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ZHENGDA《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01-07章在线测试DA27AN

ZHENGDA《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01-07章在线测试DA27AN

恭喜,交卷操作成功完成!你本次进行的《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01章在线测试的得分为20分(满分20分),本次成绩已入库。

若对成绩不满意,可重新再测,取最高分。

测试结果如下:∙ 1.1 [单选] [对] 优先数系中R5数列公比是(B )。

∙ 1.2 [单选] [对] 标准化是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的( D)。

∙ 1.3 [单选] [对] 优先数系中R10数列包容(A)。

∙ 1.4 [单选] [对] 检测是互换性生产的(A)。

∙ 1.5 [单选] [对] 00,1.25,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0.0 0,......,这是(B)优先数系。

∙ 2.1 [多选] 无题,直接得到2分∙ 2.2 [多选] 无题,直接得到2分∙ 2.3 [多选] 无题,直接得到2分∙ 2.4 [多选] 无题,直接得到2分∙ 2.5 [多选] 无题,直接得到2分∙ 3.1 [判断] [对] 互换性生产方式不能应用于单件生产 2∙ 3.2 [判断] [对]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1∙ 3.3 [判断] [对] 不完全互换性是指一批零件中,一部分零件具有互换性,而另一部分零件必须经过修配才有互换性。

2∙ 3.4 [判断] [对] 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

2∙ 3.5 [判断] [对] 检测是互换性生产的保证。

1恭喜,交卷操作成功完成!你本次进行的《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02章在线测试的得分为20分(满分20分),本次成绩已入库。

若对成绩不满意,可重新再测,取最高分。

测试结果如下:∙ 1.1 [单选] [对] 零件同一表面不同部位的实际尺寸( C)。

∙ 1.2 [单选] [对] 某孔、轴配合的最大间隙为+32μm,最大过盈为-25μm,配合公差为( B)。

∙ 1.3 [单选] [对] φ50H7的孔和φ50H6孔相比,其相同的极限偏差为( D)。

∙ 1.4 [单选] [对] 优先数系中R10数列包容(A)。

∙ 1.5 [单选] [对] 数列1.00,1.25,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0.00,......,是(B )优先数系。

∙ 2.1 [多选] [对] 下列有关公差等级的论述中,正确的有(BC)。

∙ 2.2 [多选] [对] 以下各组配合中,配合性质相同的有(BCE)。

∙ 2.3 [多选] [对] 决定配合公差带大小和位置的有(AB)。

∙ 2.4 [多选] [对] 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AD)。

∙ 2.5 [多选] [对] 下列配合零件应选用基轴制的有(ABD)。

∙ 3.1 [判断] [对] 实际尺寸较大的孔与实际尺寸较小的轴相装配,就形成间隙装配。

2∙ 3.2 [判断] [对] 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2∙ 3.3 [判断] [对] 公差是极限尺寸代数差的绝对值。

1∙ 3.4 [判断] [对] 偏差可为正、负或零值,而公差为正值。

2∙ 3.5 [判断] [对] 基孔制的间隙配合,其轴的基本偏差一定为负值。

1恭喜,交卷操作成功完成!你本次进行的《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03章在线测试的得分为20分(满分20分),本次成绩已入库。

若对成绩不满意,可重新再测,取最高分。

测试结果如下:∙ 1.1 [单选] [对] 径向全跳动与(D )的公差带形状是相同的。

∙ 1.2 [单选] [对] 测量一轴的径向圆跳动误差,表针显示的最大数为+15μm,最小数为-8μm,则跳动误差为(C )。

∙ 1.3 [单选] [对] 下列四组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公差带形状相同的一组为(A )。

∙ 1.4 [单选] [对] 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0.05mm,则(C)误差一定不大于0.005mm∙ 1.5 [单选] [对] 公差原则是指(D)。

∙ 2.1 [多选] [对] 圆柱度公差可以同时控制(ABCD)。

∙ 2.2 [多选] [对] 下列论述正确的有(ABC)。

∙ 2.3 [多选] [对] 形位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有(AD)。

∙ 2.4 [多选] [对] 形位公差带形状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区域的有(CDEF)。

∙ 2.5 [多选] [对] 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时(BC)。

∙ 3.1 [判断] [对] 最大实体状态是孔、轴具有允许的材料量为最少的状态 2∙ 3.2 [判断] [对] 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1∙ 3.3 [判断] [对] 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1∙ 3.4 [判断] [对] 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2∙ 3.5 [判断] [对] 定向公差带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并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能力。

1恭喜,交卷操作成功完成!你本次进行的《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04章在线测试的得分为20分(满分20分),本次成绩已入库。

若对成绩不满意,可重新再测,取最高分。

测试结果如下:∙ 1.1 [单选] [对] 在生产实际当中用的最多的表面粗糙度符号是(A )。

∙ 1.2 [单选] [对] 实测一表面实际轮廓上的最大轮廓峰顶至基准线的距离为10μm,最大谷低至基准线的距离为-6μm,则轮廓的最大高度值Ry为(C)∙ 1.3 [单选] [对] 表面粗糙度是一种(D )。

