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备考经验

结构备考经验

先说说我的注册结构考试经历:2009年07月大学本科毕业,2010年刚参加工作不够重视注考未报考,2011、2012两年几乎是裸考基础均失利,2013年形势所迫报考并通过二级结构考试(29+27),2014年报考并通过一级结构基础考试(74+62),2015年未组织考试,2016年报考并通过一级结构专业考试(27+34)。

第一次参加专业考试就能通过,有一定的运气,也有我坚持努力积累沉淀后收获的实力。

我分享给大家我是如何努力的以期望各位能尽早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强烈推荐各位认真阅读杨开的经验—《贰仟元通过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考试》!最后以一注论坛、第一证书创办人—天空的十六字真言结束前言部分:充分准备,规范为本,题海战术,坚持不懈。

一、信心和目标注册结构考试考查的是考生的学习方法、努力程度,无论是毕业于名校还是一般院校,只要找对方法、坚持努力,一定能通过。

对于能够参加注册结构考试的考生来说,知识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只要有付出,一定有收获。

古语有云取上得中,取中得下,取下无所得。

复习时大家一定不要把目标定为48分万岁,而是应告诉自己能得更高的分最好。

实际进入考场后考生的表现一般是要打折扣的,若既定目标太低,复习的程度又是为实现目标,打个折扣很容易失利。

我的恩师F工是1998年通过专业考试的,考了77分(当时满分88分),位列我省第二名,我在复习过程中一直参考恩师的成绩作为自己的目标。

二、考前准备1、健康的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老生常谈,无需多言。

2、报考要求。

根据考务文件确定自己的考试年限。

3、考试大纲。

了解考试范围及分值分布,理清大纲中“掌握、熟悉、了解”。

4、本年度考试所用的规范、标准、规程。

建议都用单行本,比汇编翻着方便,主要规范一定要买正版的。

5、考生须知。

两点特别须要注意的:一是试卷作答用黑色墨水笔,填涂答题卡用2B铅笔;二是试卷作答时,必须在每题对应的答案括号内填写所选答案选项。

6、考试教材。

我的实体书准备情况如下:(1)施岚青主编2013版《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应试指南》。

考二注时买的,内容基础、全面,首次参加专业考试必备的入门书籍。

(2)张庆芳、申兆武主编2015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历年试题·疑问解答·专题聚焦》。

个人感觉张老师的思路和朱总的思路是非常接近的,而且对于以往根据旧规范所出的真题,张老师都用注考替换的新规范进行了改编,且在疑问解答中对同一问题有不同观点时作了客观的解释,专题聚焦中对知识点进行了串讲和拓展。

但要注意张老师的观点不保证与命题组专家完全一致,并留意搜索本年度的勘误。

必备书籍。

(3)张庆芳、申兆武主编2015版《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历年试题与考点分析》。

做二级真题对一级的知识点有查缺补漏的作用,且有时一级真题会采用改编二级真题甚至照搬原题,应留意搜索本年度的勘误。

必备书籍。

(4)命题组编著2015版《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试题解答及分析》。

全书应认真通读,一是掌握答题格式,二是注意规范简称,三是留意解题分析,有时解题分析的内容会放到下一年度的考题中。

必备书籍。

(5)朱总的四大名著。

最能直观了解朱总思路的书籍,对考试和工作都有借鉴意义,我没全读完(感慨运气好),但我相信只要能通读一遍,对考试会有很大帮助。

推荐购买。

(6)《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2014年的考题有不提供静力计算公式的情况,不过张庆芳老师的一级真题书附有常用公式表格,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买了考试用不到工作也可以用。

(7)《11G101系列图集》。

有记不住的平法表示时可以临时救急翻一下,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8)《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

单位购买的书,考试时没用上。

7、考试文具。

文具购买适合自己用的:中性笔颜色准备为黑色大量、做题练习使用,红色少量、批改及笔记使用,蓝色少量、笔记使用;计算器准备两个,单位发过一个,自己又买了一个,推荐购买CASIO FX—82ES PLUSA,好用也不贵;铅笔、橡皮、小刀、若干答题纸。

8、心态调整。

告诉自己争取一次通过考试,减少娱乐项目,但要注意劳逸结合,别总让弦绷紧,适当放松有益于更好的完成复习工作。

9、培训班。

这个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我认为自控能力强的考友完全可以实现凭借自己的复习通过考试,我没有参加过培训班。

三、复习经历我的复习经历主要分为2015年与2016年两个部分,以做张庆芳老师的一、二级真题为主。

1、2015年(1)知识点从1月开始就开始翻应试指南复习知识点,由于画图及换单位等等因素,直到6月才完成此项工作,前后累计时间应该不超过两个月。

在复习知识点过程中,我以翻应试指南为主,遇到对规范理解有异的地方,辅以查阅兰定筠老师的2014版《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应试技巧与题解》电子版,并在规范上做笔记。

(2)专项训练一级砼第二遍(6月8日~6月10日)一级高层第二遍(6月17日~6月18日)一级砌体第二遍(6月29日~7月1日)一级地基第二遍(7月3日、7月6日~7月7日)一级钢结构第二遍(7月15日~7月16日)一级木结构第二遍(7月21日)一级桥梁第二遍(7月23日)(3)成套真题09年真题第一遍(7月27日~7月28日)、第二遍(7月29日~7月30日)10年真题第一遍(8月3日~8月4日)、第二遍(8月5日~8月6日)11年真题第一遍(8月10日~8月13日)、第二遍(8月17日~8月18日,时间192+190,得分37+40)12年真题第一遍(8月19日~8月21日,时间209+231,得分22+27)、第二遍(8月24日~8月26日,时间194+168,得分36+36)13年真题第一遍(8月27日~8月28日,时间231+241,得分22+14)(4)总结专项训练的第一遍我没有留底,当时只是在草稿纸上写了些大致步骤。

