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与传统文化PPT课件
择偶标准
SUCCESS
THANK YOU
2019/8/6
问名是男家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八字,以准备合
婚。《仪礼·士昏礼》中记载:“宾执雁,请问名。”
纳吉,即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也是以雁为
礼——后世则多以金银首饰等物为礼
纳征,即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又称纳币、大聘、过大
礼等。
《诗经·召南·野有死麋》中说:“野有死麋,白茅 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诗经·豳风·伐柯》中谓:“伐柯伐柯,匪 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所以后世又称媒 人为“伐柯人”,称提亲为“伐柯”,称作媒为 “执柯”
“君当为作作媒,冰泮而婚成。” 后世遂称给人作媒为“作冰”
明清时期又有“媒婆”一词,亦用以指称媒
人。但因为媒婆能说会道,其话往往名不副实,所
以,“媒婆”一词略带贬义。明·陶宗仪《辍耕录》
家所不敢望;只要个读书种子,便是佳耳。我家小
孽冤,翻复遴选,十无一当,不解是何意向。”媪
曰:“夫人勿须烦怨。恁个丽人,不知前身修何福
泽,才能消受得。昨一大笑事——柴家郎君云:于
某家茔边,望见颜色,愿以千金为聘。此非饿鸱作
天鹅想耶?早被老身呵斥去矣!”
SUCCESS
THANK YOU
2019/8/6
《卫风·氓》中所说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 贸丝,来即我谋”,
请期,即男家择定结婚日期后,备礼去 女家,请求同意结婚的日期。
亲迎,即迎娶新娘。其方式、礼节各不
相同,但一般是男子亲往女家迎亲。
古代富家子女结婚,一般都严格遵循六
礼的步骤,而普通人家结婚则大多从简。
后世的婚礼大致沿袭了古代六礼的过程, 只是有繁有简,略有差异而已。然不管风俗 如何不同,大致都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步骤: 一说亲,二定亲,三迎亲,四成亲
中所谓的“三姑六婆”,通常是指那些夸夸其谈、
不务正业的女人。如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
篇中,明明知道邵九娘还没有婆家的媒婆来到邵九
娘家中:
故与邵妻絮语。睹女,惊赞曰:“好个美姑
姑!假到昭阳院,赵家姊妹何足数得!”又问:
“婿家阿谁?”邵妻答:“尚未。”媪言:“若个
娘子,何愁无王侯作贵客也。”邵妻叹曰:“王侯
特殊的婚姻方式
买卖婚、交换婚(俗称“换亲”)、童
养婚(女小男大,或男小女大)、表亲婚、
指腹婚、冥婚等。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贲六四》)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屯六二》)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屯上六》)
休妻与再嫁 家长制的婚姻方式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婚俗与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把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 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 请期、亲迎。
纳采,即男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
《仪礼·士昏礼》中说:“昏礼下达, 纳采用雁。”
中国古代无媒不成婚。《诗经·卫风·氓》中所
说“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即指此。在中国神话
传说中,最早的媒人是女娲。“女娲祷祠神,祈而 为女媒,因置昏姻。”