∙ 1.4 [单选] [对] 在取样长度内,一条基准线将实际轮廓分成上、下两部分,且使上部分面积之和等于下部分面积之和,这条基准线叫做(B)。

∙ 1.5 [单选] [对] 评定参数(C)更能充分反应被测表面的实际情况。

∙ 2.1 [多选] [对] 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则零件的(AB)。

∙ 2.2 [多选] [对] 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时,下列论述正确的有(BCD)。

∙ 2.3 [多选] [对] 下列论述正确的有(AE)。

∙ 2.4 [多选] [对] 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在图样上应标注在(ABD)。

∙ 2.5 [多选] [对] 当允许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小于总数的16%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CD)。

∙ 3.1 [判断] [对] 确定表面粗糙度时,通常可在三项高度特性方面的参数中选取。

1∙ 3.2 [判断] [对] Ry参数对某些表面上不允许出现较深的加工痕迹和小零件的表面质量有实用意义。

1∙ 3.3 [判断] [对] 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应尽量小好。

2∙ 3.4 [判断] [对] 零件的尺寸精度越高,通常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相应取得越小。

1∙ 3.5 [判断] [对] 要求配合精度高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数值应大。

2恭喜,交卷操作成功完成!你本次进行的《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05章在线测试的得分为20分(满分20分),本次成绩已入库。

若对成绩不满意,可重新再测,取最高分。

测试结果如下:∙ 1.1 [单选] [对] 量块按制造精度分为(B)。

∙ 1.2 [单选] [对] 对某一尺寸进行系列测量得到一列测得值,测量精度明显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此温度误差为( A)。

∙ 1.3 [单选] [对] 用光学比较仪测量零件时,调整仪器所用量块的尺寸误差,按性质为(A)。

∙ 1.4 [单选] [对] 已知某仪器的测量极限误差δlim=±0.09mm,现要求用该仪器测工件时,其测量极限误差不超过=±0.03mm,则其重复测量次数不应少于( B)。

∙ 1.5 [单选] [对] 在绝大多数测量公差中,(C)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2.1 [多选] [对] 下列测量中属于间接测量的有(DE)。

∙ 2.2 [多选] [对] 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ABD)。

∙ 2.3 [多选] [对] 下列有关标准偏差σ的论述中,正确的有(ACDE)。

∙ 2.4 [多选] [对] 从高测量精度的目的出发,应选用的测量方法有(DE)。

∙ 2.5 [多选] [对] 下列论述正确的有(ABD)。

∙ 3.1 [判断] [对] 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1∙ 3.2 [判断] [对] 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2∙ 3.3 [判断] [对] 某仪器单项测量的标准偏差为σ=0.006mm,若以9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02mm。

2∙ 3.4 [判断] [对] 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2∙ 3.5 [判断] [对] 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1恭喜,交卷操作成功完成!你本次进行的《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06章在线测试的得分为20分(满分20分),本次成绩已入库。

若对成绩不满意,可重新再测,取最高分。

测试结果如下:∙ 1.1 [单选] [对] 为防止加工产品的实际尺寸接近极限尺寸时产生误收或误废,采用增加安全裕度(A )。

∙ 1.2 [单选] [对] 光滑极限量规的通规是用来控制被测零件的( D)。

∙ 1.3 [单选] [对] 测量Ф60mm,上偏差为+0.074mm,下偏差为0的孔用的工作量规通规的最大极限尺寸为( C)mm。

已知通规公差为6μm,通规公差带中心到工件最大实体尺寸的距离为9μm。

∙ 1.4 [单选] [对] 已知零件尺寸为φ40mm,上偏差为+0.085mm,下偏差为+0.060mm。

安全裕度A为0.002mm。

采用完全内缩方案,则其验收极限为(C )。

∙ 1.5 [单选] [对] 光滑极限量规通规的磨损极限就是被检零件的(C )。

∙ 2.1 [多选] [对] 按极限尺寸判断原则,某轴φ32mm,上偏差-0.08mm,下偏差-0.2 4mm,并采用包容要求。

实测直线度误差为0.05mm时,其实际尺寸合格的有(ABCDE)。

∙ 2.2 [多选] [对] 下列论述正确的有(ABE)。

∙ 2.3 [多选] [对] 下列论述正确的有(BCE)。

∙ 2.4 [多选] [对] 下列论述正确的有(ADE)。

∙ 2.5 [多选] [对] 检验φ40f6(上偏差:-0.025,下偏差:-0.041) 轴用量规,其(CD )。

(已知量规制造公差T=2.4μm,位置要素Z=2.8μm)∙ 3.1 [判断] [对] 光滑极限量规是依据包容要求综合检验光滑工件的尺寸与形状的无刻度的检具。

1∙ 3.2 [判断] [对] 止规用来控制工件的实际尺寸不超越最大实体尺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