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实施细则
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实施细则
①县内学校认真开展眼保健教育,多数学生掌握科学用眼知识,依据实际情况按10、8、6分三档计分。
②坚持每天上、下午眼保健操制度,计20分,每有1处学校未落实扣4分,扣完20分止。
查阅市县关于眼保健操的有关文件要求及抽查学校的眼保健操安排及作息时间表等资料,实地查看眼保健操开展情况,师生问卷调查。
市、县关于眼保健操的有关文件要求及抽查学校的眼保健操安排及作息时间表等资料。
查阅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要求和高中学校有关军训活动安排资料,到校进行随机访谈。
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要求和高中学校有关军训活动安排资料。
体卫艺
A2-B3
落实
学校
体育
工作
要求
160分
7.举办体育运动会。
①县政府建立了学生体育运动会制度并付诸实施,计10分。
②所辖学校每年均召开春、秋运动会各计5分,每有1处学校未落实扣1分,各扣完5分止。(农村小规模学校联合举办运动会也可)。
市县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学校体育卫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实施的过程性资料。
体卫艺
A2-B3
落实
学校
体育
工作
要求
160分
1.开好体育课程。
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所有学校均按规定开足课时计30分,每有1处学校未落实扣5分,扣完30分止。
2007年以来市、县学生体育运动会及抽查学校的运动会通知、秩序册以及实现对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有关文件要求。
07-08
普教
09体卫艺
A2-B4
落实
学校
卫生
工作
要求
80分
1.建立学校卫生制度。
①县内所有学校建立较完善的卫生工作制度,学校卫生状况良好计10分。
②县内学校食堂全面推行学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建立了食堂进货索证制度,杜绝“三无”食品流入,计10分。
市县统计表册
仪器站
A3-B6
体育
卫生
设施
设备
160分
5.学校课桌椅。
学校课桌椅配备符合《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室内学生应每人一席,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其课桌椅功能尺寸符合(GB/T 3976-2002)标准。
全县小学、初中、高中(含职业中专)课桌椅配备达标率达到100%,分别各计5分。每类学校每降低1%扣0.5分,各扣完5分止。
每有1处学校一项未落实扣3分,各扣完10分止。
查阅市县学生健康教育计划及抽查学校的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资料;实地查看心理咨询室及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师生问卷调查。
市、县学生健康教育计划及抽查学校的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资料。
普教科
A2-B4
落实
学校
卫生
工作
要求
80分
3.注重学生科学用眼及保健。
查阅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要求和学校体育活动安排表,到校实地查看并进行随机访谈、师生问卷调查。
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要求和有关学校体育活动安排表。
体卫艺
A2-B3
落实
学校
体育
工作
要求
160分
3.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
学校每天上午安排25~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和其他集体体育活动。所有学校均按规定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计20分,每有1处学校未落实扣5分,扣完20分止。
查阅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要求和学校有关活动安排资料,到校实地查看并进行师生问卷调查。
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要求和有关有关活动安排资料。
体卫艺
6.建立军训制度。
建立高中阶段学生军训制度,充分发挥军训在增强体质、磨炼意志等方面的作用。县内各高中均按规定进行军训计20分,每有1处学校未落实扣5分,扣完20分止。
查阅市县体育教师配备情况统计表册,到乡镇、学校抽查验证。
市、县、乡镇体育教师配备情况统计表册,被抽查学校,被抽查学校体育教师毕业证书。
政工科
2.体育教师岗位培训。
①接受体育专业学习或培训的体育教师占体育教师总数比例达100%,计15分。每降低1%扣1分,扣完15分止。
②每位体育教师每学年接受继续教育应不少于48个学时,并取得培训证书的计5分,否则计0分;每有一人无培训证书扣1分,扣完5分止。
市县对学校卫生工作有关文件要求、学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和疾病预防等相关资料,抽查学校的卫生工作制度,食堂进货凭证。
体卫艺
2.加强学生健康教育。
①县制定学生健康教育计划,所有学校按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学生卫生习惯良好,计10分。
②建立心理咨询室,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健康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计10分。
查阅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要求和学校作息时间表,到校实地查看并进行随机访谈。
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要求和有关学校作息时间表。
体卫艺
4.坚持早操制度。
寄宿制学校必须坚持学生出操制度,并做到教师带队,师生同活动、同锻炼,学生出勤率高。所有寄宿制学校均按规定落实早操制度,计20分,每有1处学校未落实扣5分,扣完20分止。