记得做第一遍时遇到不少没思路或是考虑不周的题目,这时不要太在意,把第一遍当作掌握知识点及学习答题方法的过程,认真研读,可以做几道题就对一对答案,这样印象会深一些。

做第二遍时尽量一项做完再去对答案。

由上面的情况可以看到,我对复习工作的条理还没有梳理清晰,复习知识点的工作周期过长,13年真题风格的转换更是让人难以适应,但是对知识点的阅读工作还是收获不少,而且自己批改评分都是用最严格的标准,因此我仍然保持着信心,思考复习方法,准备下一年度继续努力。

这一年迟迟未出考务文件,但我坚持把复习工作坚持到了8月底。

因为我坚信学习所收获的知识,将来一定会起到作用。

2、2016年(1)专项训练二级钢结构第一遍(2月23日~3月1日)、第二遍(3月3日~3月6日);一级钢结构第一遍(3月7日~3月11日)、第二遍(3月15日~3月16日)二级砼第一遍(3月18日~3月28日)、第二遍(4月5日~4月7日);一级砼第一遍(4月7日~4月10日)、第二遍(4月12日~4月14日)二级高层第一遍(4月18日~4月22日)、第二遍(4月25日~4月28日);一级高层第一遍(5月3日~5月5日)、第二遍(5月6日~5月7日)二级地基第一遍(5月9日到5月12日)、第二遍(5月16日~5月17日);一级地基第一遍(5月18日~5月19日)、第二遍(5月20日)二级砌体第一遍(5月23日~5月30日)、第二遍(5月31日~6月1日);一级砌体第一遍(6月2日~6月3日)、第二遍(6月6日)二级木结构第一遍(6月11日)、第二遍(6月12日);一级木结构第一遍(6月11日)、第二遍(6月12日)一级桥梁第一遍(6月12日)、第二遍(6月14日)(2)成套真题09年真题第一遍(6月19日~6月20日,时间195+163,得分25+27,略去3题均按错处理)、第二遍(7月25日~7月26日,时间166+133,得分32+34,略去3题均按错处理)10年真题第一遍(6月27日~6月28日,时间175+193,得分30+28,略去2题均按错处理)、第二遍(7月27日~7月28日,时间133+138,得分37+37,略去2题均按错处理)11年真题第一遍(6月30日~7月1日,时间193+210,得分28+31,略去1题按错处理)、第二遍(8月1日,时间142+172,得分35+36,略去1题按错处理)12年真题第一遍(7月6日~7月7日,时间196+190,得分33+32)、第二遍(8月8日~8月9日,时间162+158,得分35+37)13年真题第一遍(7月14日~7月15日,时间218+207,得分32+19)、第二遍(8月16日~8月17日,时间183+193,得分37+33)14年真题第一遍(7月20日~7月21日,时间193+196,得分21+26)、第二遍(8月20日~8月21日,时间197+197,得分36+34)(3)总结经过思考,我调整了思路,本年度的复习工作直接由做题开始,专项训练更是连续做两遍以加深理解、记忆。

从做成套真题的情况来看,仅14年真题第一遍差点,但我客观分析了原因,一是我在批改评分时执行最严格的标准,二是在做题时好几次被同事叫去做别的事情导致打断思路,在这种情况下得分都几乎合格,因此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能通过考试的信心。

2015年未组织考试,网络上又开始传2016年也不会考试,我没有因此不开展复习工作,充分利用完成单位工作的时间学习,而且2015年的复习工作也起到了作用,本年度在复习中发现好多以前没有理解的内容可以理解了。

但有些遗憾和后怕的是考前没时间做总结、犯错题的工作。

四、学习方法和技巧1、规范笔记。

过知识点和做题时遇到重要的内容直接标记在规范中;比较重要的规范条文要能记住它的位置,快速翻到;注意各本规范之间或是一本规范相关部分的链接,如在A 规范标记B规范相应部分的条文,或是在同一本规范标记前后相应的条文。

2、做题练习。

按考试的标准做平时练习,以期可以实现练习的轻松心态去考试。

做题练习时一定要按考试标准的步骤,认认真真的解答。

3、自我批改。

这个过程涉及到如何对答案,对答案时遇到自己做错的要注意区分是考虑不全、审题不清、公式用错、代数错、少乘系数还是按错计算器,用红笔批注自己错误的地方。

4、“投机取巧”。

多研读一下时任命题组组长的真题和著作,理清他的思路,多做相关思考。

5、攻克薄弱科目。

我一直在工业设计院,砼、砌体、钢结构都做过一部分,高层没做过(但它和砼概念方面相通的多)、木结构没做过(它和钢结构有些相似的地方如长细比),这样总结发现各科目之间的相关内容,复习起来也省点事。

桥梁是一点基本概念都没有,应试指南的桥梁部分也看不进去,于是我只研读真题部分,把桥梁的历年真题都尽量学懂。

千万不要放弃自己不熟悉的部分,争取把能掌握的都学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