实感,而是如何在考试中得高分,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取悦阅卷老师。

但作为一个写作者,我知道面对写作禁区的痛苦,禁区太多会让学生的个性在无形当中受到压抑,会让学生变得“更机巧”,而不是“更有灵性和智慧”:这是我无法容忍的。

因此,在作文训练之外,我要求学生写周记,不限内容、不限字数、不限形式,说白了,只有一个要求——有真情实感。

那么,如何让学生的周记写作更有灵性呢?有时候,改变一下表达形式会让学生的习作增色不少。

【高一4班徐冰玉周记原文】
“有钱人”(此处引号多余,应该删除)
女儿:(看似父亲给女儿的信,但看内容,接下来是女儿的心里话,因此,这种形式并不合适,改为小标题“女儿眼中的爸爸”更好)我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他对我特别好。

他在城里工作,他是个大老板,每年都挣好多钱。

但我不能和他一起去,我在村子里上学,我很久见爸爸一次。

他很忙。

他每次回来都穿着西装,打着领带。


觉得他特别帅!他一回来就给我买很多漂亮衣服,还有巧克力,我最喜欢吃巧克力了。

但他一回来就电话不断,员工老出问题叫他回去解决。

虽然他陪我很少,但我很爱他。

在我心中爸爸是最帅的!
爸爸:(原因同上,改为“真实的爸爸”更好。


我是一个农民工,从遥远的家乡来到城里打工。

我的工作是在工地里搬砖,我的工资很低,工作也很辛苦。

但一想到女儿的笑脸,我就觉得这些也不算什么的!我每天吃的很少,我每天只吃一顿,两个馍馍和一包咸菜。

但偶尔工地里的兄弟们也总可怜我吃得少,给我分一些。

还总笑我有钱不会花,我总是笑笑就过去了。

我每年只有过年才能回家一次,那时我总会穿上我几年前买的廉价西装然后买一些漂亮衣服,还有好吃的回去送给我的女儿。

因为我告诉他我是一个大老板,每年挣好多钱。

她总是很自豪给小朋友炫耀。

她总是笑着,她开心我也开心。

但快乐的日子总是很短暂,工头总打电话叫我回去干活,再不回去要扣工钱。

没办法我只好回去。

我告诉女儿手下的让我回去处理事情,她总是很懂事叫我赶快回去,然后对我笑。

对不起我的小天使,我回去了,我一定会挣上钱,让你真的可以当上有钱人家的孩子。

这篇周记的内蕴的情感很感人,语言清新、朴实,形式略作改变即可成为不错的文章。

可是,等修改完了以后,从语言本身的节奏出发,我感觉还有更好的形式来传达情感。

【修改后的学生习作】
有钱人
1
我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他对我特别好
他在城里工作,他是个大老板,每年都挣好多钱
但我不能和他一起去
我在村子里上学,我很久见爸爸一次。

他很忙
他每次回来都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我觉得他特别帅
他一回来就给我买很多漂亮衣服,还有巧克力,我最喜欢吃巧克力了
但他一回来就电话不断,员工老出问题叫他回去解决
虽然他陪我很少,但我很爱他。

在我心中爸爸是最帅的
2
我是一个农民工,从遥远的家乡来到城里打工
我的工作是在工地里搬砖,我的工资很低,工作也很辛苦
但一想到女儿的笑脸,我就觉得这些也不算什么的
我每天吃得很少,我每天只吃一顿,两个馍馍和一包咸菜
但偶尔工地里的兄弟们也总可怜我吃得少,给我分一些
他们总笑我有钱不会花,我总是笑笑就过去了
我每年只有过年才能回家一次,那时我总会穿上我几年前买的廉价西装
然后买一些漂亮衣服,还有好吃的,回去送给我的女儿
因为我告诉她我是一个大老板,每年挣好多钱
她总是很自豪给小朋友炫耀
她总是笑着,她开心我也开心。

但快乐的日子总是很短暂,工头总打电话叫我回去干活
再不回去要扣工钱,没办法我只好回去
我告诉女儿手下的人让我回去处理事情
她总是很懂事叫我赶快回去,然后对我笑
对不起我的小天使,我回去了
我一定会挣上钱,让你真的可以当上有钱人家的孩子
从技术角度看,这篇学生习作原文是两段话,形式比较呆板,节奏过于急促,为了表达的需要,把散文文段分行改成诗的形式会更好,而且两个小标题还可以省略;当然,不是所有分行的散文都称得上”诗,但这篇习作语言的节奏和情感有跳跃性,这是诗的节奏,所以可以分行,修改之后节奏感更强。

从写作心理上说,用诗的形式更有新意,是对高考特有作文模式的一个突破,显得写作更有灵性,使人更能突破脑中的写作藩篱。

从情感上说,文中女儿炫耀父亲有钱显示女儿的天真;父亲决心让女儿成为有钱人家的孩子体现父亲的担当,现实和理想形成对比,构成情感张力,单纯的语言、深蕴的感情读来让人觉得温暖,又让人心酸。

这是这篇习作的内核,没有这一点做基础,任何高妙的形式都会显得乏力和苍白。

(2014.12.8于腾飞班办公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