查阅市县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相关资料及统计表册,到校实地抽查验证。
市、县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相关资料及统计表册,抽查学校的体育教师聘书、培训证书和继续教育证书。
教研室
A3-B5
师资
配备
与培
训
100分
3.卫生保健人员配备。
寄宿制学校专职卫生专业人员(指专职校医,下同)配备率达100%,计10分;600人以上非寄宿制学校专职卫生专业人员配备率达100%,计10分;其他学校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人员配备率达100%,计10分。上述三类学校配备率每降低1%,扣0.5分,各扣完10分止。
③积极开展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和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工作,计10分。
否则,以上三项每有1处学校一项未落实扣3分,各扣完10分止。
查阅市、县对学校卫生工作有关文件要求、学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和疾病预防等相关资料,查看抽查学校卫生工作制度,食堂进货凭证,实地查看学校卫生状况和疾病预防工作。
办公室
2.建立巡查制度。
县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体育、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巡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体卫工作进行检查,加强区域内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管理,计10分。未建立制度或虽建立制度但未实施均不得分。
查阅三部门建立巡查制度的文件、巡查工作记录等及相关材料。
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体育、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巡查制度的文件、巡查工作纪要及相关材料。
办公室
3.建立督导评估制度。
①县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学校办学水平的综合督导评估内容,计10分。
②县建立专项督导评估制度计10分;将督导评估结果通过媒体予以公告,计10分。
查阅市县教育督导有关文件、综合督导及专项督导方案、督导过程性资料和公告资料。
市县教育督导有关文件、综合督导及专项督导方案、督导过程性资料和公告资料。
查阅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课程要求的文件和学校课程安排,师生随机访谈、师生问卷调查。
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课程要求的文件和有关学校课程安排。
普教科
2.开展一小时体育课外活动。
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
所有学校按规定开展一小时体育集体锻炼并列入教学计划计20分。每有1处学校未落实扣2分,扣完20分止。
查阅市县卫生保健人员配备情况统计表册,到乡镇、学校抽查验证。
市、县、乡镇卫生保健人员配备情况统计表册,被抽查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的卫生专业执业资格证书或兼职人员的培训合格证书。
政工科
4.学校卫生保健人员专业培训。
县按要求对学校卫生保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定期接受专业培训率达100%,计10分。每降低1%扣1分,扣完10分止。
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实施细则
评估
指标
县评估细则(计分办法)
工作流程及信息采集
所需文件资料
单位
A1-B1
领导
重视
60分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①县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把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得力措施,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按实际情况分6、5、4三档计分。
②县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计7分;每年召开两次以上联席会议,计7分。否则,各计0分
①查阅政府有关体育卫生工作的会议纪要、文件,对下级政府和教育、体育、卫生等主管部门的体育卫生工作评估考核材料;走访、查阅资料、了解体育卫生工作情况。
②查阅有关体育卫生工作联席会议的制度文件、会议纪要和相关文件资料。
政府及相关部门贯彻《中发(2007)7号》文件的意见和有关体育卫生工作的会议纪要、领导讲话、下发的文件,对下级政府和教育、体育、卫生等主管部门评估考核材料;2007年以来地方报刊等相关宣传材料。
督导室
A1-B2
制订
规划
20分
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发展规划。
①县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目标明确、可行性较强的发展规划计5分,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计5分。
②县制定了学校体育卫生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当年的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并付诸实施。计10分。其中制定年度计划4分,实施依据情况计2、4、6分。
查阅市县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学校体育卫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实施的过程性资料。并到学校或有关部门、场所验证实施情况。
查阅市县统计表册,到学校实地查看验证。
市县统计表册
仪器站
A3-B6
体育
卫生
设施
设备
160分
2.体育器材。
学校体育器材配备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要求,并维护良好,充分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