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 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

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 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

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
为进一步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提升司法公信力,法院应该从健全工作机制入手,着力加强对审判权运行过程的事前审查、事中监管和事后追究,努力做到实体公正、程序公开和形象公正。

一、完善事前审查机制。

严把案件立案关,杜绝了有案不立、立而不审、审而不结、结而不执现象的发生。

一是明确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

负责立案的法官或工作人员还应当引导原告或申请人填写当事人送达地址确认书,并同时向原告或申请人送达诉讼(执行)风险提示书。

对不予立案的,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告之其他救济途径。

二是明确将立案调解纳入立案审查的范围,规定立案庭在当事人起诉前或者立案后,经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在立案阶段对案件进行调解。

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积极与基层民调组织、司法所等机构建立良好互信关系,争取在诉前消化矛盾。

二、完善事中监管机制。

坚持抓好案件质量监督管理。

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严格按照上级法院规定,采取层层审查、逐级把关的工作机制,落实院庭长签发法律文书制度,合议庭做到“庭前集体阅卷,庭后认真评议”,对有争议的及时沟通,提前列出庭审提纲,找准庭审要查清的关键证据和核心要素。

庭审中,审判人员对双方当事人没
有提及的、有可能影响案件审判结果的重要证据,当庭进行查清问明、并质证固定。

对当事人或者社会反映强烈、影响较大的案件,对庭审活动进行旁听,调阅有关案件材料,对案件审理、执行中反映出的问题直接向院长汇报。

三、完善事后惩处机制。

加大案件质量评查力度,明确由审判监督庭对每月审结的案件从适用程序、事实认定、证据采信、适用法律、实体处理及卷宗装订等方面进行评查,按“合格”、“优秀”和“不合格”确定等次,并将案件质量评查结果记入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执法档案,与干警评先、晋级、晋职、提拔挂钩,纳入个人绩效考核范围,奖惩兑现。

制订了《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和《裁判文书评查标准》,定期评查通报,对优秀裁判文书进行表彰奖励,对差错较多的裁判文书予以公示,并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

法院根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关于整改建制阶段的部署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查找问题的基础上,多次召开党组会议研究,制定出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的整改方案。

始终把开展活动的立足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推进各项工作开展上,倾心服务发展,热情排解民难,真情奉献民生,亲情温暖民心,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达到了群众要求,做到了让群众满意,有力推进法院工作科学发展,推动红安和谐社会建设。

一、坚持围绕司法为民抓整改。

红安县人民法院在司法为民方面花大力气,下大功夫,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排扰解难,力所能及地为老百姓多办实事、办好事,努力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一系列便民举措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实行立案庭和基层法庭立案“双轨制”,解决群众告状难问题,在便捷立案的基础上,出台便民、利民的司法举措,在审判大厅设立咨询服务台,对来访当事人进行导诉,实行诉讼风险预先告知制度,引导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实施院长接访制度,使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加大对贫困群众司法救助力度,自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对11件生活确有困难的案件当事人在诉讼费上依法进行了“减、缓、免”,金额达25844.28元,以保证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缓解了家庭贫困的执行申请人生活困难;强化和谐司法理念,做好速裁调解活动。

对部分适合速裁的民商事案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后,采取边立案、边开庭审理的工作方式,简化诉讼程序,提高办案效率,使63%的案件调解结案,最大限度地推进社会和谐发展;把流动法庭开到田间地头、乡镇社区,并利用巡回办案的方式坚持以案释法,对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法律宣传,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使司法为民、关注民生工作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审判实践之中;同时,对执行工作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倾斜,破解执行难题,最大限度地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理顺执行体系,建立执行案件流程管理、执行风险提示、案件督办和定期通报、执行财物管理兑现和规
范强制措施等机制,使执行工作制度不断完善,执行工作进一步规范,执行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2004年以来执结标的近1亿元人民币,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法律权威。

司法为民的主旋律,细致入微的亲民、便民举措树立了红安法院、法官的良好形象。

二、加强作风形象建设,进一步提升全院干警的审判作风和形象。

将学习实践活动与“作风建设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六个明显提高”的目标,着力解决广大干警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学风和执法执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院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氛围。

以提高案件质量和审判效率为重点,着力提高广大干警的司法能力,提升司法公信力,要求广大干警切实做到“五个一定要”,即一定要坚持调判结合的民事审判原则,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一定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依法维护社会稳定;一定要充分发挥行政审判的监督作用,为“三保”营造良好的行政法制环境;一定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执结率,依法维护司法权威;一定要认真落实司法为民措施,努力实现和谐司法。

坚持审判公开、执行公开,聘请人民执法监督员,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严肃查处违反“五个严禁”规定和违反审判执行工作纪律的行为,努力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公正为民、廉洁高效的法官队伍。

三、建立健全推动科学发展的规章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红安县人民法院以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断建立完善工作制度,确保法官队伍的纯洁与清廉。

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健全完善了九项制度,促进严格
执法、公正司法。

一是落实案由分工规定和级别管辖制度,做到随机分案、科学分案;二是落实随机抽案庭审观摩制度,促使法官严格执行各项审判操作规程;三是建立改判、发还案件通报机制。

此类案件由审监庭逐案分析被改判、发还重审的原因,然后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并由审监庭写出改判、发还重审案件的分析,通报全院,同时对属于因人为原因而致使案件改判或发回重审的承办人实行错案追究,设置改判、发回重审案件底线,对改判、发回重审案件达到一定比例的实行“一票否决”;四是建立外部监督机制。

与县纪委、检察院、信访局等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广泛及时了解掌握群众对法院审判方面的反映意见和建议;坚持院长定期接访以及对重要案件的当事人进行回访,广泛了解情况,从中发现问题,认真落实信访责任倒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审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五是建立案件评查机制。

由评卷组对本院所有生效、执行终结的案件,从案件的实体、程序、裁判文书及案卷的归档等方面进行全面评查,对发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给予通报,并责令承办人限期整改。

认真落实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制度,依纪严格查处违法办案行为;六是健全完善审委会工作制度和合议制度;七是健全完善审判公开制度,增强审判执行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八是建立各类法律文书的审查签批制度;九是建立网上管理机制。

对所有的案件质量检查全部上传本院局域网,做到一案一报,责任明确,领导随时可以查看检查结果,提高办案效率,推进执法公正。

四、严格落实责任,确保整改取得成效。

为使整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红安县人民法院按照责任分工的要求,将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强化责任,狠抓落实。

同时,强化对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并确定八月底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以确保整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